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166-6-3-2铝黄铜、耐蚀性也较好,化学成份
HA166-6-3-2为耐磨合金,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耐蚀性也较好,但有腐蚀破裂倾向,塑性较差。
工艺流程: 配料→熔铸→铣面→加热轧制→第一次退火→冷粗轧→第二次退火→冷中轧→第三次退火→第一次精轧→第四次退火→第二次精轧→成品退火经过铣面的锭坯厚度18mm左右, 将其加热到850℃, 保温1h左右即可开轧, 热轧总加 工率一般控制在66.7%左右, 加工率越大, 越容易得到细晶组织, 抗应力腐蚀开裂倾向也越小。 热轧成品厚度6.0mm左右。

特性及适用范围
为铸造黄铜的移植品种。HA166-6-3-2铝黄铜用于重负荷下工作重固定螺钉的螺母及大型蜗杆;可作铝青铜QA110-4-4的代用品。
冷粗轧总加工率控制在65%左右, 轧后厚度2mm左右; 冷中轧总加工率控制在55%左右,轧后厚度0.9mm左右; 第一次精轧总加工率控制在55.5%左右, 轧后厚度0.4mm左右; 第二次精轧总加工率控制在50%左右, 轧后厚度0.2mm。 第一次退火温度 550℃, 保温 2h; 第二次退火温度 550℃, 保温 3h; 第三、 四次退火温度 520℃, 保温 3h; 成品退火有四个退火温度 200℃、 250℃、 300℃、 350℃, 保温 1h。

HA166-6-3-2铝黄铜化学成份
铅 Pb:≤0.5
磷 P:≤0.02
铝 Al:6.0~7.0
铁 Fe:2.0~4.0
锰 Mn:1.5~2.5
锑 Sb :≤0.05
注:≤1.5(杂质)
随着含Al量的增加, α相区显著缩小, β相区增加,并对α相、 β相起到细化的作用。 图中, 晶粒大小均匀且细小, 即晶界面积大, 晶界强度提高,有利于变形加工, 变形多集中在晶内, 故表现出较高的塑性。 随Al铝含量的增加, 晶粒越细,越来越趋近于球形。 Al含量为1.5%时, 晶粒最大, 只有少量β相, α相比较粗大。 Al含量为2.0%时, β相增多, α相减少, 晶粒尺寸减小。 Al含量为2.5%时, 相比Al2.5%, β相增多, α相减少, 晶粒尺寸减小。 当Al含量为3.0%时, 晶粒最细, 越来越趋近于球形, α相、 β相含量百分比(α相/β相) 越来越小。 而当Al含量为3.5%时, Al对组织的影响减弱, 晶粒形状与Al含量为3.0%相比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5
伸长率δ10 (%):≥7
注 :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10~75
晶粒沿着形变方向被拉长, 由多变形变为扁平形或长条形。 还可以发现, 晶粒并不都往一个方向延伸, 可见热轧时变形并不是很均匀。 初步判断含Al量2.5% 时的织构最明显, 其中β相以带状分布, 均匀细密且不构成连续分布不致破坏α相的连续分布, 对后面的冷加工最为有利。 根据组织特点可推断出它们的强度、 硬度将较高, 这一推论在力学实验中得到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