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末辽东名将,心有余力不足,被凌迟处死还心佑大明!

2021-08-30 10:24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袁崇焕明末大臣,蓟辽督师,生于万历12年卒于崇祯三年(1630年),享年46岁。袁崇焕在明崇祯皇帝在位得到重用,于崇祯二年击败皇太极。崇祯三年,崇祯认为其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编辑

崇祯皇帝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名将。对于袁崇焕的评价后人有不同的见解,争议比较大。有的人认为袁崇焕是明末抗击后金的中流砥柱,有的人认为 袁崇焕是徒有其表,并没有什么才干,正是因为袁崇焕的空言,才导致了辽东的溃败。

编辑

我们现代人应该怎么评价袁崇焕呢?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的是,袁崇焕绝对不是后金的奸细,袁崇焕是忠于大明的。袁崇焕被皇太极施一反间计,导致了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不信任,以为袁崇焕是奸细勾结后金,其实并没有。袁崇焕是忠臣,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编辑

但是袁崇焕不能称为能臣。所谓能臣者,譬如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具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军事政治才能卓越,在整个三国时期也是顶尖的。但是袁崇焕却不是,袁崇焕是文人出身,他是通过科举考的进士才进入官场,然后毛遂自荐,来到辽东任职。由于自从宋朝文人治国以来,文人的地位很高,武人的地位很低。明朝同样也采用了宋朝的这个做法,所以导致明朝的将领大部分也是文人出身和秦汉唐朝时期的一些将领军事才能是没法比的。所以袁崇焕的军事才能有限,政治才能更加高一点。袁崇焕对崇祯皇帝说的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并没有把握,正像他自己所说的聊慰上意。

编辑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袁崇焕的忠诚。袁崇焕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背叛明朝而投降后金,这一点是洪承畴等其他叛将所不能比的。所以说袁崇焕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虽然他个人的一个军事才能不足,但是他也尽力了,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终以自己的生命兑现自己的承诺。袁崇焕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正是因为袁崇焕的这种精神和忠诚,才有了后世文人的对接的赞扬。

编辑

李敖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北京法源寺,写的就是大刀王五的故事,其中就提到了袁崇焕,基本的基调是对袁崇焕的一种一种赞扬。还有金庸先生的碧血剑。也是写的袁崇焕的后代袁承志在明末清初发生的故事,基本的基调都是对袁崇焕的一种赞扬,说明文人对袁崇焕明明朝忠臣的一种认可。

编辑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句话或许最能够恰当的评价袁崇焕的一生。


明末辽东名将,心有余力不足,被凌迟处死还心佑大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