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业余动漫人”统治的国漫江湖

2019-09-11 21:02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作为动漫迷,我很庆幸能够度过一个完美的暑假档期。前有票房强势崛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而待到临近结束之际,又给我们带来一部票房并不逊色的《罗小黑战记》。

上映五天,如今总累计票房已然达到1.18亿,而依据猫眼的预测,整一个放映周期应该能够获得2.58亿的佳绩,足够挤进动画票房排行榜的前列位置了。

上述两部动画的表现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属“爆款”(只是现没现象级的差距),它们共同撑起了网民们在过去两个月的影视类谈资,也双双被烙刻上了“国漫崛起”的名声。

是的,这个口号或许在部分网友看来已经有点儿俗不可耐了,但毫无疑问这也是动漫迷对一部佳作表以赞叹的最接地气的方式---还有什么,能比完愿一整代人的期盼来得更让人振奋呢?

只不过在成就一轮又一轮国漫荣光的佳作背后,我们却能发现一些相当有意思的东西。

“初出茅庐”的动漫人


2000年夏天,经过了12年寒窗苦读的杨宇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同属家乡所在地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报到,正式宣告大学生涯的开启。

这是一家在全国范围被最早列入211工程的四所综合性重点医科大学之一,能够到来此处研读,也昭示着未来医疗行业明日之星的“钱”途。

彼时年仅20岁的杨宇就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说自己喜欢医科,只是听家人说这个行业工资高,所以大学就报了”。

这当然无可厚非,别说80后了,就算是后来赶到的90,00后,在面对大学专业抉择的时候都免不了市侩和草率。即便小时候杨宇就痴迷动漫,也饶有尚算可以的绘画功力,但最终大学专业的抉择他还是依从了家人的意见。

然而任谁都不可能想到,就在杨宇踏上大三学年不久后,他却因为室友的一次推荐:“快来看看,这款3D动画软件很棒呢”

自此着迷其中,并开启了自学三维动画。

时间到来2003年,成功取得毕业证的杨宇并未如家人所愿入职医疗行业,他凭借1年多的动画自学经验获得了一家广告公司的offer,并开启了对自身技艺职业化磨砺的道路。

2

在杨宇毕业后不久,另一位出生在北京的小伙子也踏入了大学二年级。从外貌来看,他是典型的宅男形象,腼腆内敛不喜争斗,但对ACG内容却抱有情有独钟的态度。

这位北京小伙的大学专业与动画制作同样是泾渭迥异,不过就正如杨宇能受到同窗伯乐的影响,将内在的梦想欲望激发出来一般,这位小伙也在大二时期意外适逢了一个名叫“Easy Toon”的GIF制作软件,并自此开启了可勉强属为动画的动图制作。

随后两年多时间这位北京小伙的自研历程都可谓孤独的:“那个时候,全宿舍就我一个人在做,毕竟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嘛”。

但从成绩来说也尚算斐然,不仅在“涂鸦王国”成功投递了不少稿件,还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就收到了动画公司的录用邀请。随后这位北京小伙也就抱着“没想过在中国也能做动画谋生”的既兴奋且尝试的心态, 开启了动画职业化的人生。

3

如果上述两段履历都来自虚构作品的主人翁,那很显然,波澜和转折都基本足够了,顶多在剧末加上两人手捧荣誉奖项的画面,就可算是一部相当励志的青春电影了。

然而现实的跌宕总会出乎所有人预料。时间到来2004年,刚于广告公司任职年满1年多的杨宇却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辞职决定。当然,他并非厌烦了动画创作,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广告公司根本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于是他开启了自研动画历程,一个人,一台电脑,每天都躲在家中,依靠微薄的储蓄勉强度日。

究竟能不能成,彼时的杨宇也完全没底,而对于曾与他同窗的大学伙伴来说就更可谓不可思议---动画?国产动画?2004年?谁看啊?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此荒诞的事情却依旧无独有偶。

时间往后推移5年,彼时已经在动画公司任职满3年的北京小伙同样毅然决然的提交了离职申请,并开启了原创动画的创作历程。

值得一提,这位北京小伙所在的原公司名为“彼岸天”,也就是后来创作出《大鱼海棠》的那家,而他在公司的职务便是主力原画之一。

正常来说,错过如此良机的从业者理应会在后来表以出“懊悔终生”的遗憾。但现实告诉我们,他完完全全没这必要,因为就在辞职的两年后,这位北京小伙便于网络上发布了第一部Flash动画,并成功斩获了海量人气。

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语来形容:“他成功C位出道了”!

