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招行笔试突击攻略|招商银行校园招聘笔试线上考试考点梳理和复习方法

2022-09-17 17:05 作者:吉老师聊求职  | 我要投稿

招商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头牌,地位已有与国有六大行并驾齐驱的趋势,是众多金融行业求职者向往的心仪国企。招行校园招聘已开始报名,【吉老师】预计继续采用线上统考的形式考试。招商银行的校园招聘一般有网申、笔试、面试、体检、签约五大流程,其中笔试环节是最基础的刷人手段,为了避免因为复习程度不够导致背淘汰,必须花费精力准备笔试。要想高效复习通过考试,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就是一方面清楚考什么,对考点进行精准切片;另一方面清楚复习策略,对考点针对性复习

吉老师根据近几年招商银行校招的真题分析,结合多年预测经验,对参加招商银行考试的题型题量预测,以及对复习安排建议如下:

一、考点切片分类及针对性复习

1、行测部分,约55道题,占比约65%

题型和考点类似公务员考试,一般包含言语类20道题(言语理解)、推理类15道题(逻辑推理、图形推理、数字推理)、数学类20道题(数学运算、思维策略)等。需要注意的是,招行的行测不考资料分析题,因此如果只考招行的话不需要花时间复习资料分析模块。

复习建议:这部分建议作为复习最重点,因为考点非常集中,复习起来分数提升很快。无论剩余多久时间,这部分都必须复习,剩余时间1周以上的话先看吉老师公众号里的招商银行复习讲义的行测部分,再做考点题库刷题练习;时间剩余1周左右建议直接做公众号内的考点题库,错得多再去看复习讲义。

2、英语部分,约30小题,占比约35%

包含15道选词填空和15道阅读理解题。其中阅读题较早之前考过5篇材料、每篇材料3道小题的模式,最近几年都是3篇材料、每篇材料5道小题的模式了

复习建议:吉老师认为英语是无法突击的,必须采取持续积累的方式复习,提升词汇量、建立英语语感。建议通过做阅读培养语感+看词汇掌握词汇量,保持每天做1-3篇阅读+看10-20个单词。

3、其他部分,性格测试和反应力测试

招商银行会有一个反应能力的考试,类似于做游戏,考察你的观察力(类似大家来找茬)、记忆力(记多个方块的位置)、专注力(多个小球移动),这部分题近几年基本没变过,在吉老师公众号推荐的讲义里可以看到近几年的原题,建议提前了解,掌握解答技巧。

另外会有性格测试题,一般不计分,只要没有性格过于偏激和孤僻,一般正常回答即可通过。

复习建议:可以不专门复习,一般人正常回答都能通过。吉老师公众号中的招商银行复习讲义和讲解视频里面,都有反应能力测试和性格测试题的答题技巧讲解,稍微花半个小时看看即可完美通过。

4、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特别注意1:招商银行会有一个类似玩游戏的反应力测试。考察记忆力、观察力、专注力,题目近几年没变过,提前了解和掌握解答技巧,考试的时候遇到了别惊慌。

特别注意2:招商银行不考综合知识、不考时事、常识和银行新闻,行测也不考资料分析。如果同时准备了其他银行,基本可以不刻意准备招行,仅需做完公众号推荐的往年真题和预测题,熟悉题型题量和难度即可。

二、高分复习和答题技巧建议

1、复习时间安排建议

对于招商银行考试,吉老师的复习建议是按照距离考试的时间,来匹配不同的复习方式在吉老师公众号聊天框内键入“招行”即可全流程按照吉老师的复习讲义和精讲视频、考点题库、往年真题、考前预测题节奏复习),具体如下表:

2、考前真题巩固建议

吉老师认为往年真题是最有用的复习工具,因此无论复习时间多么紧张,无论复习程度如何,考前1-2天必须做公众号内的往年完整真题,熟悉题型题量和题目难度,熟悉做题节奏。

如果做往年真题的正确率可以超过平均正确率,那么报非热门区域肯定能通过笔试;如果报热门区域,需要正确率高于平均正确率5%。

3、答题技巧建议

招商银行虽然题量不大,但是由于时间限制,考试做题时间还是比较吃紧的。因此吉老师建议在准备招商银行的招聘考试时,根据时间效率优先原则,按以下策略答题:

1、行测知识难度最低,出题方式非常固定,即使是计算题,也有很固定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非常好拿分,建议答题时采用复习时做题积累的方法认真做题。计算类的题可以略微多花一点时间计算,其余题均以快速做题为主。

2、英语知识方面,由于一般都考过四六级,因此做起来问题不大,这部分必须保证选词填空10-20秒作答、阅读理解20-30秒作答,为行测和经济金融题留出时间。

对于招商银行的考点分析和高分复习秘籍的介绍,基本就是这些了(在吉老师公众号聊天框内键入“招行”即可全流程按照吉老师的复习讲义和精讲视频、考点题库、往年真题、考前预测题节奏复习)。遵照吉老师的复习建议,跟着吉老师的节奏复习,一般都可以通过笔试的。

祝大家顺利上岸!

招行笔试突击攻略|招商银行校园招聘笔试线上考试考点梳理和复习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