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体系或框架里面的问题

2023-03-22 15:16 作者:LEVI_lE  | 我要投稿

包括狭义、广义的,也就是上到自洽的哲学体系,小到某人的不自洽的思考问题的“标准”

这问题在我脑子里很久了,
是从大概(好多年前)刷康德乱七八糟的+尼采+卢梭那边的内容,我自身感觉有点点“怪”…
之后是中国的一些古籍的翻译问题,然后我自己尝试去解释(不能叫翻译)的一些感受~总是不到位……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黑匣子”的问题!
每个“框架/体系”的最底层的“基础模块”是“直接定义”的!!

就像中国人讲,“你的心乱了啊…”。外国人:“?”
在各自的体系里面,这个“基础模块”是无法继续向下层进行分析的

拿语言来说,
男人、女人、老虎、猫…这些“名”是卡在一个中间层进行定义的,它可以继续向下分析
比如男人的特征、女人的特征、猫与虎的区别…

但是,爱、感觉……这些词是无法向下拓展的,可以向上延申、演化
就是理论上,古代的中国人是不会去过多的解释这些词的,但会用各种各样的表现状态、事实…去诠释这些词
比如这两天一直在我脑子里绕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应该是解释爱的对吧?


随便一举例,(不细究)随意用个“标签”可以去参考思路。
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来讲,一个物质第一性,一个意识第一…
对前者来说,开始下定义了,“物自体”“存在”……
后者么,“本质”了~~
物自体一般指物自身。 物自身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又译“物自体”或“自在之物”。它指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它是现象的基础,人们承认可以认识现象,必然要承认作为现象的基础的物自体的存在
停在这,不要继续向下挖了,它就是“我的体系”的黑匣子


拿语言来说,法语为什么“精准”?
我没了解过,但它敢用这个“定语”去形容,一定是“黑匣子”少!!!
无论是语言词汇本身,还是它语法“逻辑”本身!!!
这时候,
扯到另外一个话题



体系框架/逻辑的问题


拿中国的“阴阳”来举例,它就是一个“二分法”的问题,绝对的对立!
用这个思路去分析问题非常简单,小孩子会用,但不一定能/会用到”大事、复杂的事“上面!
比如说,我明天上班,还是不上班?tobe or not tobe…这人丑还是美…
第三个问题你一定能发现问题…
就是,ta不丑不美怎么办?对怎么办??
这是这个“框架/逻辑”的局限!!

于是,
去复杂化“阴阳”
,有了“四象”…依然局限?
“八卦”依然?六十四卦……
然后可以无限的分下去……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必要
???
比如拿一人美丑的问题来讲,
有没有必要把人的美丑分成64个层次,美占32个层次,丑占32个层次…
然后把一人定义到“美与丑”“标准”的三十二分之一的阶段????
比如《奇门遁甲》理论上有多少个局,精简到多少个局,活用多少个局就可以了…
好像3个数字分别是4K+;1080;18…


继续讲“局限”与“拓展”的例子,
北京在你家的那个位置?
“四面八方”这个范畴足矣!
战场上某点位有个敌人…
观察手说“在南方”,狙击手“?”,要他去自己搜寻么?
要精确些,比如11点钟方向…

就像我们上学时候做题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一样。
看情况的!

比如平时闲聊,“你工资多少?”
“能养活自己”、“比你高点”、“没马云多”……
不想说么,有个大概的概念就可以了是吧?这个概念是回答者设定的范围

税务局来了,“你工资多少?”
你还会按上面的回答么?



第三个问题,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黑色的圈代表了世界一切的“规则”,
红色是你的,你注定是填不满的,你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绿色是跟你有很多交集的别人的“世界观”…
蓝色是跟你没有任何交集的…

拿蛇与人对比来举例,我不清楚它的“视界”是什么样的!(用红外视角来说)
蛇看你人可能是一个“移动的五彩缤纷的东西”;
你人看蛇就是正常人见到的那样咯~~~~
同样的,
靠声音定位的蝙蝠(比如它全盲);
靠水流压力定位的鱼(假如)~~~
你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方式么?


很多人没有理解《小马过河》的意思!
你通过文字、语言、画面了解了别人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后,直接去用!
而不会转换为自己的东西!

拿“淹死”这件事来举例,我现在不会游泳,下过一次汉江,然后我知道了!
流速之外,水面的高度一旦接近人“坐高”这个高度,就有很大机率被淹死。
如果你非常慌张,这个高度继续下降,你手撑地到嘴的高度……
你赞同么?不一定是把~~


你要了解你的任何层面/形式的“基础模块”、逻辑/逻辑框架的“黑匣子”,
前提你要了解你的、别人的不同的内容!
你不要停留在比对“表面信息”的层面!

就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样,你知道了它的意思没什么意义啊。
你知道它话的“逻辑”存在的基础是什么?
是什么“标准/原则”让它(的逻辑)显得有道理的?
继续呢?


比如我讲话很招人讨厌,为什么?它有好几个层面的问题的!
比如某人小品、相声很有意思,很搞笑。ta搞笑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那种“逻辑”出来会显得有意思?


“事物”的标准、人的标准…它们并不是统一的!!

而你的“标准”又在哪?
你知道么?








体系或框架里面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