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旺智能科技】新工厂精益布局规划方法
工厂总体布局规划是制造业工厂设施规划的核心,也是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环节。除了 传统的经验做法外,主要有摆样法、数学模型法、图解法、系统布置设计SLP法等。
工厂布局规划分3种类型,即全新建厂规划、工厂搬迁规划、原地大幅度布局优化,并且每一种规划要分3个阶段,即整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辅助规划阶段,逐步推行,最终为客户提供布局规划图(含规划方案中途、拆解图,各单体厂房规划图)、规划报告(各阶段PPT报告、方案报告、系统仿真)、方案说明书(建筑设计需求、规划方案说明word文档)。
1、摆样法
该方法是最早的布局方法,它利用二维平面比例模拟方法,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样片在同 一比例的平面图上表示设施系统的组成、设施、设备或活动,通过相互关系分析,调整样片 位置可得到较好的布置方案。该方法适用于较简单的布局设计,对复杂的系统就不能十分准 确,而且花费时间较多。

2、 数学模型法
该方法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中模型优化技术(如线性规划、随机规划、多目标规划、 运输问题等)研究最优布局方案,提供系统布置的精确性。但是数学模型的求解困难,但可 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帮助人们解决设施布置的复杂任务。
3、 图解法
该方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有螺旋规划、简化布置规划及运输行程图等具体方法。
其优点在于将摆样法和数学模型法结合起来应用,但现在实践中应用得较少。
4、系统化布置设计SLP法
该方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布局方法,它使工厂布置设计从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是当 前布局设计的主流方法。
阶段Ⅰ———确定方针:无论是工厂的总体布置,还是车间的布置,都必须先确定所要布置的相应位置。
阶段Ⅱ———总体规划:在布置的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局。要把基本物流模式和区域划分结合起来进行布置,把各个作业单位的外形及相互关系确定下来, 画出一个初步区划图。
阶段Ⅲ———详细规划:把厂区的各个作业单位或车间的各个设备进行详细布置,确定其总体位置。
阶段 Ⅳ———规划实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和安装。
Tips:
1
总体区划和详细布置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是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
2
这四个阶段顺序交叉,每个阶段的成果都要经过上级批准。
3
各阶段所需要的资料,随着阶段的进展而逐步加深。
4
在阶段Ⅰ前称之为预规划,主要是确定目标,进行设施要求预测、估算生产能力及需求量。
阶段Ⅴ———规划后:表示的是规划实施后的试运转,是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安装、试车、总结等管理工作
布置设计的要素
影响布置设计的因素众多,基本要素可以归纳为5项: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Q数量、R生产路线(工艺过程)、S助服务部门、T时间(或时间安排)。
五个要素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P---生产什么?
Q---生产多少?
R---怎么生产?
T---何时生产?
S---用什么支持生产?
布置方案的评价
在方案评优的过程中,各方案当量物流强度的大小是最优布局决策的主要依据,即当量物流强度最小的布局方案最优业务关联关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设施利用率、工程建设难易程度等定性指标将为最优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布置方案的评价常常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价可以采用费用对比法等,非经济因素评价可以采用优缺点比较法和加权因素法等。
非经济因素评价
每个布置方案都有一些不能用费用精确地衡量的非经济因素,常见的有:
是否易于将来发展
储存的效率
是否易于管理
是否适应公司的组织机构
工艺过程的适应性
空间利用率
产品质量
人流
灵活性
辅助服务部门的综合效率
维修
外观
物流的效率
工作条件
设备利用率
自然条件的利用
物流搬运的效率
安全性
是否满足需求能力
环境保护
经济因素评价
对于各种布置方案,可以通过工程经济分析,评价其节省费用、投资额及投资回报期等,作为比较选择的基准。至于比较哪些指标最好,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