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切维奇钢琴协奏曲(1949)Bacewicz Piano Concerto

2021-11-26 11:53 作者:古典主义66  | 我要投稿

格拉日娜•巴切维奇Grażyna Bacewicz于1909年2月5日出生于波兰。父亲是立陶宛人,母亲是波兰人。1919年,她加入了位于故乡罗兹Łódź的Helena Kijeńska Dobkiewiczowa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搬到华沙后,她在卡齐米尔兹·西科尔斯基(作曲)、约泽夫·贾尔茨贝斯基(小提琴)和约泽夫·图尔琴斯基(钢琴)的指导下继续在当地音乐学院学习。1932年——多亏了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的高额奖学金——她在纳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的领导下在巴黎的埃科尔音乐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1934年,她再次前往法国首都,这一次是为了与一位有价值的小提琴家卡尔·弗莱什(Carl Flesch)一起发展自己的技巧。一年后,她在第一届亨利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次荣誉奖。在接下来的18年里,她一直是一名活跃的音乐会小提琴手。后来因车祸不幸致残。1953年,巴塞维茨放弃了舞台活动,几乎完全专注于作曲和教学。1966年,她在华沙高等国立音乐学院上了一堂作曲课。这位艺术家于1969年1月17日去世。



格拉日娜•巴切维奇的钢琴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1953年创作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视频中为1949年创作的同样有趣但几乎被完全遗忘的钢琴协奏。这是一首为参选波兰作曲家联盟组织的作曲比赛而创作的作品,纪念肖邦逝世100周年,巴塞维茨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第一名空缺)。



这部协奏曲很难在从作曲风格上确定属于哪一类。一方面,清晰透明的形式结构表明了新古典主义的秩序与和谐,另一方面,第二乐章中大量的所谓民俗主义、情感层次和多样的织体暗示了新浪漫主义的影响,它有时接近表现主义。


第一乐章“非常快的快板”以一个弦乐短小动机开始,随后就立刻在独奏钢琴上编织起壮丽的主旋律。整个快板都是基于这些巧妙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程示部的展开,有许多有控制的高潮和钢琴技巧的展现,然而,在如此强烈的变现背景下,这个乐章却有着某种难以捉摸的形式和织体平衡。

第二乐章,行板,是一个有感而发的、相对独立的乐章,它唤起人们对民谣或其他钢琴和管弦乐队独立作品的联想。也正是在这里,巴切维奇巧妙运用变奏手法,将作品的视觉想象力、营造意想不到的紧张气氛以及意外地引入戏剧性相链接,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以民俗元素为主,而其主要的奥伯雷克oberek舞曲主题则形成了一幅动感的、顽皮风格的声音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许多严苛技巧要求演奏片段,但协奏曲对独奏者来说是以非常明朗和简洁的方式创作的,这可能受到这位女作曲家所受钢琴教育的影响。


巴切维奇钢琴协奏曲(1949)Bacewicz Piano Concert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