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旦哲学课堂-王德峰讲心学

2022-12-22 21:11 作者:欧尼酱不爱吃胡萝卜  | 我要投稿

心学于今日之原因

今日之中国,众欲汹汹,各谋其利,社会信任的普遍危机,内不能安,外不能立

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心的安顿

佛家将现实世界称作尘世,灰尘就是烦恼

生命内部的麻烦难解决,即心的安顿是难的,孔子有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即贫贱生活水平, 乐即生活富顿的人, 不仁者即心没有安顿好的人

人有无限心

人在时间中存在,我们以筹划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物体上,即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因此,要超越现实世界(出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西方哲学:自身问题

中国哲学:人生问题最高峰王阳明心学

印度哲学

儒家(人):无所为而为

不把正在做的事情当做另一个事情的目的或途径,做种种事情是因为他本应当做,不是因为结果有利于我们。

道家(天):无为而无不为 做减法

无为:不人为做事,人为即伪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佛家:无心而为

事情认真做,对结果不关心(出心不出世)

业力

做事情是消业

庄子: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雅而追无涯,哀矣

心学:开端于孟子

心:有四端,人性本善,恻隐羞耻是非

荀子性恶论认为道德是让利益斗争控制在合理范围里,在生物自然性层次论述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

一体之仁: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陆象山:

吾心便是宇宙

天地之大德曰生

心非理性头脑,而是生命体验

心外之理:在心中没跟的理

良知即是天理

乡原

禅宗原则: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自性若谜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补人文教育的课

根器大利

应无所往而生其心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佛性不是空寂

宇宙内事,分内之事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

众生平等 自性自渡

心即理,

《大学》初学入德之门





复旦哲学课堂-王德峰讲心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