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碳中和、拉闸限电,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2021-10-16 19:20 作者:毒舌飞哥  | 我要投稿

最近这些天,关于拉闸限电的问题让不少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谈论,但看了很多帖子都觉得不透彻,甚至多少都有些臆想的意味,云里雾里的说了一堆,最后还是没有个具体的结论。

趁着周末,我查了一些资料,给大家说道说道。有任何不足的地方,还望大家可以留言多多补充!

1、给大家补充个概念:什么是碳中和?

这里说的碳,主要是企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而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那么碳中和最直接的一个解释就是达到“零碳”的效果,所谓的“零碳”并非不排放,而是排放出来的和吸收的对等,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这种抵消机制,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并非非常困难。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让全球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同时开展这样复杂的工程,问题相当棘手。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上升到了国家、全球这个层面了,跟我个人有毛关系啊。我天天上班都累得不行,你还给我大谈什么“碳中和”?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就不难知道,近些年好像我们的生活水平在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极端天气也越来越多,比如骤降暴雨,南方雪灾。这30年前几乎想都不敢想,但现在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发生的。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我国,全球都是如此。比如在过去的2020年,据报道在北极圈的西伯利亚的一个小镇,6月份的气温竟然高达38摄氏度。

202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要比工业化前上升了1.2摄氏度,要知道全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海平面可能会上升2米。倘若真的如此,像很多人喜欢的巴厘岛、马尔代夫这些海拔比较低的地区很可能会消失。

像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因为海平面上升,国土面积逐年减小,将成为全球首个有人口,没有领土的国家。

碳中和最大的困难不仅仅在于减排,更重要的是想要在维持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减排,实现碳中和。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碳排放量很高,能源活动排放占比大,居全球首位。

早些在2015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约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并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做了统筹安排。就是底线要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2℃之内,力争1.5℃之内。

在前面我们谈到,2020年的平均气温控制在了1.2℃。这是我们应对全球变暖取得的成效,但即便如此,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我们仍然要加快进程。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了更加有力的措施:“双碳”目标和“30·60”目标。

简单地说就是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的峰值,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2021年可以说是我国碳中和的元年,主席也多次强调我们应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示出大国的担当与责任。但随着2020年全球YQ的加重,我国在YQ方面作出的突出表现,外贸出口订单在2021年大量增加。

尤其是一些落后的产能配置,粗加工的出口产品,极大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然而在2021年都过去了3/4的时,很多地区饿的碳排放目标完成度太低了,所以才出现了多地的拉闸限电。

2、拉闸限电能解决根本问题?

有人可能会非常疑惑,难道拉闸限电这种措施,即便是实现了2021年的碳排放目标,也不能彻底解决吧?当然不能,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查的话,拉闸限电的地区多数都是重工企业比较多的地区,高耗能低产出的产业。

这种措施也能过加快部分产业的快速转型,尤其是一些钢铁、水泥、沙石等企业。

最近几年,我们估计也感觉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比如小米、华为、360等都开始加入到造车的行业里来。而一些新能源汽车不仅免费配发牌照,甚至还有国家补贴。

尽管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不足,但作为我们个人或者想要借助政策指引创业的朋友这样的大趋势不得不关注啊。碳中和的40年,各行各业也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所谓的机遇就隐藏在此变革中。

3、个人的发展如何踏上“风口”

现在发展变化太快了,很多人都会感叹:刚入这一行,还没来得及感受干这行的愉悦感就已经开始焦虑了,内卷太严重了!如果你当下还为此焦虑,不妨从这个大方向进行入手。

比如专业可以选择节能减排领域、新能源再生技术或者进入绿色环保领域工作,不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抓住这样的新一轮“风口”,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毕竟这个计划是相当明确,2030年实现碳峰值,2060前实现碳中和。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那么多吧,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推荐你看一本书,是安永碳中和研究组整理出来的一本著作,内容相当丰富,有理有据,是我们理解“碳中和”不可或缺一部著作。

关于碳中和、拉闸限电,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