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06
◆ 喜欢与讨厌:没有你的允许,没人能伤害你
>> 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有人欣赏你,就一定会有人厌恶你;有人赞美你,也一定会有人责备你。每个人都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看待你的言行,立场和角度不同,也就决定了得出的结论不同。所以,别人口中的你并不是真的你。
>> NLP里面经常用到的小工具——智慧语言模式。即在与人沟通时,对语言进行上归类、横归类和下归类。
>> “上归类”,就是找到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
>> 我们也许不能接受某种行为,但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一定值得我们肯定。
>>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并肯定这些,她就会感觉自己被尊重了、被看到了
>> 横归类,就是在同一个层次,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从单一的焦点中走出来,看到更多的可能。
>> 下归类,找到具体的方法。
◆ 自信与自负:你以为的自信只是自负而已
>> 为什么有些人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却又不堪一击?答案很简单,他们的自信都是建立在某件事情上的。当他们成功时,他们自信,甚至自负、自大、自傲。可惜的是,他们对自己本身并没有信心,因此,一旦他们赖以建立信心的事情遭遇挫折和失败,他整个人就会跟着崩溃。
>> 所谓的“失败”,只不过是事情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而已。
>> 一种是建立在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上的自信,这种自信会因为过度而演变成自大,其实是一种虚假的自信,是自卑!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才需要依赖某件事情来建立信心,仿佛自己人生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成功来证明。这样的自信是危险的,因为一旦赖以支撑其自信的外在事物消失,人生也会跟着坍塌。
>> 另一种是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即使他人把我贬得很低很不堪,即使我遭遇了挫折、失败,可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依旧存在闪光的地方,知道自己能成事。这种自信不以任何外在的事物为衡量标准,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主观相信,这才是真正的自信。如果是这种自信,就不存在过度的问题,因为越是自信的人就越平和,越不居功自傲,他根本无须依赖任何外在的事物去证明自己,他们相信自己,并尊重他人。
>> 一个有钱人无须去证明自己有钱,自信也一样。因此,自大、自负、自傲恰恰是自信不足的表现。
◆ 洒脱与冷漠:你以为的洒脱可能是一种病
>> 一个人之所以会选择用冷漠来面对世界,用隔离来应对世情,是因为他内在的力量不足,所以不敢面对自己的脆弱。所以,冷漠是内在匮乏的外在表现,是因为害怕失去或者得不到而采取的一种逃避方式。
>> 洒脱的人和冷漠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心是否富足。
>> 那些七情不上脸,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不是真正的洒脱,仅仅是冷漠而已。而那些真正洒脱的人,一定感情丰富。
◆ 愤怒并没有什么不好
>> 引发愤怒的原因通常有3种:1.危险的时候2.痛苦的知觉(来自身体)3.痛苦的感受(来自心理)
>> 愤怒是我们基因内置的保护我们的一个程序,是一种守护我们安全的能量。
◆ 你可能不知道,这种快乐“有毒”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女士认为,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下,人会形成四种不同的应对模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 你否定了我的所有,让我如何与你沟通
>> 本来想找一个人为我遮风挡雨,没想到所有的风雨都因你而起。
◆ 为何给了你我的所有,你却仍觉得我不爱你
>> 他认为给予就是爱。或者说,给予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把最好的都心甘情愿地给予对方,这是谁对谁表达爱的方式呢?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对吗?
>> 1.言语的表达:对部分人来说,只有说出来的才是爱。没有说出来,就算你为他付出再多,他也还是认为你不爱他。2.高品质的时间:全然在一起的陪伴,全然在一起的相处时光。3.礼物:透过一些有形的物质去表达爱。4.服务:通过为对方去做一些事情,通过行动去表达爱。5.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碰触、握手、性爱等。
>> 只有坦诚地告诉你的爱人,你希望他怎么对你,他才知道该如何对你,否则,他一辈子只会用他习惯了的方式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