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如何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 —— 个人留学经验交流贴
内容简介:
目录:
1、 个人现况
2、 语言学习经验
3、 求职经验
4、 留学经验
正文:
我如约来填坑了x
本文将会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情况,然后讲讲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最后再根据我的个人情况总结我的求职经验与留学经验。本文旨在交流。希望我本人的经验能帮助到各位读者。
1、个人现况(含工作福利待遇):
先介绍一下我目前的情况吧:德国一流的公立商科大学勉强过线毕业(不明说是不想被人肉,但应该熟悉德国大学的人已经知道我的学校了x),目前刚入职世界500强中游跨国咨询公司2周整,试用期还有五个月半。工资约2000欧出头,刚好够涵盖自己和女朋友的生活费。
我司是出了名的抠门公司,并没有德国优秀传统的搭桥假(*即周二(四)为公众假期则连带周一(五)放假),带薪年假只有25个工作日(我之前面试的企业普遍是30天)。听前辈说等有项目的时候大家的工作时间都会非常紧张,加班也是常态。所以我司鼓励大家补休而不是拿加班费。
但即便是如此黑心的公司,老板也要求我们在周末和节假日千万不要加班,每天加班时间也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不幸赶项目的时候员工不得不超时加班的话,我们必须先写书面报告进行申请,审核批准之后才可以将进行加班。每天零碎加班的时间会被计入加班时间账户,累计到一定时间系统就会开始提醒员工申请放假。
因为德国疫情的原因,我司目前大部分员工都在家办公,所以没有打卡制度,工作时间全靠员工自觉填写(其实也不能乱填,但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被查)。公司也鼓励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稍微休息一下,以增加工作效率,只要能准时参加会议或是短时间内(不同部门有不同规定时长)回复其他员工的消息即可。
2、语言学习经验
根据我一年多的求职经验,语言是大部分人求职路上最大的门槛。我必须给所有想来德国留学或工作的人先提个醒,德语真的非常难!!!当然,专业水平足够好的情况下,只往跨国公司投简历的话,语言门槛可以适当降低。但最近三年我都没有听说过语言b1以下的人找到工作的消息(虽然相关的招聘信息看到不少)。B1水平的那位老哥是毕业设计拿了1.0(德国教育系统的满分)。
目前我德语水平定级是C1,实际大概只有B2中游左右。如果有人还记得我上个微博号的话,我当时提过一嘴,我当时在歌德学院上课,定级就定在了b1.1。从b1.1到c1.4我花了一年出头,这还是每级课程都能顺利通过并一直不间断上课的结果。现在德国境内的语言课也已有部分恢复线下课程,学语言的时间跨度可以再进一步缩短(以前别人的经验是a1.1开始到考过c1水平的测试需要一年左右)。但上课时间是绝对不够的,想要在德国工作,必须在课余之外花费大量时间复习并提升自己的德语水平。
有人感兴趣的话(=10个评论),我可以回忆一下以前写的英语学习建议,再详细写一些学语言的技巧。(但其实也就是一些学校里的老师老生常谈的问题)
3、求职经验
重头戏来了,求职经验。我之所以把这条放在前面,是因为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准备留学生活。我同期入职的新人有印度籍的员工,所以我觉得可能现在开始跨国申请工作也有一定机会。
首先,还是那句话,语言是第一门槛。在接到面试前,我建议求职者应该把语言水平提高到b1中等以上(如果已经考了C1证,那么一定要附上,这能大大提高你获得面试的机会)。而且除了理论德语水平,个人还要准备一下面试前的Small Talk的话题。德国面试不会一上来就考专业知识,而是会先进行一些日常交流,一般就是聊聊天气啊,兴趣爱好啊,什么的。如果在这个环节上给面试官留下“德语还不错”的印象的话,后续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对你的语言水平会适当放宽。不要让面试官觉得你没听懂,但如果真的听不懂,一定要坦白。
面试的其他内容一般对毕业生的面试就是聊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请好好准备!),有时候会看职位的匹配度,抽问一下实习经验。如果实习内容跟岗位匹配度较高的话,请重点准备。根据我的面试经历,面试官一般不会太为难,问的问题也比较基础。如果是工作党的话就更简单了,面试官一般都会针对之前的工作内容。我当时投的是管理岗和程序员岗居多,感觉宝洁八大问并没有什么帮助,豆瓣写的那些答案更是扯淡。反倒是每次面试回来总结面试问题并提前列好点写好答案会更有用。
