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吉他为什么在世界独树一帜?

2023-03-27 15:59 作者:哎呀音乐_IYAMUSIC  | 我要投稿


一提起电吉他制造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Fender,Gibson 这样的行业老大哥。

然而,就在这两个品牌如日中天的时刻,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悄悄崛起,并且凭借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成为区别于美产吉他的独特存在,甚至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体系。

它就是——日系电声

有一说一,日产电吉他并没有美国那样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但是在日产吉他的黄金年代,曾经出现过上百个品牌、上千种型号。各个品牌还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融,构成了精密的生产线和复杂的关系网。

用语言很难一一介绍出来,只能用下面这张图片向大家呈现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品牌。


-日产吉他部分关系网图-


Fender Masterbuilder Dan Smith 曾经这样描述 1970 年代的日本:

「似乎每一个制造吉他的人都想做出最强的大师之作。甚至有些不会弹吉他的人,也很关心吉他制造行业。」

然而,关于日本吉他制造行业的故事远不止于此,虽然只有 50 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记述,但是时间被划分得非常细致。

为了避免时间线的错乱,笔者划分了三个较为典型的时间段(由于事件比较琐碎,可能会有时间上的重叠),并把一些每个时代重要的品牌穿插其中进行介绍。


复刻时期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日本的吉他制造业以模仿和复刻西班牙古典吉他和夏威夷吉他为主。

1960 年代后期,日本电吉他的兴起几乎是和世界摇滚乐浪潮同时到来的。


-The Beatles 与 Fender Telecaster-


1966 年,The Beatles 乐队来到日本巡演:多数日本观众第一次看到了半空心电吉他,和 Hofner 提琴样式的贝斯。


-The Beatles 日本武道馆演出(1966)-


1969 年,英国摇滚乐队 Led Zeppelin 发布了《Led Zeppelin Ⅰ&Ⅱ》两张让人难忘的专辑。吉他手 Jimmy Page 手中那把配有「Sunburst」贴面的 Gibson Les Paul 也由此闻名于世。


顿时,日本的年轻人们沸腾了:拥有一把 Gibson Les Paul,SG,或者是 Fender Telecaster 成为了当时很多日本年轻一代的终极梦想。

1970 年,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 43000 日元。按照当时汇率 1 美元=360 日元换算,就是 120 美元/月。

一把全新的 Stratocaster 价格超过 660 美元,为了梦想充值的日本年轻乐手们真的愿意用五个月的工资换一把 Stratocaster。


-Epiphone 价格列表(1970)-


1971 年,Pink Floyd,Led Zeppelin 等大牌乐队相继来到日本巡演,这也让摇滚乐文化在日本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吉他产生兴趣。

然而现实却相当骨感。

Gibson 在日本价格十分高昂,只有少数「家里有矿」的爵士吉他手才有机会拥有。即使是价格更低一些的 Fender 也不是普罗大众能够承受的。


-看起很爽,可是买不起-


就在这时,复刻吉他出现了。第一把复刻吉他是由 Greco 生产的。这原本是一家吉他贸易分销公司,1960 年注册了 Greco 的商标开始自己生产吉他。



1960 年代末,摇滚乐在日本初成气候的时候,Greco 就把眼光投向了乐手们手中的大牌乐器——看到了 Gibson 的价格困境,Greco 想制造出一把 Gibson 的低价复刻吉他。

但当时他们手中并没有 Gibson 的设计图纸和细节参数,只能全凭经验自己摸索试探。



很快,Greco 以 Gibson Les Paul 为原型设计出了 EG-360 吉他。虽然外观几乎一致,但是琴颈规格和琴体结构都和 Les Paul 大相径庭。不过,Greco 打响了复刻时代的第一枪。



随后,在 1960 年代末到 1970 年代中期,大量日本吉他工厂开始转向复刻吉他的生产。其中也不乏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如 Yamaha(雅马哈),Tokai(东海)等等。

