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刚毕业就能“月入万元”的大学毕业生,真的不多

喜欢沉浸在网络上刷视频和看资讯的大学生,常常都有一种盲目的自信,认为只要自己在毕业后好好找一份工作,奋斗个三五年,就算不能年薪百万,但是轻而易举地买房买车娶媳妇,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其实,即便是勤学苦读了十多年,好不容易考上985大学的高材生,在毕业以后的平均年薪,大部分还是在10万至15万之间。
如果除去年终奖和其他补贴,单看月工资,那么应届本科生的月收入能够超过万元的,恐怕连10%都不到。

以2021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半年的就业数据分析,超过60%的本科生,毕业起薪都集中在4000元至8000元之间,而只有6.1%的应届本科生,毕业起薪能够达到或超过万元。
此外,“boss直聘”曾通过对350万份2021届本科生在春招季的数据样本 ,分析得出:
2021届应届生的平均薪资为6112元。
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应届本科生的毕业起薪,都远远不如年轻人在网络上耳濡目染的那些动辄年薪百万的“幸运儿”那么高。
而在本科毕业以后,平均年薪在6000元左右的年轻人,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里打拼,除去高昂的费用开销以后,想要通过努力攒钱来实现有房有车和有家有娃的梦想,似乎也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此有许多刚进入职场和社会的应届生,都格外需要父母和家人在经济上的支持与帮扶。
毕竟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生活压力真的是很大。

尤其是2023届的本科毕业生,在这个“春招季”的应聘和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思考并谨慎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
到底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
到底是先工作,还是先考公?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这些让许多大学生都感觉头疼和困惑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下,通过多方考虑和详细考察之后,再做出决定的。
毕竟从毕业求职开始,我们在职场和人生中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将决定着至少未来十年里,我们的收入状况和前途命运。

一般来说,应届生在求职就业时,应该优先考虑好城市、行业和岗位。
对于城市的选择,不一定非要盲从别人,一股脑儿地都往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挤。虽然说,发达城市里的大公司多,毕业起薪也明显比其他城市要高,可是在大城市里的居住成本、通勤时间和生活压力,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够忍受和承受的。
所以相对而言,还是更建议年轻人往次一线或二三线城市里求职和发展。
工作机会和收入待遇,虽然降低了不少,但是生活成本和居住空间,却不至于让年轻人,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痛苦和焦虑。

当然对于将来工作的行业和岗位,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来决定的。
而作为应届本科生,在选择相应学科专业并深造四年后,在这个毕业季,面临着预计1158万人的“求职大军”,实际上是相当窘迫和被动的。
因为年轻人,只能拿着自己已经拥有的专业学历,去迎接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的面试与筛选,却很难在短期内,依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变化,来适应和满足企事业单位当前的用人需求。
或者说,就业市场能够提供给应届生的行业和岗位,无时无刻都在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前景而变化,而作为00后毕业生的年轻人,拥有的知识理论和专业技术,注定是和当前时代脱节的。

因此年轻人求职就业,应该优先选择和钻研意向行业和岗位中的“技术岗”。
因为跟用人单位实际生产力关系最密切的实践技术型岗位,一方面不容易过时,一方面收入更高。
更关键的是,技术型人才,是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迫切寻求和青睐有加的对象。
可以说,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进步,本科生学习过的知识理论,迟早都会过时和失效,但如果你从毕业一开始,就朝着“技术岗”的方向去选择、深造和努力。
那么不但不容易失业,还能够轻易获得比同事、朋友和同龄人更高的年薪收入,岂不是美哉?
比如像算法工程师、C++工程师和前端工程师,这些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岗”,平均年薪都在20万至25万元,只要你肯上进和努力,奋斗个几年然后买房买车,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总之,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肯定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但只要你在审慎思考和仔细考察后,明确好自己将来想要工作的城市、行业和岗位,那么或许你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就是你逆袭人生和命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