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革命Code10大战新F6!同模具区别到底在哪?

【前言】
几经波折,搭载Intel第11代标压H45的机械革命Code10终于上市,早先与之同外观模具的F6为了避免混淆被“洗白”,小幅配置升级之后,改成银色。新产品问世,当然例行首发评测,不过年底实在琐事繁多,Code10与新F6两款产品就合在一起写,好让大家顺道看看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参数对比】

先看参数对比,两款F6均采用H35 i5,无i7版本,主要考虑到H35 i7也是4核8线程,性能没有太大区别,其次当Code10上市之后,H45与H35两个版本的i7容易对小白用户造成选购困扰,那么干脆化繁为简,灰色i7 = Code01、银色i5 = F6,简单明了!
AMD平台CPU对生产力生态软件的支持不如Intel,特别是程序员不可或缺的虚拟化类程序,或多或少有些Bug,Intel H45平台的Code10则补齐了遗憾。相对于F6,Code10可谓武装到牙齿:8核16线程的“真”标压i7-11800H、双满血雷电4、PCI-E 4.0的三星PM9A1、保护数据安全的开机指纹2合1。
【外观对比】


机械革命Code10与F6基于相同的模具设计,三围355 x 246.5 x 17.8mm。全机身航空级镁合金材质,进一步降低整体重量,即便是高性能的Code10仅有1.6kg。Code10通体深空灰外壳配以左上角点缀的黑色镂空贴片LOGO,仿佛表达出深藏功与名的意味。


屏幕采用屏占比高达89.3%的16英寸4边超窄IPS屏,具体参数:显示比例16:10,在办公浏览时纵向显示区域加大,提升效率;分辨率2560 x 1600,画质细腻,察觉不出恼人的像素点;色域100% sRGB,还原真实色彩;刷新率120Hz,快速拖动页面不撕裂。

重度码字工作者喜闻乐见的84配列键盘,保留常用功能键、全尺寸方向键、1.4mm长键程、多档柔光羽化背光。


机械革命Code10在F6的大尺寸触摸板基础上增设多功能虚拟按键,配合预装软件实现数字键输入、快捷开启常见应用、亮度/音量调节等操作。


接口方面,右侧:双USB 3.1 Type-A,Code10开机键加入生物指纹传感器;左侧:DC电源、HDMI、耳机麦克风2合1,将F6的全功能Type-C + 满血雷电4的组合升级成双满血雷电4。

D面饱受好评的磁吸式自定义磁吸铭牌、大面积交错纹理进风口等优秀设计元素得以延续,FORZA字样替换成CODE。
【内部对比】


机械革命Code10与F6的内部结构极其相似,均进行全黑化处理。双通道内存、双PCI-E x4 M.2插槽,扩展性出色。70Wh大容量电池,满足长续航工作的需要,定制化电池标贴细节满满。


由于8核16线程的i7-11800H发热量提升,Code10两根贯穿式热管的其中一根明显加粗,热管覆盖PCH,南桥不再裸奔。取下散热器不难看出H45与H35平台CPU的物理区别:H45 CPU与PCH独立两个芯片、H35 CPU与PCH共同集成在一个芯片基板上。

机械革命Code10的纵向M.2 SSD接口为PCI-E 4.0总线,标配三星PM9A1。强劲的性能势必带来高发热,好在附送有导热铜片,将来自主控和NAND颗粒的热量快速均匀的传递到外壳,避免积热。

无线网卡是喜闻乐见的WiFi 6 AX201,支持IEEE 802.11ax、OFDMA、MU-MIMO、160MHz信道等特性,5GHz最高速率可达2400Mbps。天线端子加入透明保护盖,防止意外脱落。
【性能对比】


i7-11800H与i5-11320H虽同属Intel第11代CPU,前者真标压、后者只不过是低压超频版,规格相差甚远,理应没有可比性。但的确有不良奸商以此混淆试听坑害消费者,那么两者究竟性能差多少呢?CPU-Z单核615.8 vs 578、多核4798 vs 2946,i7-11800H碾压性优势。

负载更高的CINEBENCH R20,单核578 vs 555、多核3517 vs 2336,多核性能相差50%以上,简直是i7-11800H在欺负小孩。


考验图形性能的3DMark测试,局面终于发生翻转。仅有32EU核显的i7-11800H不敌96EU的i5-11320H,毕竟定位不同参考意义不大。
【总结】
时隔一年半,机械革命Code系列第2代产品终于踩在F6的肩膀上问世,通过8核16线程的i7-11800H、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色域屏幕、双满血雷电4接口、高速SSD存储以及良好的扩展性,充分满足对性能和多线程敏感的程序员人群或是重度工作者的需求。此外不能玩大型游戏的不足,刚好解决企业管理层既想让下属员工高效办公,又怕上班摸鱼打游戏的痛点,正所谓“工作者的效率法宝,管理者的压榨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