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身的形意拳老师张发智
张发智先生,北京形意拳研究会顾问、许繁曾武学研究会顾问。曾任北京形意拳研究会常务理事、监事长,四民武术研究社社务委员、副秘书长、副社长等职。
1966年9月,12岁的张发智进入四民武术研究社,跟随第三任社长吴子珍习武。开始练长拳,六合拳,刀枪剑棍,铁锹大铲镰刀等等很多东西。后来就一直跟吴子珍习练河北形意拳(刘奇兰、耿继善支脉),吴子珍对他影响最大。张发智跟随吴子珍习拳,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1970年老先生去世。
吴子珍去世前,肢体不方便,头脑清楚。当时张发智没事就上老先生那儿去聊天。老先生有些话他印象很深,他回忆说 “一是老爷子给我讲的时候,我说我听着挺好,我记一下。老爷子却不让记。老爷子说,你要坚持练。这你就忘不了,你要不坚持练,半途而废,那这个东西,就粪草不值。所以你头脑能记多少,你自己记多少。”
吴子珍老传拳的特点,一个是教东西,再一个就是领着张发智他们拜见结识许多当时的老武术家,如从宫里出来的八卦高手北海夹道的袁老先生、鼓楼白发杨老太太、戳脚翻子拳传人吴斌楼等等。
张发智15岁被吴子珍安排拜臧玉和为师。当时,吴子珍在北京有三个徒弟。大徒弟王世勋,二徒弟牛宝贵,三徒弟也是关门弟子臧玉和。当时,王世勋和牛宝贵都已经有徒弟了,臧玉和还没有收徒。吴子珍把张发智给布到了藏玉和名下。另外,吴子珍还把张发智一个叫徐伟的师哥给布到了另一个徒弟王玉昆名下。当时王玉昆居住在邯郸。张发智曾不解地问老先生“说他师父不在北京,你弄他干嘛?”吴老先生回答他说“我给他在北京留一根儿”。
张发智28岁又拜著名武术家许繁曾为师习练八卦掌。当时他师父臧玉和由于一些原因不练拳了。这期间,张发智结识了宋氏形意拳传人、程式八卦掌传人许繁增。许繁增当时是西城运输公司三轮车社养老院医务室大夫,该医务室就在张发智所居住的胡同里。张发智经师父臧玉和同意,从70年代末一直跟许繁增练,许繁增认为他形意拳已经很好,所以重点传给他的是程式八卦掌和武术的拳理拳意。
八十年代,张发智和孙剑云关系走得非常好。应孙剑云要求,张发智教会了孙剑云一个弟子双手剑。作为交换,孙剑云对张发智说“形意是你本门,八卦许繁增是你老师,这么着,我教你一套太极拳吧”。就这样,她教了张发智一年孙式太极拳。
张发智还跟4岁就喊吴大爷的邻居吴斌楼学过七节鞭等武艺。
他参加过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武术对抗项目-散打比赛分区赛,三打三赢,遗憾的是当时比赛规则边界模糊,被取消了比赛资格。坏事变好事,他由此结识了意拳大成拳姚宗勋、崔有成等。张发智1990年获全国首届形意拳观摩交流大会综合拳一等奖,1998年被中国武协授予武术五段称号。在北京西城体委担任武术教练18年。
张发智集形意、八卦、太极等功夫于一身,并且与老一辈武术家吴斌楼、马玉清、孙剑云、姚宗勋、王选杰、崔有成、师继增、谢奎等等都有着很好的关系和来往。不仅功夫深厚,而且善于思考,对中国传统武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张发智老师坚持每天早上7点至9点在月坛公园具服殿门口义务授拳,凡求教者,来者不拒,一一解答,尽自己所学所悟,倾囊相授,毫不保守。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他把他对传统武术的理解,从年初开始通过视频的方式无私地进行分享,深受广大拳友喜爱,他主讲的视频在一些平台上,单个视频的阅读量目前已达12万次以上。张发智先生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愿学者,尤其是对传统武术有兴趣的年轻人,他的希望就是祖国的宝贵传统武术遗产能得到继承,热爱传统武术的年轻人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