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市场分析:市场规模达1920亿元,同比增长1.27%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SMR)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用来监视跑道、停机坪上飞机和车辆活动情况用的雷达。它能使管制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机场场面上各类目标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因此,其用途决定了机场场面监视雷达需要具备“分辨率高、天线转速快、高数据率,且能判别各种运动目标类型”等能力。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分类方式与雷达的分类方式较为类似,均可以通过雷达波段和回波信号处理方式进行分类。从雷达波段的角度来看,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主要雷达工作波段为X和Ka波段,频率范围为8-19GHz作用距离在2-5km。从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回波信号处理方式来看,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回波信号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目标点迹和航迹处理,形成综合的机场场面动态画面;另一种是通过实孔径成像处理,显示机场场面的高分辨雷达图像,实现必要的目标识别和静止目标或障碍物成像。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天线、馈线、发射、接收、数字接收机、信息处理、天线座、伺服、电源等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各大机场。
机场场面监视雷达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由于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相对较小,但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与资质壁垒相对较高,研发投入与后期资本回收效率不成正比,因此民营企业布局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数量较少。
国内布局机场场面监视雷达产业链部分参与者名单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根据民航局2022年1月最新发布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目前通过我国民航局许可,并颁发许可证的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共有四家企业。其中,IndraSistemas,S.A.的许可证已在2022年3月9日过期。
我国获得民航局许可的机场场面监视雷达企业名单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将场面监视雷达用于机场地面监控。为了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我国也开展了场面监视雷达系统的研究工作。虽然在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还是处于样机研制阶段,研制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航空事业的发展。
就机场场面监视雷达来说,相较于雷达行业的整体进步,我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发展较慢。早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西方发达国家的枢纽机场便开始进行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布置与应用,而我国一直早2000年前后,才开始从国外引进机场场监雷达并在浦东国际机场进行安置。尽管在此后,我国也逐步开展了对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研发,但受制于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一直到2017年,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发的BWSMR-01型机场场监雷达才获得了民航局颁发的国内首个民航许可证,开启了我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的国产化之路,2021年中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规模达1920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2年中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25亿元。
2017-2022年中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行业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