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科普 | 儿童肥胖症:谁是小胖子?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部分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把自己家的宝宝养成像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娃娃一样,白嫩肥壮,于是乎,就认为给孩子吃得越多,营养越好,自己的孩子就会长得快,长得高,长得好,殊不知这是一种误区,营养过剩容易导致儿童肥胖,危害严重。
在人的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出现肥胖,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儿童出现肥胖多集中在三个年龄段:
☆ 1岁前
☆ 5~6岁
☆ 青春发育期
因此孩子在这三期时,宝爸宝妈们要对孩子的身材格外警惕,定期给孩子量身高、体重,观察有没有相对于身高而言,体重出现过重的情况,及早预防肥胖的发生。
No.1
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是基于儿童身高和体重而进行的简单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m)²;
年龄与BMI对应的百分位数位于85%~95%范围的儿童,被认为存在超重风险;
≥95%的儿童则被认为是肥胖(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在提及儿童体型时,因“肥胖”二字含有贬义,要避免使用,故有时在谈到体重≥95%的儿童时,会有“肥胖”或“超重”的词交替出现);
附加的测量值:如腰围,也用于评估儿童患高胆固醇、胰岛素抵抗等与体重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
除了对身高体重的监测外,从宝宝外形的变化也可尽早发现肥胖,比如说,开始发胖时,孩子的脸往往变大变圆,腹部可能膨出,甚至下垂,有些小朋友甚至因为体重增长过快,还会在上胸部的两侧、下腹部、大腿、臀部的皮肤表面出现白色或紫色的条纹。

较胖的儿童上肢的脂肪主要堆积在上臂,下肢主要堆积在大腿,前臂和小腿脂肪相对较少,手脚会相对显小一些,有些儿童会出现膝关节内翻(O形腿)。
因此,家长一旦注意到这些身高、体重或是体形上的变化时,应尽早明确孩子是否出现肥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No.2
肥胖的危害

1.儿童肥胖可导致呼吸困难,严重的可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缺氧,白天持续困倦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2.肥胖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关节容易磨损疼痛,还容易发生扁平足、膝内翻、膝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
3.肥胖儿童易出现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异常。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I型糖尿病,然而目前儿童中发生的II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4.儿童肥胖可导致呼吸困难,严重的可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缺氧,白天持续困倦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5.肥胖儿童较健康儿童更容易出现脂肪肝、胆石症以及青春发育异常等疾病。
6.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心理方面的消极影响,肥胖儿童更易出现抑郁和自卑。
7.比起正常儿童而言,肥胖儿童更加容易发生成年后的肥胖,青春期的小胖墩有80%成年后仍然是大胖子,而且这部分人群患有肥胖并发症及死亡的机会相对而言都较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