武器级三氯蔗糖安全使用指南

几年前家里的两个老人家陆续患上糖尿病,就比较关注摄入热量的问题,其中就包含了使用代糖的考虑。
2019年底,考察了市面常见的几种代糖,都买了小试样回来试吃,其中包括这段时间自媒体传为致癌物的阿斯巴甜。
具体试吃过程没有记录下来,细节不太记得了,基本上。味道与蔗糖还是有明显差异,例如木糖醇不太甜,糖精吃完嘴巴发苦十好久,阿斯巴甜吃起来不太像蔗糖,而且吃完嘴巴里面会有一段时间回甘,总之感觉怪怪的。

唯有三氯蔗糖吃起来几乎分不出跟蔗糖的区别(加上几乎这两个字,是怕他骄傲了,我本人完全分不出)。
但三氯蔗糖有个不知道算不算问题的问题:甜度太高了。数值上是蔗糖的600倍。直接用固体的话,一个手抖多加那么一丁点,菜就彻底完蛋了,根本救不回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所以嘛,根据网上的指引,都是兑成一大瓶甜水来用。我买了100克,按甜度算的话,差不多就是60斤白糖,那可是水泥辣么大一包啊,感觉这辈子根本用不完。

于是剩下绝大部分的粉末,我就用一个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天味业的豆瓣酱的玻璃瓶装起来了,讲究的一个宝塔镇河妖。
但问题是,水溶液不好像白糖一样用勺子舀着用,我就把它装在一个喷雾瓶里,告诉掌勺的老妈,往里面喷喷就等于放糖了,还更均匀。但她用了几天就放弃了,调侃说感觉像在往菜里面喷杀虫剂。其实吧,据我观察和实践,主要还是刚开始用很不习惯,不是喷多了,就是喷少了不好掌握。从教育角度说,就是完全更换路径,学习成本过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瓶三氯蔗糖也就给忘了,
就给忘了,
忘了,
了。
直到三年半后的今天,我收拾东西发现角落里一个有些眼熟的玻璃瓶(世界第一能不眼熟吗?),装了一堆黑黄色的东西,百思不得其解。

拧开瓶子里黑乎乎一片不甚明朗,凑近一看……

卧槽!瓶口涌出一股淡淡的白烟,直冲鼻子,那感觉像塞了个鞭炮在鼻子里点了,重击脑门,差点原地去世。

我攥着瓶子,懵了几秒钟——记忆里是几秒,但后面发生的场景让我觉得远不止几秒,难道化学武器能让人断片?请行家评论区叨叨——马上把盖子拧上,飞步带到室外阳台,人到上风方向,撑着膝盖弯着腰大口喘气,脑袋嗡嗡的。
过了几分钟回到屋里,发现屋子里景物看上去有一层白茫茫薄雾的感觉,我以为眼睛被毒气熏出白膜了,连忙进洗手间冲洗了几分钟眼睛,出来一看还是那样,感觉找纸和笔写遗书都来不及了。
这时候鼻子缓过劲来,闻到一股怪怪的类似铁锈的味道,才意识到这片薄雾是刚才“懵掉的几秒钟”从罐子里涌出来的。赶紧开窗通风(家里24小时空调,平时不开门窗机械通风)。
过了半小时,才一切恢复正常。期间我在室外研究这瓶东西,发现还在不断地冒淡淡的白烟。

上传视频封面
好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及关注者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优秀,被美国盯上了。资本家为了让腐败的躯壳继续苟延残喘,给我放了这么个化学武器,欲把一场谋杀掩盖成一起意外。
我思忖半天对策,才猛然想起来,这瓶黑乎乎的鬼东西,不就是三年半前买的,雪白雪白的三氯蔗糖嘛。
我还想起来,当时包装上写着水溶液是长期稳定的。难道意味着固体是长期不稳定的?然后上网一查,果不其然。

都怪广东太热了,又没兑成水溶液,夭寿了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