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分享(五)
襄阳歌 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无障碍阅读:
岘(xiàn)山
倒著接蓠(lí)
白铜鞮(dī):童谣
鸬(lú)鹚(cí)杓(sháo):形如鸬鹚颈的长柄酒杓
鹦鹉杯:用鹦鹉螺制成的酒杯
酦(pō)醅(pēi):重酿而没有滤过的酒
糟丘台:纣王典故
落梅:即《梅花落》
凤笙:笙形似凤,古人常称为凤笙。
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鸣,故称笛为龙管。
金罍(léi):金制的酒器
羊公:羊祜(hù)
一片石:指堕泪碑
舒州杓,力士铛(chēng):舒州和豫章产的酒器;另说为诗人两位好友

一首很“李白”的诗。虽然描写的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这种放浪不羁的生活,但是笔调直率,只是在抒发对自己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外加生活趣事,让人看来只觉天真烂漫,而不奢靡堕落;也侧面反映出唐朝彼时的盛景。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苏轼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或许也是受此启发?人间许多乐事或道理是古今相通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玉山”则是形容自己,挺拔俊美,无比豪迈。类似的比喻还有“玉树”: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饮中八仙歌》
这便是玉树临风的出处。不得不感慨成语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四字胜过千万言语。

补充典故:
倒著接蓠:用山简事。山简 (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人,山涛第五子。生于曹魏齐王曹芳嘉平五年,卒于晋怀帝永嘉六年,终年六十岁。山简性温雅,有父风。山涛起初不知其山简的才华,山简叹道:“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与嵇绍、刘谟、杨淮齐名。初为太子舍人。永嘉中,累迁至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疏广得才之路。不久出为镇南将军,镇襄阳。嗜酒,每游习家园,置酒池上便醉,名之曰高阳池。当时有儿童作歌《白铜鞮》以嘲之。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