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考复习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3

2020-09-25 11:50 作者:柯南家的小于  | 我要投稿

1、出现失误就互相推诿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2、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必需品。

3、今天,学校的壁报栏下出现了一张招领启事

注:情事接动用必须,客观接名用必需;一种文体是启事,有所领悟用启示。

4、根据美国《发现》杂志最新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成年人出汗时皮肤发出的刺鼻气味在 动物王国堪称独一无二,这种这种臭味也称为吸引蚊子叮咬的主要原因。

注:告知到来用报到,媒体新闻用报道。

5、表达简捷清晰,无拖泥带水、语无伦次,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体现。

6、在诸多的证明材料中,只有这份证明才是简洁明了的。

注:"简洁"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

"简捷"是直截了当的意思,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7、由于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和生活透明度的增高,小孩子处在懵懂中求独立的个性发展中,人们常会听到教育者和家长抱怨孩子"太难教育了"。

8、周末,我常忙里偷闲去小河边的槐树下看书,哪里远离喧嚣,环境十分幽雅

注:行动回报用报怨,心里埋怨用抱怨;

侧重高雅用优雅,侧重幽静用幽雅。

9、长江流域,无疑也是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并存。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注:"发源地"指事物(如河流)发生起源的地方,多指具体的事物开始发生;

"发祥地"指事物发生起源的地方,多用于抽象事物的起源、兴起之地。

"表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事物的真实性。

"同时存在用并存,共同存在用共存"。

10、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寂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舒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国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形成反面。

注:境界较大用憧憬,日常一般用向往;

"凝入"表明聚集、集中的过程更加细致、耐人寻味。

11、本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称 ,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长强劲,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体增长减弱,世界经济将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格局

注:画面感大用场面,一般规模用局面,格式结构用格局,政治军事用局势。

12、"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朱镕基虽然退休多年,但他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特别是他要做个"清官"不做"贪官"的经典语录,振聋发聩,荡气回肠、影响深远。

注:"传颂"强调宣扬;"传诵"强调诵读,多用于文章、诗词、名声。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公考复习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