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酮饮食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2023-04-24 17:51 作者:张了个草莓  | 我要投稿

一、生酮饮食是什么

二、生酮饮食的原理

三、适合人群

四、不适合人群

五、长期生酮是否伤害健康

一、生酮饮食是什么?

最近流行的生酮减肥饮食模式,被学术界称为

极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

(very-low-carbohydrate high-fat diet,VLCHF),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是20~50克。 阿特金斯饮食、石器时代饮食、南海滩饮食的第一阶段、麦吉减肥法的第一阶段、只吃鱼肉的减肥法、只吃鸡蛋的减肥法、大量脂肪的减肥法……各种花色繁多的减肥法中,只要是低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法,或多或少都有生酮原理的影子。 二、生酮饮食的原理

生酮问题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脂肪的化学成分是甘油三酯,即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分别以酯键结合了3个脂肪酸。如果要分解脂肪供能,就要把甘油和3个脂肪酸都分解掉,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甘油和葡萄糖一样,很容易被身体利用供能,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废物,直接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脂肪酸与甘油不同,

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代谢而来的草酰乙酸的帮忙,脂肪酸就很难充分分解

,它会卡在半路上(通过β-氧化途径,变成乙酰辅酶A,但因为没有结合草酰乙酸,无法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然后变成有毒中间产物(酮体 )。 本来,脂肪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能产生大量的能量。比如,1分子16碳的标榈酸完全氧化,共可生成106分子的ATP(身体能够利用的直接能量来源,可以把它想成身体代谢使用的“钱币”)。 如果脂肪酸变成酮体就停下来,那么只能产生很少的能量。比如,1分子棕榈酸变成8分子乙酰辅酶A,只能放出26分子ATP,而8个乙酰辅酶A所含有的80分子 ATP的能量就全部浪费了。也就是说,原来1分子脂肪氧化会产生约9千卡能量供身体使用,如果都变成酮体,就只能产生约1.5千卡能量了。

而酮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有毒的。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帮忙,过度堆积的酮体就会使血液变酸,使人体发生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反过来说,这件浪费能量的事情,对减肥而言,就成了一个可以钻的空子。人们常说,要分解1千克的纯脂肪,需要消耗9000千卡能量,实在太费劲。理论上说,就算是一整天什么都不吃,也只能消耗约2000千卡的能量,只不过减少220克的体重。对于减重心切的人来说,这么慢的速度实在让人心有不甘。

如果通过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供应,让脂肪不能顺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制造、排出酮体,浪费能量,那么脂肪消耗的速度就快得多了,这就是生酮饮食的原理之一。

不过,虽然减肥者自己很愿意浪费能量,他们的身体却不愿意。看到血液中的酮体堆积成灾,身体会非常着急,它

会通过3个途径来自救

: ✔拆解蛋白质,利用其中的生糖氨基酸来替代葡萄糖的作用。这就涉及

食物蛋白质的浪费

和身体蛋白质的分解。同时,拆下过多的氨基酸会增加

肝肾负担

,因为它们要在肝中变成尿素,再从肾排出,对正常人来说,这不算太大的事。但对肝肾功能下降的人,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和肝功能已经受损的肥胖者来说,这是个很大的负担。顺便说一句,与直接摄入碳水化合物得到葡萄糖相比,推动糖异生作用要额外耗能,而脱氨基后合成尿素也是要耗费能量的。另外,糖异生作用还会增加对B族维生素的消耗量。 ✔努力排出酮体(被有些人说成“排毒”也没错,它确实是有毒的)。酮体会通过尿液排出一部分,呼气时也会排出少量,这样,没有被完全分解,还含有很多能量的酮体就被排出体外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能量浪费。换句话说,摄入的能量似乎很多,其实很大一部分被排出体外而浪费了。对于肾功能下降的人来说,这也会极大地

增加肾的负担

。 ✔为了维护血液的酸碱度,要消耗骨钙。仅仅靠缓冲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时,身体会动员骨骼中的钙来平衡酮体堆积导致的酸负荷,这样就会造成

骨密度下降,骨钙流失

。长期如此会带来骨质疏松的风险。 ✘其中第一个途径“拆解蛋白质”,又能被减肥者利用。因为身体一旦拆解蛋白质,体重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分解1千克纯脂肪需要耗能9000千卡,而分解1千克纯蛋白只需耗能4000千卡。而且,身体中的蛋白质是与水结合存在,损失蛋白质的同时身体水分也会减少。肌肉中含70%的水分,减少1千克肌肉蛋白质,体重至少能下降2千克。 即便摄入了很多脂肪,身体脂肪仍然快速分解;虽然摄入了很多蛋白质,身体却无法充分利用它们,肌肉还在缓慢地分解减少:这就是生酮饮食的神奇之处。 三、适合人群

