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南大学666教育学考研经验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文|Melon / 凯程网课学员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一所双非大学的同学,本科专业是经济学,考研院校和专业是西南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初试分数为404,虽然在我的专业这个分数并不高,但是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考研时的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研路程
考研这段路程虽然谈不上历尽千,但也可谓一波三折啊。
3月份,准备考研,当时并木有准备跨考,怀着满腔热血,坐在图书馆大战数学,学着学着我被数学打败了(因为本身是文科生,自小数学不好)痛苦流涕,决定改变策略,也就是跨考教育学(因为我知道,我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
虽然听起来有点功利,但是真的好想考上研究生啊(留下了不学无术的泪水)。用了一个晚上,我大量搜集教育学的相关信息,有哪些专业,该买什么资料,怎么择校,这个时候就锁定了凯程,下单了凯程的辅导书,关注了公众号等一些列。
现在看来我是多幸运,光是凯程的公众号的就已经干货满满,如果现在问我,是否会觉得会因为当时的冲动跨考之举而后悔,我的回答是不后悔,并且很庆幸自己跨考了教育学,能学习一个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学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4月份开始了备考教育学,目标院校定为武汉大学,就这样每天都很有干劲。晴天霹雳又来了,苍天绕过谁啊,7月份,武大由于在暑假举办了夏令营,招生计划有变,名额大部分都被优秀营员占了,统招名额所剩无几,不敢冒险,还是那句话,我太想考上研究生了。
最后我决定换目标院校,锁定西南大学,但是问题又来了,西南大学是自命题,我之前复习的教育学原理它们不考,它们考的是现代教育学这本书,教育研究方法不一样,这意味着我又要重新背。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第一从我的经验来看,教育学是相通的,自命题和311并没有天壤之别,因为我发现现代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西南大学的现代教育学强调的重点二者不一样。
第二,在我们备考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突然学校官网发布换参考书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慌,做好自己每天的事情,踏踏实实学,把握住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有时候坚持努力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同样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三、各科学习经验
我的专业课成绩是247,(专业课成绩并不高)英语是80,下面将重点谈谈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经验。
1.专业课
关于专业课学习,非常感谢遇见了俩位女神老师,徐影老师和高歌老师,还有我的学姐。
(一) 专业课基础阶段(4月—7月)
首先专业课复习顺序是中教史,外交史,教心,现代教育学,教育学研究方法,在基础阶段,专业课主要干了四件事。①看教科书 ②做笔记整理框架③背诵④每天默写背诵的要点。
教科书并没有看的很细,因为本身是文科生,中教史的相对容易理解,其他的跟着课程也觉得通俗易懂。做笔记,整理框架,是为了后面的背诵,有自己的思维导图,非常推荐凯程的311框架笔记,比自己的笔记看起来更舒服,后面凯程出版这本宝藏笔记,自己记的笔记都懒得看了。
关于背诵,个人觉得背诵还是早点开始好,因为后面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政治,英语作文。
(二)强化阶段(8月—10月)
①专业课这个时候还是在背诵并默写,暑假过完专业课第一遍背诵已经结束了。
②研究自己学校的真题,去总结真题出题规律,哪些是重点,是报考学校喜欢考的,哪些已经考过,不怎么考哪些知识点,报考学校的题型有哪些。
③同时也要关注一些教育热点,不仅仅在于书本上的知识,多思考。
④跟着凯程的强化班,去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在背完第一遍的时候,后面背起来真的越来越轻松,所以大家前期一定要坚持背诵,不要放弃。
(三)冲刺阶段(10月-12月)
①毋庸置疑,背书是贯穿整个考研历程的,特别是我们是考教育学的,如果时间不够,这个时候背书就要捡重点背,尽量多倍几遍,背到脑子自动化了是最好不过的,当然每个人的效率和产出是不一样的,不用说一定要背多少遍,更不用和别人赶进度,让自己焦虑。
②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去关注怎么答题,背的再多答不出来就白搭了,记得徐影老师这个阶段会有相关直播,教我们怎么试卷排版,各个题型该怎么答题,答多少字,怎么让卷面看起来更舒服。
③最后,一定要在上考场之前给自己安排几次模考,这样才能预防考场上的一些意外,合理把控时间,同样在这个阶段,凯程有组织万人模考,跟着一起就行,并且可以去微博看看一些优秀答卷,去借鉴修改完善自己的答题,为考场可以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做准备。
④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在看看热点课,热点不用背,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行,就算热点不考,答论述题,你写了,当然会锦上添花喽。
2.英语
(一)英语基础阶段(4月—7月)
英语:背单词,主要背了俩本单词书,分别是恋恋有词和红宝书,恋恋有词适合前期,比较有趣。红宝书适合后期,节约时间。每天背一个list,背过的单词要多复习,不能只顾追求速度。②长难句:长难句主要是看唐迟老师,可以多看几遍。
(二)强化阶段(8月—10月)
①英语单词贯穿整个考研历程。
②八月开始写英语真题,真题基本上每天1、2篇,并进行真题笔译,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翻译,把不会的长难句摘抄下来,去划分句子结构,不懂的单词用荧光笔重点标记,并背诵,整个过程很花费时间,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前期没必要追求速度,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主攻阅读这个主要矛盾。
③新题型最晚十月份也要开始了,一开始是主要看课程,看了俩位老师,一个是专门讲新题型的,一个是唐迟老师。
(三) 冲刺阶段
①真题反复刷,不求次数,只求质量,搞懂每个长难句,记住每个单词。
②作文一定要早点准备,越到后面要背的记得越多,作文主要看了王江涛高分写作,和何凯文老师的作文课。作文一定要多写,恰好时间点进行多次模拟,这样才能保证上考场写的流畅。作文并没有怎么背,就是总结,每种类型总结一个自己的模板,总结各种替换词,高级词汇等。
③新题型学习主要是总结每种题型的方法,排序题,七选五,小标题。新题型并不需要我们去像阅读那样做的那么细致,没有必要去弄懂每个词,当然有时间是可以的,新题型更重要的掌握方法。
四、感受分享
走上坡路肯定很难也会累,到达山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在等你,去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一辈子都难忘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虽说人生最终归于平淡,但是我们一定要抓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在泛起涟漪的机会,去过一个在平淡中也精彩的生活。
考研没有那么难,但也不简单,踏踏实实去干就行了,很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努力想得到的东西,其实只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得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卡夫卡
最后的最后,我们一定都是研究生,我们也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