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评估资产预期收益:套利定价理论介绍 | 咚宝鱼投资理财

2021-04-09 10:14 作者:咚宝鱼  | 我要投稿


 

什么是套利定价理论?

套利定价理论(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是一种多因子(multiple factors资产定价模型,由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于1976年提出,它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拓展方案。APT认为资产价格受到多种因子驱动,这些因子包括宏观经济变量或公司经营相关等因素,而且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这组多因子线性相关

 

与CAPM认为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不同,APT认为市场有时候会对股票进行错误定价,但最终会修正价格,达到公允价值。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的这种价格偏差来获利。

 

套利定价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同,套利定价理论并不假设投资者拥有有效的投资组合。但需要遵循下面三个基本假设:

1. 资产收益由系统性风险因子来解释

2.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3. 多元化投资组合之间不存在套利机会。假设存在套利机会的话,投资者会利用它们出售被高估的资产并购买被低估的投资组合,最终也会因此剥夺任何套利利润这就是为什么该理论称为套利定价理论的原因。

 

套利定价理论公式

E(ri) = Rf + β1 * Rp1 + β2 * Rp2 + ... + βn * Rpn

其中:

E(ri):资产的预期收益

Rf:无风险利率

β: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敏感性

Rp:与因子相关的风险溢价

 

APT模型中的beta系数是使用线性回归估算的。一般而言,可以通过股票的历史收益进行回归以估算其beta值。

 

尽管APT比CAPM更灵活,但它更复杂。CAPM仅考虑一个市场风险因子,但APT公式具有多个因子。而且,要确定股票对各种宏观经济风险的敏感程度,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非常复杂

 

而且选择哪些因子来计算APT也是比较主观的事情,也就是说,投资者根据他们的选择会有不同结果。但通常来说,选择四到五个因子就可以很好地评估预期收益。

 

APT因子代表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投资组合的多元化来降低。根据经验,评估预期收益时一般常用的宏观经济因子有:通货膨胀,国内生产总值(GDP),商品价格,市场指数债券利差和收益率曲线变化等

 

套利定价理论应用示例

例如,已识别出如下四个因子评估股票收益,并计算了对每个因子的敏感性每个因子相关的风险溢价:

·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β= 0.6,Rp= 4%

· 通货膨胀率:β = 0.8,Rp = 2%

· 黄金价格:β = -0.7,Rp = 5%

· 市场指数回报率:β= 1.3,Rp = 9%

· 无风险率为3%

使用APT公式,预期收益计算如下:

股票预期收益= 3%+(0.6 x 4%)+(0.8 x 2%)+(-0.7 x 5%)+(1.3 x 9%)= 15.2%

套利定价理论APT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主要差异

CAPM的公式是:E(ri) = Rf + β* (E(Rm) - Rf)

其中:

E(ri):资产的预期收益

Rf:无风险利率

β:股票的贝塔值,衡量股票价格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波动

E(Rm):预期的市场收益

 

CAPM和APT公式看起来相同,但是CAPM只有一个因子和一个β。相反,APT公式包括多个因子而且每个因子相关的β也不同而且,APT无法明确公式中具体的因子类型,需要投资者提前分析确定可能影响资产收益的相关因素。但CAPM中的因子是明确的,就是市场预期收益和无风险利率之差。

 

总的来说,由于CAPM是一种单因模型,易于使用,相比APT,投资者更倾向于使用CAPM来评估资产预期收益率,毕竟使用APT需要量化多个因子

 

总结

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替代方案,试图通过一系列因子及其相对于资产的敏感性来评估资产预期收益。该理论的关键假设是:投资组合是高度分散的,并且市场均衡价格的任何偏差都会立即被投资者们消除。实际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之间的任何偏差都可以通过意外因素(因子预期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来解释。 

套利定价理论的缺点是它没有明确公式中具体的因子类型,但投资者可以通过将历史投资收益与相关因子,比如: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商品价格等进行回归来筛选

 


评估资产预期收益:套利定价理论介绍 | 咚宝鱼投资理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