其复刻对象依然以 Fender 和 Gibson 为主。


-Yamaha Pacifica 1611 Mike Stern 签名款-

-Tokai Flying V-


这些复刻品的外观和原型琴都极为相似。如果把琴头遮住,相信很少有人能辨认出这些吉他的真实品牌。

比较有趣的是 Saito Musical Instruments(日本乐器公司名称)为了真正做到「分而治之」,划分出了两个子品牌:

Fernandes(费尔南德斯)负责复刻 Fender 类电吉他;Burny 负责复刻 Gibson 类的电吉他(也有少量 Gibson 类吉他用 Fernandes 作为商标)


-Fernandes ST1975)-


-Burny SG -


读到这儿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这不就是抄袭吗?有啥好讲的?」

没错,简单粗暴点说确实是抄袭。但是这些品牌边抄边学,边学边改良。一些复刻品牌的琴在保留原型琴精华的同时,也对固有的短板做出改进。

通过对拾音器、琴体结构、琴颈规格、木材搭配等方面的改良,加上对于做工品质的执着追求,日产复刻品牌不但价格比 Fender,Gibson 等美产品牌便宜,而且声音毫不逊色。

日系吉他还有 Vintage 这一古董分支,说的就是 60-70 年代生产出来的复刻品。

某些品牌型号的价格,甚至要比元年 Fender,Gibson 要贵,而且一琴难求。


-早期的日本吉他工作室-


终于在这时,Fender 和 Gibson 这两位老大哥坐不住了:

——「你复刻我们的产品,还卖得比我们便宜,这不是明摆着是在侵占我们的市场吗?」

——「那还能咋办?当然是向法庭告你!」

于是日本吉他产业的 Lawsuit(诉讼)时代正式开启。


诉讼(Lawsuit)时期


这一切都要从一家名为 Hoshino Gakki 的日本吉他制造公司说起。

要说 Hoshino Gakki,可能知者甚少。但是提到 Ibanez 这个品牌,相信几乎所有电吉他玩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

上世纪 20 年代,Hoshino 从一家名为 Salvador Ibanez 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制造商那里进口古典吉他,销往日本。

1935 年,Hoshino 开始生产自己的吉他,并将品牌定名为 Ibanez(啊这名字感觉也像是抄的......)。


-Ibanez Logo-


1960 年代末,由于日本国内的销售压力较大,Ibanez 开始寻求国外的代理商——美国 Medley Music 公司老板 Harry Rosenbloom 看准了这个商机,把 Ibanez 引进美国。

1971年,Hoshino 公司开始盈利,并收购 Elger Guitar,更名为 Ibanez USA,开始在美国进行销售。

这个时间就恰好和前文日本的复刻时代吻合。Ibanez 也是通过复刻 Fender,Gibson,Rickenbacker 等经典琴型,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并且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吉他初学者的青睐。



可想而知,Ibanez 的走红影响了美国电吉他市场。在 Gibson 眼里,这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可没成想耍得还挺好......

1977年,Gibson 把 Hoshino 公司和 Ibanez 品牌告上法庭,指控其在琴头设计上涉嫌抄袭——最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Ibanez 同意将琴头设计进行修改。


-修改前 VS 修改后-


其实从 1976 年开始,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和原创设计,Fender,Gibson 等老牌乐器公司就在不断因为吉他设计的抄袭问题,对日本品牌提出控诉。

这段时期就是诉讼时期,我们也习惯性地将这个时期的日产吉他称为 Lawsuit(诉讼)吉他



有趣的是,前文 Gibson 和 Ibanez 的诉讼风波是这个时期中最为著名,但也是唯一一次对簿公堂的案例。

在现在看来,诉讼风波对于被告和原告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Fender 和 Gibson 开始积极发展 Squire,Epiphone 子品牌,来制造更低价的吉他,与日产复刻琴争夺市场。