是的,这位北京小伙便是《罗小黑战记》的制作人“木头”,而对上所说的弃医从漫的杨宇,则是后来创作出《哪吒》的“饺子”,他在家里的三年半时间,成功熬出了一部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动画短片,并揽获了数十项海内外动画奖项,自此挂戴鬼才之名。

4

纵观饺子和木头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位创作者存有的共同特性---均为非科班出生,但同时又都能凭借初出茅庐的处女作一鸣惊人,且在随后置办了自家公司,并一路坚持创作和投入。

最终于2019年的夏天交集在一起,共同谱写出国漫崛起的最强音。

“业余”“成功”,我们一次儿在确定性最混沌的内容创作行业见到了两个,而且还是紧挨的。

这真是偶然出现的事情吗?还是说这背后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呢?

被“业余动漫人”统治的国漫江湖

要说最近几年对国产动画影响深远的作品,那就绝对少不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这三部大字辈国漫。

用饺子导演在最近采访的一句话来形容:“没有这些前辈,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哪吒》”。

是的,它们的出现不仅告知了从业者可行的方式(改编神话,主旨不能太高深,人物情感不能太狗血刻奇),同时也培养了国内影迷对国产动画“并非只有低幼”的观念认识。

但有意思的是,这三部作品的导演均为“非科班”出生---田晓鹏就读北京工业大学软件专业,梁旋则为清华大学热能动力专业,而不思凡导演则是曾经任职在家乡电信局的职员。

可以看到,他们三人的履历和前文详述的饺子和木头都极为相似,所以我会说,如今的国产动画市场,全得靠这群“业余”动漫人来作为呢。

而话说回来,如此清一色的“业余案例”,又怎么可能是“偶然”二字就能够敷衍开脱的呢。

背后的神秘力量


造就如此局面的原因,在我看来还是与“国产动画市场化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在介绍已故《黑猫警长》导演“戴铁郎”生平履历的时候,曾给大家解读过国产动画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囿于受海外动漫的冲击,而不得不走上市场化运营的道路---从用户需求端出发,生产观众喜欢看的作品,让观众为自己的制作成本买单。

风险高了,观众的口味也并未明确。于是在随后到来的千禧年,国产动画市场便涌现出了一大批“低幼向”创作(《蓝猫淘气》《喜羊羊》《熊出没》等等)。

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儿童自始至终都是动画片的忠实拥趸,再加上为了回避审核风险,不带隐喻和血腥画面的低幼创作,也就自然成为全行业的首选咯。

较真来说,这个时期的动画片均为“以商业利润为导向”的创作,免费播放给小朋友看,然后通过周边产品的贩卖进行盈利,再鉴于小朋友的审美能力有限,所以剧情的质量是次要的,如何拿到更多渠道的播放权,如何将周边铺到更多地方用以巩固小朋友的认知,成为了商家关注的重点。

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市场氛围下,真正热爱动漫的小伙伴们也就自然不会对所谓的“动画制作专业”表以青睐---毕业后不还是去谋利吗?那为何我不选一个已经足够成熟,天花板也足够高企的行业来打拼呢?(医生,软件工程,电信,热能动力,哪一个不是万亿级的市场呢?)

但人生就是如此神奇,在年轻时我们自认为能够平平凡凡度过一生就足以。但当我们投身到社会并被每日三点一线,固定工作流程所逐渐驯养的时候,又会不自觉地萌生出莫名的焦虑感。

而如果这时,正巧面前出现了向往已久的契机,那难道你们还会不去紧紧抓住吗?

所以归结来说,“业余动漫人”之所以如此常见,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热爱”二字---

“市场化转型”是一个筛选机制,它将众多抱着“玩乐心态”的动漫人都排除在外了,能够存留下来的都只会是抱有无尽热爱的创作者。

从田晓鹏,到梁旋,不思凡,再到饺子和木头,他们通通都是整个转型过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也凭借自己的作品撑起了整个国产动画江湖。

这并非是偶然,这是时代的必然!

好了,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

被“业余动漫人”统治的国漫江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