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癌症加速器”?请注意看
花生是“癌症加速器”?
据相关研究发现,花生中含有花生凝集素。当其进入血管后,会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反应,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增加扩散癌细胞的风险。
由于花生是人们日常接触到的食物之一,再加上人们对癌症存在畏惧心理,癌细胞又易转移、扩散,这更加加剧了人们对花生的恐惧情绪。
但实际上,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花生仍然可以安全食用。毕竟,在谈论毒性时忽略剂量是不严谨的。是否会影响癌症病情取决于摄入的花生凝集素量。只有连续并大量地食用花生才可能让人体获取足够的凝集素以致使癌细胞转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连续并大量地食用花生导致癌细胞转移,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享用花生而无需过分小心翼翼。
实际上,在日常饮食中真正可能致癌的食物是这几种,请特别注意:
医生提醒:真正致癌的食物是3种!
霉变食物
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已经证实的一种强致癌物质,可以引发动物的肝癌。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和砷化氢的68倍。长期微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导致生长障碍、肝脏慢性损伤、肝硬化等,并可能诱发肝癌。过度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严重者甚至会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通常情况下,黄曲霉毒素多见于坚果类(如花生和瓜子)、谷物类(如大米和玉米)以及发酵食品中,甚至存在于广受欢迎的土榨油中。更令人担忧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100摄氏度下20小时内都无法被杀死。
加工肉类
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报告指出,加工肉类属于致癌物之一。
通常情况下,像腊肉、熏肉、火腿、培根、肉罐头等经过腌制、烟熏或发酵等方式制成的肉制品被称为加工肉制品。
亚硝酸盐是导致加工肉类致癌的原因之一。虽然亚硝酸盐本身并不具有致癌性,但它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毒素。尽管各国对肉制品中亚硝胺残留量有严格限定,但如果购买劣质食品或长期大量食用,则仍会增加患上胃癌、食管癌、肝癌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此外,许多加工肉制品还存在高盐的健康威胁。长期摄入高盐食物且不控制食盐摄入量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增加消化道疾病如胃炎和溃疡的发生率,并极易诱发胃癌。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会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总而言之,从健康角度来看,加工肉制品营养价值较低,建议少吃为好。如果使用加工肉做菜,则应减少放盐或不放盐,并在饭后多喝水以促进体内盐分代谢速度。
过烫食物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份报告,他们指出饮用超过65℃的热饮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并将超过65℃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
人体的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最适宜的食用温度是10~40℃。50~60℃已经是它们能够耐受的最高温度,超过65℃则可能导致黏膜烫伤。
尽管黏膜上皮具有增生和修复能力,偶尔的烫伤可以自行修复。然而长期饮用过热的食物,黏膜上皮在不断受损和修复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的细胞,这些细胞可能逐渐变得恶性,并最终导致食道癌的发生。
因此,如果你不想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建议从现在开始避免食用过热的食物,如刚沏好的茶水、煮沸的汤和刚刚炸好的食品,等它们放凉后再享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