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盒子美术馆: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少儿不可能象成人一样,为既定的目标进行拼搏和努力。儿童是在兴趣的导向下活动的,他对感兴趣的事情就能集中精力、废寝忘食,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即便是在督促之下,也是心不在焉、神情懒散。所以,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做好美术教育的前提条件。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宇曾说:“一个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源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5)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其对形象且带有夸张的事物感兴趣。他们总是带着童话般的想象来观察、认识世界,因而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尽一切努力让其观察色彩鲜艳、构图夸张、好似梦景的对象,比如神话、童话、动物等,并创作这样的作品。同时,儿童总是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因而在教学中不要千篇一律,而要常教常新,变动花样。
创作内容可以在生活、自然、科幻和动画等方面进行体验和搜集;授课方法可以从叙述、讨论、唱歌、讲故事和看视听资料等交叉入手;甚至可以从教室布置、摆设和装饰等方面想办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总之,不要呆板、僵化和教条,而要变化、发展和翻新,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以顺利有效地进行美术教育。

儿童的注意力除了受兴趣影响之外,再就是少儿本人的参与程度。少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其注意时间就越长,精力也就越集中,这一点可以从少儿玩耍中得到启示。因此,在教育中千万要突出少儿本身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儿童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评价、自己修改。老师除了在起步初期的基本笔画教学中,手把手地教授之外,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干。老师的任务就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认识到优点和不足,使学生主动地反复练习、修改。新课程强调,教育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育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老师跟学生是教与育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