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冰海战记》视频相关的碎碎念补充
补充一些没提到的杂谈,很琐碎。
托尔芬和索尔芬,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译名。
其实冰岛的情况,没有我在视频里说的那么简单,整个北欧文化的历史进程都是如此,不能用太过理想化的视角,去看它们的实际历史。但这个视频里,重点也确实不是在一千年的历史里,确切发生了什么,我认为《冰海战记》是很寓言性的,它的内核不是个历史小说,而是类似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那种作品。
要理解冰岛,需要去看专门讲述其历史的资料,现代冰岛实际上是一个才成立不久的国家,而且命运坎坷,曾经很穷,居民多靠渔业生活。但把时间拉长,一群人能在那个偏僻岛屿上,生存上千年,一直跟上世界的节奏,并最终在今天走到它如今的面貌,其答案确实能在《冰海战记》中窥见一角。
我推荐的那本《鱼没有脚》的作者的其他几本书,包括冰岛三部曲和《鱼没有脚2》,就是对曾经冰岛面貌(60、80年代与现在)的描写,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有极佳的文笔,以及对冰岛这个地方之存在的深邃思考。
《冰海战记》是一个日本漫画家,描写的冰岛和北欧古代文明的故事,被包括我们在内的全世界粉丝热爱,它是一部存在目的不是为了强调种族身份的漫画,我认为真正的主角,是人类的普世历史上,野蛮和文明二者的较量。
《冰海战记》的历史考据也很牛逼,不过作者没有全按历史来写,有些自创角色的改编情况非常有意思。比如维京历史上实际上有两个著名的托尔芬,一个是去文兰的托尔芬,一个是战士托尔芬;漫画里,同样也有两个托尔芬。
这个战士托尔芬,和索尔凯尔(Thorkell,也被译为托鲁克尔)关系密切,索尔凯尔在漫画中出现,他也是真实历史人物,其外号就叫“高大者”,而这个战士托尔芬,还有个兄弟叫埃纳尔,这个埃纳尔的童年,又和阿谢拉特这个原创角色是对上的。

有时作者则会修改事情的发生环境,比如第二季最后,克努特王命令海浪停下,然后自嘲道,自己所谓的王权,甚至无法命令海洋产生一道波纹,这件事确实被萨迦纪录了,只不过不是对着托尔芬说的而已。
关于古代冰岛,冰岛在古代不是完全平静的,冰岛的各种相关萨迦中,充斥着世仇的故事。它的历史不是理想化的,但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又确实体现了很多进步的思想,让其和旧斯堪的纳维亚区域的其他国家有了区别。
冰岛还有个神奇之处在于,别看它和千年前的变化巨大,实际上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冰岛语是如今最接近古挪威语的语言之一,语言学家复原了一些维京时代语言的发音,而作为冰岛人,是可以听懂其中的很多内容的。
对于冰岛来说,文明的改变和延续,是两个非常显著的特色,我猜幸村诚可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到创作一个关于冰岛的故事。
顺带推荐挪威歌手Aurora,北欧精灵,宝藏级创作乐手。《冰雪奇缘2》里《into the unknown》的背景女声就是她,《狼行者》的主题曲也是她,她还在《光遇》中开过演唱会,是北欧文化最好一面的展现。

另外视频里提到了维京金属,其实很多国人视为维京金属的乐队,不认为自己是维京金属,比如Moonsorrow,他们认为自己是异教黑。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历史发展、互相征服的过程太过复杂,维京文化本身也是个很难具体定义的东西,所以视频里提到的,属于维京文化的东西,不是严格意义上被他们发明的,比如如尼文和维京七弦琴,它们都是被所谓的“维京人”发扬光大。
刺客信条英灵殿和冰海战记的联动任务里,你可以去文兰看看,反之,英灵殿的男主去冰海战记的漫画里阻止托尔芬杀了一个人,不过他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物。
其实托尔芬和克努特也不是一个年代的,而且历史上,最出名的文兰探险家是雷夫,就是寻找托尔芬的那个大叔,所以为何第一季,他会在火堆变打趣说自己也是个战士。现实中,他和托尔芬为同辈人,他们是维京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探险家,都来自冰岛。
维京人的文化确实对欧美流行文化影响重大,而且经常在一些奇怪的地方体现出来,比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这首著名童谣,说的就是维京人在11世纪洗劫伦敦的故事,历史悠久,曲调经常被改编成各种诡异童谣曲。
近年来,费城的托尔芬雕塑一直陷入争议中,因为一些欧洲人把它和维京文化,看成白人至上思维的代表,不同立场的人就此一直在争吵,导致这雕像被破坏了。和《冰海战记》中理想化、超越种族身份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不失为一种现实世界特有的讽刺。
曾经有人说过:“不要嘲笑那些幻想改变世界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曾做到过”,我觉得整部《冰海战记》,给我最大的感触就能用这句话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