其次,大家应该多拓宽一些求职信息的来源。已经在德国工作的亲戚同学朋友啊,留学群里分享的招聘信息啊,德国官网(德国劳动局官网:https://www.arbeitsagentur.de/jobsuche/ ;德国愿意招外国员工的职位名单: https://www.make-it-in-germany.com/en/working-in-germany/job/looking-for-job)啊,公司官网啊。内推是比较靠谱的渠道,获得面试的机会很大。想要被内推的人可以试图在社交媒体上联系目标公司的员工。很多公司会给员工内推奖励,因此公司在职员工会乐于给别人进行内推。其次就是各种求职网站,领英,Stepstone,Xing。想要在德国求职的人一定一定要在Xing上注册账号,这样才更容易被德国的人力中介发掘。人力中介经常会有内部独享的职位(有些小公司为了节约雇佣成本,会直接找人力中介招人)。运气好的话,遇到热情的人力中介,他们甚至会给你量身打造一套求职方案。我有遇到过有人力中介给我科普劳动法,让我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也有遇到过拿了我的简历就消失不见的。总而言之,人力中介是个重要的求职渠道。而且一定一定要记住,根据德国的法律,德国合法的人力中介全部都是对求职者免费的!最后就是,多投多投多投。我到找到工作为止,一共发了大约80份简历。
当然,在国内申德国公司也有弊端。就目前我遇到过的情况来说,德国公司是不会优先雇佣不在德国境内的员工的,我也遇到过因为签证类型而被拒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点,请求职者在投递申请前一定要查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是公司出面准备某些文件就可以获得签证的情况,请一定要向面试公司争取。一般公司只要决定录用,是绝对会鼎力支持的。然后德国的招聘流程一般都非常长,从开招聘广告到录用可能要3-4个月,录用到上岗又是半年。我目前获得的职位从投递到第一次电话面试经历了接近1个月,电话面试到录取因为特殊情况加急了也是1个月(一般要2个月),但录取到正式上岗要半年。还有个可能大家容易忽视的点,德国公司是非常讲究“效用”的。这不但体现在求职者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岗位的匹配上,还有学历高低和岗位的匹配。学历相对于岗位要求过高也容易被拒。也就是说,请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不要投Ausbildung要求的岗位。
最后,有个特别罕见的情况,就是……有可能签好的劳动合同会被劳动局否掉,这个就是纯粹的运气问题了。
4、留学经验
关于求职这点,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先过来德国这边留学,取得德国的学历之后再求职。拿着德国大学去求职总会更简单些。而且大学会提供免费德语课。所以有余力的人或是学生党,我会建议先过来读个书再来这边找工作。
然后说一下最重要的经济问题。我在德国读书期间,在完全没有打工也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大概需要家里每年给15w软(摊销了第一年的大额支出,而且回国了两趟,出国旅行了两趟合计1个月),后来读语言学校就更贵了。所以德国政府为了防止同学们因为经济情况不能完成学业,会要求中国留学生提供大约10w软的保证金(没有实习合同或奖学金的情况下会要求每年都冻结保证金)。这些冻结的钱是会每月解封给你使用的。但如果你想勤工俭学的话,德国法律规定学生每年最多只能进行120天的全职工作(或240天的半职工作),一般中餐馆打工会有10欧的时薪,一天工作8小时的话就是一年约有9600欧的收入,是刚好能支付得起自己的生活费的。当然,高于10欧时薪的工作不少,像是去餐厅做节假日Rush Hour的服务生啊(19年的时候开价是22欧/小时,小费自收),去帮老奶奶住家并做家务啊(15欧/小时加租房折扣),在学校当助教啊(20欧/小时,但是需要非常高的绩点)。如果实习工作和专业高度相关的话,你也可以申请学校出示相关证明,延长自己每年的工作时间。我有不少华人同学就是来德国这边之后勤工俭学至毕业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能掏起第一年的保证金,勤快的人想在德国半工半读是绝对可行的。而且如果在学业过程中真的遇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的话,你也可以向学校申请休学,做一些全职的工作,攒点钱回来继续学习。
至于申请学校的话,我是走的留学中介。我遇到的中介相对靠谱,但我也有同学遇到了很差的中介,这个需要碰运气的。然后,请千万不要允许中介帮你伪造任何文件,包括推荐信!据我所知,这是国内中介的常见做法。任何文件造假,一旦被德国教育部发现,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最后是文件翻译问题,如果自觉英语/德语不太差的话,我建议是自己翻译材料。很多中介的翻译其实也就是外包给外国语学院的本科生而已,我个人觉得水平堪忧。(如果你有能力找到母语者,那就让母语者来润色。)
