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朝袍和蒙古terlig以及明朝贴里
以下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清朝的服饰 ,或者说满人的服饰 ,圆领折尺大襟(现代俗称“圆领厂字襟”)、披领、对襟盘扣、暖帽、凉帽,马蹄袖,在明代蒙古服饰早就先一步出现 。
元明清都有贴里这一服饰,贴里一词源自突厥语Tarlik,意为汗衫,tar这个词是汗的意思,在喀尔喀蒙语中贴里Terlig/Terelig指棉袍,在1930年代记载的布里亚特蒙古服饰名词中,terlig这个词是指所有的打褶或无褶袍服,满语里的贴里(Tereli)是单指打褶女朝袍。
“贴里/天翼/terlig”现在一般泛指断腰打褶长袍。
贴里和交领没有必然联系,交领只是贴里的其中一种款式,贴里还有对襟、直领半襟、方领半襟、折尺大襟等其它领型。

现代蒙古立领大襟贴里(terlig)


元代直领半襟贴里


元代方领半襟贴里

明代交领系带“宽袍大袖”贴里(明式贴里)

清代折尺大襟披领朝袍(清式贴里)


元代这种内穿贴里,外套对襟半臂长褂的装束,应该就是清代官服 朝袍外套补褂的原型。

朝袍,清代的最高等级服饰,源自明代后期蒙古高原上的一种贴里/ Terlig。

衮服,一种半臂对襟长褂,穿在袍子外面,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都喜欢这种内穿袍子,外穿长褂的装扮。

朝袍当然不止黄色。
月白色朝袍

蓝色朝袍

朝袍也分冬夏款式,冬款会镶毛边,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元代晚期质孙服,装饰有镶边,曾被错断为清代早期朝服。


西亚断腰大襟镶边圆领袍


清代折尺大襟圆领朝袍,配有披肩

朝鲜天翼服

明朝贴里袍

18世纪初期准噶尔蒙古贴里


俄罗斯圆领对襟贴里

清代皇帝朝袍

壁画中的蒙古服饰,已经出现了诸多清代服饰的特征 。
比如这一张蒙古人所穿的服饰和清朝的朝袍几乎完全一致。











中国藏族人的江达帽 ,和清朝皇帝的夏朝冠,也是同样源自蒙古大帽。





受元朝蒙古人影响的明代服饰




俄罗斯的贴里



印度拉达克地区人们的贴里长袍







为什么清朝服饰花里胡哨 ?
因为明朝服饰就是这么花里胡哨。
这些寓意美好、吉祥,製作複杂精良的纹饰难道是成天渔猎的满人发明出来的 ?实际上满人原始的服饰是非常简单的 ,几乎没有任何纹饰。
清朝和明朝之间关于衣服纹饰的继承。





明朝宽袍大袖贴里

清初窄袖贴里

清中期贴里朝袍

清代蒙古帽


穿“贴里”的布里亚特蒙古大妈


印度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