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 Betreiber in Köln(不稳定发电机篇)
奥廖尔刚刚从工厂里下了班,机床上的余温已经激不起他再干一个小时的热情,满手的铜镍合金味道没能用醋酸洗掉,为此他还刻意闻了一下,连忙摇头,尝试回忆起自己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的日子。
他不太记得了,他的脑子里现在只剩下膛线的事情。
成为工程师之后就一直待在克虏伯公司里,在科隆的生活称不上逍遥自在,但是他能够付得起账单,随心所欲地走进当地一家餐厅,而不用担心价格。
以至于下馆子失去了它本身的魅力,迫使奥廖尔在家里备了几本菜谱,现在都是从店铺里买些食材,自己回家研究研究,打发打发时间。
“欢迎光临!”商店门上有着一个铃铛,店里的老板也几乎是同时发出了问候。
“你好诺曼,今天生意怎么样啊?”都是老主顾了,聊几句也不差。
“一切正常,今晚想要点什么?”
奥廖尔笑了一下,比划了一个开瓶器的动作,“需要一些香肠和蔬菜,如果能再切一点猪肘就更好啦!”
“家里又有寄来酒吗?什么时候能卖我一瓶?听说你们村子的酒都卖到柏林去了,什么时候请我这个老朋友享享福?”
奥廖尔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然后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大钞,“不用找了,今天去啤酒馆喝点好的吧,有机会一起喝一杯。”
诺曼只得连连摇头,按照奥廖尔父母的习惯,一年才能寄上一瓶,想喝到这一口酒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独自回家的奥廖尔在厨房里忙碌了起来,简单的烧点热水,先做上一些酱汁,煎熬酸菜的时候加进去。他走到茶几上拿起了那个略显陈旧的水壶,架在了炉子上之后,继续去切那根蒜蓉香肠,起火烧菜。
水壶开始咕噜噜地冒着气,他伸手去够炉子上的把手,结果稍一用力整个水壶从把手连接处断开,热水浇了一手不说,全部撒在了地板上,一边吃痛地叫着,一边赶紧甩干净手上的水。
他赶紧走到座机旁边,拿起电话,“你好,接线员吗?”
对面是一个清脆的女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请帮我转接哈尔斯先生的社区医院,我被烫伤了,有点严重。”他低头再一次审视右手的时候,已经变得肿胀起来,虽然没有溃烂,但看上去还是有些糟糕。
奥廖尔得到了否定的答案,“抱歉,现在社区医院已经下班了,我没法帮你转接。”
他沉默了一下,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姑娘又一次说话了。
“先生可以试试橄榄油,对烧伤有一定帮助,明天一早请假去医院吧。”
就这样通过电话奥廖尔简单处理了自己的伤,裹了点纱布然后稀里糊涂的喝了点杜松子酒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奥廖尔看了看自己的手掌,似乎已经完全恢复,除了有时不时地刺痒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所以就乖乖上班去了,也没有太在乎,只有电话那头有趣的姑娘留给了他一丝遗憾。
今晚回家的时候,奥廖尔总算是喝上了那口葡萄酒,吃饭的时候他越发对昨天的那段时光感到好奇,于是他打算碰碰运气,拿起了电话。
“你好。”
“你好,请问需要我帮你什么?”
“请问你是昨天的那个接线员吗?我是昨天烫到自己的那个人。”
对面轻声笑了一下,“我是,请问先生今天你好点了吗?”
“非常好,已经能做菜了,我应该怎么感谢你呢?”
“没事的,这也是我从我奶奶那里学到的,接线员的职责也包括帮助来电者。”
这个姑娘很是圆滑,奥廖尔怎么问也没能搞清楚她在哪个转接站工作,想要知道这是谁无异于大海捞针,德国有着很好的分流机制,此时此刻甚至有可能是屈斯特林的接线员在跟他讲话。
没有办法,事情就是很容易不尽随人愿,于是独居在科隆的奥廖尔没什么寄托,只好有机会就找找对面的她,但神奇的是她一直能接到他的电话,甚至他为此还问过去在赫思曼上班的同学,得到的答案是距离你很近,能第一时间收到你的传呼。
于是这样的传递持续着,两个人从黑格尔聊到开普勒,从巴赫到歌德,无话不谈已经逐渐深入成了相互追逐,对面的小姐有时也主动叫电话过来,三聊两聊总会透露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这名小姐叫什么,也在本地工作。
至于听到她的名字按照德语翻译过来叫发电机之后,就一直笑个不停。
当然,奥廖尔也开过一些玩笑,说什么现在就打的士去她身边之类的,两个人相交甚欢,以至于公司同事都在传说他认识了一个妙龄女郎,只是他为事严密,未曾透过风。
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多,平静被打破了,奥廖尔的门前突然站住了几名军官和士兵,递给他一张征兵令,意思是说元首需要每一名男人去前线战斗。给他准备的时间并不多,一星期之内就要去征兵处报到,无奈之下他只好赶紧跟她联系,约定好有机会在科隆大教堂见面,可是具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具体的地方,没来得及多说,奥廖尔就被派去了前线。
渺无音讯之下,她反而比奥廖尔更加焦急,一路央求组里的经理查到了这个男人的住处,查到了下落,当奥廖尔在亚琛阻击盟军的时候意外收到了一封信,而来信者竟是让他魂牵梦绕的姑娘,心头一震之余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地址,奥廖尔强装镇静把信揣进衣服里,等待夜幕的降临。
夜里趁四下无人,他扔掉了自己的枪,跑向了那个约定的地方。
发电机也按时出发,清晨,雨后清新,洗刷掉了城市间惨烈轰炸引发的后遗症,成群的四号坦克向西疾驰而去,未曾礼让任何一个妇孺老人,一群身穿迷彩的士兵和她擦肩而过。
她没有在意,因为她的他在等待,至于事情如何,她都愿意承认上帝写定命运,他们终将一面,跑到林登塔尔的那个公园,这里是方便躲藏而不被发现的好地方。
她一步步走入,坑坑洼洼的园中空无一人,只有一个橡树下面靠着一个穿着军服的男人,发电机决定碰碰运气。
“你是?”
男人瞬间惊醒,凝视着面前的美人,想要站起,却又感觉缺点力气,索性坐在原地。
“喜欢用橄榄油做菜的男人。”
沉默。
“所以,你是那个命中注定的接线员?”
她笑了。

简单说明一些细节,首先恕我冒昧发电机这个名字让我犹豫了一下是否要用原名,或者改用音译名戴娜梅(Dynamo),不过既然是给谁创作,就按照原名来比较好吧。本文历史时期在1930-1950之间,因为考虑到交换机没有被历史取代时间很前,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德国时期,当然啦,科隆这个地名是发电机选择的,我的任务就是按图索骥嘛。至于关注二战西线时间段的朋友我希望你们略显通融,因为科隆作为第一批盟军轰炸的城市,很难保证在1944年后科隆城依旧完好,或者是男主奥廖尔(苏联地名)突然收到这封征召令而不是更早之前。还有就是克虏伯公司总部不在科隆,在埃森。标题是德文,翻译过来叫《科隆的接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