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卖新闻》:普京签署的总统令是对日本的“报复”

文/刺客
日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对俄石油限价问题做出表态:“七国峰会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达成一致。计划将俄石油出口价格上限设定在目前价格的一半”。另外,岸田还声称,七国集团正寻求建立一个机制,禁止购买高出这一设定价格的俄罗斯石油产品。
日本这是误判断了形势,或者说被西方媒体“乌克兰即将胜利”的报道误导了。抱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心态,岸田文雄施压俄罗斯,背后的真正目的,是逼迫普京归还南千岛群岛。
岸田的这一表态,就像一个举着火把在草垛上撒欢的儿童,即将陷入火海还洋洋得意。这纯粹就是在捋北极熊的胡子,遭到反击也是一种必然。据观察者网报道,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警告岸田:若日本等七国集团国家对俄罗斯设定价格上限,那么日本将不会有任何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岸田遭到俄罗斯的“断气”警告,的确是挺冤的。实际上,岸田作出上述表态,不只是代表日本政府的态度,而是七国集团开会后做出的一致决定。也就是说,岸田仅仅只是七国集团的“发言人”而已,其所释放出来的信息,代表的是七国集团试图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的一种姿态。
在此之前,美国总统拜登曾向媒体透露,白宫正在与国家盟友进行讨论,目的就是给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设定上限。所以,岸田做出上述的表态,实际上就是在替代拜登向普京传话。不过,俄罗斯方面早已有言在先,不会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出售任何廉价的石油。与
岸田挑衅俄罗斯的底线,导致日本成了梅德韦杰夫警告的对象。他除了威胁掐断日本油气供应外,还借题发挥对其他反俄国家进行敲打:“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石油将大幅减少,价格暴涨,油价很可能会飙升至每桶300美元至400美元的天文价格”。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月底签署总统令,宣布由于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将成立一家新公司,接管俄罗斯与日本的能源合作开发项目“萨哈林2号”。对此,日本《读卖新闻》表示,普京签署的总统令是对日本的“报复”。不过,俄罗斯“政治专家”网站则声称:俄方此举是对整个西方的警告。
梅德韦杰夫把话挑明了。一旦俄罗斯对西方展开报复,国际油价是否会飙升至梅德韦杰夫所说的那种水平,也是个未知数。不过,这对西方尤其是欧洲来说,无疑就是一个严厉的警告信号。
众所周知,欧洲现在最担忧的不只是俄罗斯会切断天然气的供应,还包括减少石油产量从而推高油价。对欧洲来说,有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天然气生产国做保障,好歹能够填补俄气断供所留下的缺口。但在石油供应问题上,欧洲就没有这么乐观。美国即便有加拿大这个供应商,但一直都还在偷偷购买俄罗斯石油。
更要命的是,中东和拉美的产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拒绝西方有关增产的要求。在日前举行的七国峰会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私底下向拜登“汇报”称,阿联酋的产能已经到了极限,沙特却不愿意增加石油产量。换句话说,中东产油国无法满足西方有关增产的要求。
如果七国集团把俄罗斯给惹毛了,减少石油的开采量,势必会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强烈的冲击。届时,国际油价虽说不大可能会如梅德韦杰夫所言的那么夸张,但涨到令西方无法承受的价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梅德韦杰夫相关的言论,看似在针对日本,实际上就是在对西方国家发出警告。
日本甘愿充当七国集团的“发言人”,俄罗斯就只能拿它来开刀。毕竟,相比于欧洲这个大市场,日本对俄能源进口数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说,俄罗斯这时候让日本付出代价,既无须对自身能源出口大局造成多大影响,还可以借此震慑美欧国家。
由此可见,梅德韦杰夫上述的相关言论,摆明了就是在拿日本杀鸡儆猴。俄方的目的就是要让欧洲国家明白,别指望拿给石油限价的那一套。当然,如果西方胆敢出台相关机制对俄石油进行限价,那么莫斯科就只能陪它们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