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高中化学常考的物质检验重难点?化学高分必备基础点
高中化学作为理科中的“老大难”每年都会让同学们感到怀疑人生,“化学公式怎么这么多?”“竟然还有这种化学反应?”“这实验怎么这么复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高中化学常考的物质检验反应清单有哪些,告别化学丢分,从此刻做起!
几种重要的阳离子检验
Ba²⁺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Mg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生成白色Mg(OH)₂沉淀,沉淀能溶于盐酸。
Al³⁺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₃沉淀,沉淀能溶于盐酸或NaOH溶液。
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溶于氨水,生成银氨溶液。
NH⁴⁺与NaOH溶液反应,加热,放出无色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HCl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
Fe²⁺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的Fe(OH)₂的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的Fe(OH)₃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Fe³⁺加入KSCN溶液,立即显红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Fe(OH)₃沉淀。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检验
Br-能与AgNO₃或可溶性银盐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I⁻能与AgNO₃或可溶性银盐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SO₃ ²⁻浓溶液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KMnO₄酸性溶液褪色。能与BaCl₂反应生成白色BaSO₃沉淀,沉淀溶于盐酸,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几种有机物检验
乙醇:灼热的CuO反应,使其表面黑色的CuO变成光亮的红色,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乙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₂CO₃溶液,有水果味的乙酸乙酯生成。
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₃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甲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₂加热生成红色的Cu₂O沉淀。
几种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或不同试剂鉴别物质时,所选的试剂必须能和大多数的鉴别物质发生反应,而且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₃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等。
除掉饱和气态烃中的不饱和气态烃(如除去C₂H₆中的C₂H₂)通常只能用溴水而不能用KMnO₄酸性溶液,原因是KMnO₄酸性溶液能把C₂H₂氧化成气体CO₂,C₂H₆中又增加了新的杂质。
但在鉴别饱和气态烃和不饱和气态烃时,既可以用溴水,又可以用KMnO₄酸性溶液,饱和气态烃既不与溴水反应,又不与KMnO₄酸性溶液反应,而不饱和气态烃既可以与溴水反应,又与KMnO₄酸性溶液反应。
郑州播优教育姚老师专注初高中升学辅导十余年,想提分想考名校的同学可以私聊我……
高中化学常用学习方法
1. 动手画: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这也是有机推断题的基本功。
现在并不需要掌握机理,只要发现规律就行。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
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2. 敢于假设:假设法。
有时候我们会纠结于在一个体系中到底哪两种物质先反应,然后背酸碱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背什么“强酸优先与强碱反应”之类的话。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了。
比如盐酸滴入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先与谁反应,我们就假设与Na2CO3先反应了,并生成NaHCO3。
但是NaHCO3会被NaOH中和成Na2CO3,结果绕一弯子还是与NaOH反应了。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判断Zn粒先与CuCl2还是FeCl3反应。
3. 等效思想: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
等效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很重要。
当然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然后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组合。
这时把杂原子分为几类: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
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
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
对付多价基,具体方法在例子中解释。多价基其实是专门拿来对付连着三个取代基氮原子的。
4. 找共性进行类比: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
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CN)2、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更典型的是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族的递变性值得总结。
比如含氧酸的酸性、氧化性与还原性。比如NaOH与Al的反应,同样可以推广到与硼元素,2NaOH+2B+2H2O=△=3H2↑+2“NaBO2”,所谓的“偏硼酸钠”。与偏铝酸钠一样,实质上都是[M(OH)4]-的形式。还有三对对角线规则Li~Mg,Be~Al,B~Si。所以可以推测出Li在空气中燃烧不生成过氧化物,Be与Si同样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将氧化性与电负性顺序的相同与不同做一下比较。
强大的类比能力不仅有助于学习,还有助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反复品味一些道理、一些共性,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