我个人是觉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当时一共花了2w软),中介是个非常好的渠道。首先,一个好的中介会积累留学经验,所以相对于没有门路的学生哥来说,他们能提供更匹配也更多的学校,这能剩下不少调查时间(当然,也有一些中介会收某些学校的赞助,所以最好还是回家查查中介推荐的学校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学校,专业排名、学校QS排名、校风等等)。其次,我觉得中介最有用的一点是他们会及时提醒学生提交需要的文件。(所以你如果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又有规划力执行力的话,你就省下了2w软)最后是,我听说,有些中介可以加钱提供培训服务,这个我没用过。
然后说一下来德国留学的流程。一般来说如果想出国的话,我建议是提前两年就开始规划,从学语言开始,到选学校,阅读心仪大学的招生简章(中介就是把这一步帮你安排好了,让你可以直接按学校准备文件)。有了初步语言能力和规划后,想申请本科和硕士的同学就可以在开学前一年报名参加德国教育部的面试了(APS面试)。面试过后就是紧张刺激的投递文件,等信息,收到录取通知书,交学费,递签,买机票,收拾行李,联系德国境内的房子,坐飞机过来准备开学等一系列过程了。如果想就读博士的话,申请人就必须申请博士项目,通过导师的面试来取得录取资格。
然后第一次过来读书的同学,租房子被骗的概率有一说一还是挺高的,可能高达1/3。目前来说我见到的情况,轻则高价住破房子、被骗天价转租费/家具费、退租的时候被克扣押金,重则全部钱被骗空还流落街头。我就读的大学给新生准备了房东黑名单,然后通过网络租房平台说要寄钥匙的房东也基本上是假的(可惜的是我还没听说过在国内通过网络租房平台真的联系到了靠谱房东的人)。但综合来说要防止被骗似乎也只有先过来德国这边亲自看房才行了(*慕尼黑那边专骗留学生的华人也会带人看房,所以也不是百分之百保证)。有闲钱的留学生我会建议先订个两三个月的airbnb房间找房子。
德国的学习就,基本上靠自觉。我遇到过的同学和老师都是很乐于助人的,特别是老师,他们是有义务回复同学的问题的。非期末期间的Office Hour大家也要好好利用起来,这样也容易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以后抢毕业项目的时候也有条后路。至于内容方面,我觉得德国学者们都秉持着一种深入浅出的精神,基本上前2/3的内容都非常简单,我觉得和我的本科课程内容甚至重合,但后面1/3就突然起飞完全听不懂。考试的话我没有遇到口试的情况,但听说口试才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至于挂科率嘛……德国大学的毕业率都相当低,我的专业能有40%左右,所以经常被说很水。然后我的专业是二挂退学,就是一科必修加一科其他课挂科就退学。有些学校/专业会是严格的一挂退学,大家在开学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问清楚哦!而且德国的大学也会给学生机会。我们学校的考试时间有两段,分别是学期末和下学期开学前,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我也遇到了因为学生太少所以强制一起考试的情况)。如果同学在复习后觉得自己实在是没办法及格的话,其实是可以在考试前14天之前退考的。退考的科目视作没有选过,没有任何惩罚(特殊规定除外,我遇到了强制注册考试的课)。我听说我们学校学期末考试的人如果在考场放弃考试/直接弃考的话,也会被自动加入到第二轮考试中,但我没试过,也就不知道算不算挂一次了。
当然,即便德国大学考试如此严苛我也遇到过神人同学,同时修两个大学的学位/一边实习一边上课,从不出勤但光靠读ppt就考出了傲人成绩的。而且我在疫情前就已经修完所有课了,所以对现在的线上上课的情况并不了解,特此说明一下。

洋洋洒洒就写了快5000字了,感谢大家读到了这里。如果这篇分享能帮助到你的话就太好了!我为了涵盖自己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絮絮叨叨地写了很多。但如果这篇分享里你有哪些想了解的点我没涉及到的话,请放心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回答的。集齐十个问题的话我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再写一篇QA。
【注:本文可随意转载,标注作者名为“黑喵”即可。本文同步更新于我的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