日本的制琴师们也意识到了,一味地抄袭改良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把品牌做大,还是需要有自己原创的设计,和区别于已有品牌的理念。这也对之后日本本土吉他品牌的发展奠定了方向。


大工厂时期


在进入大工厂时代之前,我们先把时间轴调回 1965 年。

这一年,Fender 从 Leo Fender 手中被 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收购。新的管理者将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广告宣传上。这也直接导致 Fender 吉他销量上涨。当然,批量生产导致的质量下跌也随之而来。

-CBS 时期夸张的 Fender 广告-


质量的下滑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寻求 Fender 的替代品。加上 Pre-CBS 时期(CBS时代之前)生产的古董 Fender 价格高昂。消费者们果断把眼光望向了日本的复刻吉他。

于是,在相同的时期,Fender 遇到了和 Gibson 相同的困境。Fender 也多次通过申诉和谈判进行维权,但是由于复刻品牌众多,申诉流程复杂,不得不作罢。

1981年,Dan Smith 来到 Fender。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提出:既然日本人复刻我们的 Vintage 吉他做的这么好,那为什么不直接找日本人来帮我们生产呢?


-Dan Smith(右)-


说干就干。1982 年,Fender 雇佣了一个日本团队,其成员大部分是来自 Greco 的制琴师和设计师。Dan 的要求很简单——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指复刻 Vintage 吉他),然后贴上 Fender 的商标。


-Fender 1982 Reissue Squier JV Series Stratocaster-


试用期结束,Dan 带领团队去日本验收成果。当看到了日本团队的作品时,他感叹道:

「每个人都过来检查了日本团队的琴,他们几乎要哭出来。他们做的吉他太好了,这是我们很长时间才达到的水平!」

1984 年,Fender Japan 生产线正式成立——由日本制琴大厂 Fujigen(曾经为 Greco 和 Ibanez 代工吉他)代工,致力于复刻 Pre-CBS 时期的 Fender 吉他。


-Fujigen logo-


一直到 1995 年为止,这个时期由 Fujigen 生产的 Fender Japan 几乎代表了日本同价位量产琴的最高规格。从用料到做工都是上乘之选。同时,也颇受中国吉他玩家的欢迎和喜爱。


-Fujigen 代工时期的日芬-


这里一定要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①我们经常说的大名鼎鼎的「老日芬」,指的就是 1984 年-1995 年中,由 Fujigen 工厂代工的吉他。由于琴颈末端印有“Made In Japan”字样,所以被缩写称为「MIJ」

*MIJ 吉他相比之后的日产 Fender,从用料到做工都要更胜一筹。


-MIJ 时期的日产 Fender-


②1996 年开始,日产 Fender 开始由 Greco 公司和 Dyna 公司生产。这时的琴颈末端印有“Crafted In Japan”,缩写简称「CIJ」

*用料做工和之前相比略显一般。


-CIJ 时期的日产 Fender-


总结


走过了百家争鸣的复刻时期,一波三折的诉讼时期,和友好合作的大工厂时期,现在的「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了世界制琴领域非常重要的存在。


日本制造的吉他贝斯,以精细的做工,超高的品质,和相对低于美产的价格被世界各地的玩家所喜爱。

除了量产琴,日本的手工定制琴也是各有千秋。不仅有华丽的外观和高端的配置,在声音塑造上也很有「日系电声」的味道。


-ESP Guitars-

-Sugi Guitars-

-T's Guitar-

最后,笔者想提一下中国的制琴行业。我们虽然起步较晚,没有美国日本这样的传承和文化。但是中国的制琴师们用坚持与探索,推动着中国制琴工业的发展。工厂也在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希望不久的将来,提到国产吉他贝斯,想到的不是鲁芬鲁G的笑柄,而是中国制造带给我们的自豪。


作者:没错就是黑皮

日本吉他为什么在世界独树一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