★癫痫患者 有较多研究认为,生酮饮食可以减少癫痫症状的发作。 ★肥胖状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肥胖程度高的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通过短期生酮饮食尽快降低体重、降低血糖反应,对恢复正常的激素水平可能有所帮助。 ★碳水化合物嗜好症患者 对于一些特别偏好甜食和其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人,短期使用生酮饮食之后,消化酶和代谢模式对碳水化合物的依赖程度降低,可以减轻对碳水化合物的成瘾心理。 ★部分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一些日常饮食量大、餐后血糖高的人,控制食量有困难,而餐后又因为血糖水平高而昏昏欲睡,改为生酮饮食之后体验到食量减小、中午不困、头脑清醒的状态,同时血糖降低,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四、不适合人群

部分人可能不适合这类饮食,需要特别慎重,开始生酮饮食之前要咨询医生,进行医疗评估,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 ◆肝肾功能下降的人群和老年人 生酮饮食时,蛋白质代谢加强,产生的尿素增加,会增加肝肾负担。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使用时尤其要谨慎。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人群 生酮饮食时,身体分解代谢加强,内源性嘌呤增加,再加上食用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等导致的外源性尿酸增加,会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胆结石和胆囊炎人群 生酮饮食时,脂肪摄入量大幅度增加,胆汁分泌量上升,再加上来自全谷物、豆类的膳食纤维减少,难以阻断胆盐的肝肠循环,患胆结石的风险上升。 ◆泌尿系统结石人群 生酮饮食时,身体产生大量酮酸,为保持酸碱平衡,尿液酸度上升,骨钙溶出量增加,会升高患肾结石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患者 生酮饮食时,身体产生大量酮酸,为保持酸碱平衡,骨钙溶出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增加也会导致尿钙排出量增加,加重骨质疏松。 ◆胃肠疾病和消化不良人群 一方面,生酮饮食时,摄入的脂肪和蛋白质大幅度上升,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消化不良人群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摄入能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另一方面,生酮饮食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动物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加,炎症因子上升。 ◆抑郁症和精神疾病人群 生酮饮食时,体内神经递质水平发生变化,容易出现焦虑、暴躁、抑郁等情绪,会增加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风险。 ◆孕妇和乳母 孕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血液酮体水平升高,以免影响到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故在孕早期呕吐严重时,需要优先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哺乳期间 也要避免酮体过高,因为酮体可以进入乳汁,增加婴儿的肝肾负担。 五、长期生酮是否伤害健康

生酮饮食一旦停止,人体重新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

体重就会疯狂反弹

,甚至变得比减肥开始之前更胖。这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体重反弹之后,千万不要怪自己没有毅力。大批人在结束这种减肥方法后一年之内,体重反而比减肥之前增加了。 其实,很多超级胖子都是尝试各种减肥方法之后反弹的。如果正常饮食,即便不节食,也很难胖到比正常体重高几十甚至上百千克的程度。

生酮饮食中所谓5%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按总能量2000千卡来算,只有100千卡,相当于25克碳水化合物。

蔬菜中都含有2%~5%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番茄和胡萝卜都大约含有5%的碳水化合物,那么,吃300克番茄(两个中等大小的番茄,碳水化合物含量4%)就得到12克碳水化合物;再吃300克大白菜(碳水化合物含量3.2%),又得到将近10克碳水化合物;肉类中含有1%~2%的碳水化合物,吃400克肉就有4~8克碳水化合物。

以上这些加起来已经超过25克碳水化合物的限量。

那么,如果一辈子采用生酮饮食,是不是可以呢? 只需想一想,甜食不能吃、甜饮料不能喝,对身体是没什么害处;但米饭、米粥、米糕、米粉、米线、年糕、糍粑不能吃,馒头、花卷、发糕、烙饼、烧饼、油条不能吃,各种面条不能吃,包子、饺子、馄饨等各种带馅主食不能吃,面包、比萨、汉堡、通心粉、意大利面不能吃,饼干、糕点、各种烘焙食品不能吃,各种薯条、薯片、土豆丝、炖土豆等带土豆的菜肴不能吃,蒸红薯、烤红薯、山药、芋头、藕、攀荠不能吃,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不能吃,葡萄干、杏干、无花果干、大枣、桂圆等也不能吃,各种水果只能吃一两口……生活会不会变得毫无乐趣? 所以,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也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生酮饮食,一方面是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是不符合正常生活状态,因此,生酮饮食放弃率较高。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体重降低之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达到每天120克以上的水平,这时就不会再产生生酮作用。于是,远期的体重保持就成为问题。所以,生酮饮食流行几十年来,并未起到有效降低肥胖率的社会效果。 学者们总结认为,就对血糖控制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而言,生酮饮食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效果(Snorgaard,2017)。 引《吃出健康好身材》

生酮饮食法并不适合所有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