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两性关系中的 “青春补偿论”
在两性关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理论,叫做“青春补偿论”。
我就纳闷了,都是爹生娘养的,怎么你的青春就值钱,我的青春就一文不值呢?跟我在一起,我就得补偿你,你比我多什么了?
比如说哥们儿估计还是个学生呢,一个月生活费5000,竟然拿出4000给配偶啊,竟然还自豪的以纯爱自居,这不就是下位者跪舔吗?和纯爱有毛关系?
拿着爸妈的血汗钱给人上供不说,自己还主动跳进青春补偿论那和叙事逻辑中,自己给自己加罪名,沉浸在不对等的关系中还沾沾自喜。
为什么有的人谈恋爱从来不觉得自己在损失青春,为什么有的人却觉得谈恋爱是一种负收益行为呢?
区别就在于如今很多人在寻求配偶时,并不是靠个人能力、思想品德或者精神价值等方面来吸引异性,而是借着年轻的优势出卖色相,就像商品一样,妄图靠一身皮囊来实现阶层跃迁。
然而人的保质期是非常短的,外貌有身材有竞争力的阶段也就那几年,一旦过了黄金期,就会迅速的贬值,即便靠医美等科技手段来强行维持新鲜状态,但身体机能的退化是完全不可逆的。
所以当ta们决定以青春来当做筹码的时候,本质就是一种赌博行为,一旦没把握住机会,没在高位出货,几乎就不会再有翻盘的可能。
ta们把自己当做了消耗品,ta们的青春是被标了价的。所以ta们青春确实更宝贵,自然需要向别人转嫁“卖不出去烂在手里的”的潜在风险。
所以当有人和你提出青春补偿论,认为你需要单方面弥补ta的青春损失的时候,有一点可以确定,你绝对不是他理想中的另一半。
但是碍于目前可能没有比你更优秀的选择,ta只能委曲求全,为了最大程度的补偿自己,ta只有给你安上“消耗青春”这样的罪名,才能最大程度的压榨你的剩余价值。
所以我们要记住一点,互相匹配的恋爱观真的很重要,请远离那些自我物化,明码标价的人。
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