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电池技术发布
电动知家消息,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统计称,去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为446GWh,同比上升逾七成。其中11月装车量达57.2 GWh,同比增长超65%,已连续29个月呈同比增长态势。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榜单中,6家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惊人的60.5%。然而近日中创新航反诉宁德时代不正当竞争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专利诉讼、竞业限制、商业二选一、客户压力等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快速崛起,不断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雄霸全球贡献力量。然而,正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高歌猛进之时,不得不关注行业中风云诡谲,暗流涌动。2022年12月29日,据新浪科技报道,中创新航已经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和肆意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似乎直指宁德时代之前对其的“打压”。

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纠纷已持续一年多。2021年7月及9月,宁德时代发挥主场优势,选择福州中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意在阻击中创新航于2022年3月份启动的赴港上市。舆论哗然,宁德时代再次加磅,赔偿金额提升至5.18亿元。2022年10月6日中创新航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首家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突围专利战的围剿,实属不易。2022年12月29日晚间,中创新航公告称,公司已就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售提交上市前辅导的备案登记,也就是说中创新航计划A股二次上市。
专利战结果不明,双方进入僵持阶段,而显然,中创新航发起“专利权滥用”的不正当竞争之诉,意在正面反击,同时直指宁王“软肋”,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绝对占据市场“老大”地位,因此如同阿里巴巴其法律合规的要求更甚,其对统一大市场的一言一行而产生的影响,也更应谨慎。再看中创新航的揭竿而起,结合近期知识产权行媒中频频曝光的专利“一图多用”“实施例参数的合理性”等问题,似乎有些端倪。(论专利撰写的重要性!如何检查实施例的参数问题?)(专利布局的需要,还是涉嫌一图多用?)结合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打击“非正常申请”,以及专利法修改后新增的专利权滥用之条款,可以预见,这场对付公堂的意义极其重大,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践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国纲要,都值得技术、经济、知识产权专家的持续研讨和观点表达。
事实上,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与同行的拉锯战,早在2020年的时候,宁德时代就曾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最终二审法院判令塔菲尔赔偿2330万元;2022年7月,宁德时代与蜂巢能源就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达成和解,蜂巢能源支付和解款500万元。除了同行被整得有些郁闷,上游车企似乎也对宁德时代这家供应商也有所不满。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公开吐槽给宁德时代打工。“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尽管包括吉利、长安、小鹏等在内的车企都曾抱怨动力电池价格过高,但是像曾庆洪这样直接点名道姓的还真是头一回。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排名前三的两家企业,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间的专利战和诉讼纠葛最终走向如何目前还不能定论。但是,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然雄霸全球第一市场份额的当下,虎视眈眈的韩国企业等等,估计也在想尽办法击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之势。早有LG和SK之间,在美国市场的你死我活,最终高额和解,10年不再互相诉讼,那新一波的专利战会不会直指纷纷出海扬帆的中国企业,不好说!孰是孰非? 一方面说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创新,另一方面直接提出专利权滥用,实质不正当竞争行为之诉。总而言之,这应该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笔,期待动力电池企业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来构建行业健康有序的产业环境,共同为我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做贡献!期待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