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督脉穴位

2023-06-30 15:30 作者:桂园小馨  | 我要投稿

二、桂园学习倪老师视频课笔记 —— 督 脉 经 (有28个穴位 ,起于长 强 穴 —— 止于龈 交 穴)

 注: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有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十二经脉的手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循行于背部后正中线,有28个穴位、督脉不和可引起脊柱强直酸痛,角弓反张,头重,

     二便失禁或者不通。 仁,督,冲三脉都起于胞宫中,并同出于会阴穴,任督二脉在唇内相交接。

 

 督 脉 是 阳经之海。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1、长强穴:主治痔疮。 长强穴是足少阴、少阳之会。长强穴下针采用斜刺。下针不用太深,一寸左右。 辨别是内痔还是外痔?内痔是先血后便。外痔是先便后血。针、灸或中药都能治。 

 

  2、腰俞穴: 脊椎骨第二十一椎即腰俞,腰俞可治月经不来。腰俞很少用。

 

3、命门与阳关穴: 命门是第十四椎,肚脐正对面的穴道是命门,从命门下两椎就是阳关,即第十六椎。阳关穴治腰痛时针灸都可以。阳关穴很少用到。 命门穴针和灸都可以,剧烈的头痛、      脑膜炎,用命门可以治。

 

4、悬枢穴: 在第十三椎下。治症跟阳关差不多,治腰痛等等。

 

5、脊中与筋缩穴: 脊中在第十一椎下只能针,不可灸。主要是治黄疸、便血 。 人背后两个肩胛骨中间底端画条线,与脊柱交叉的地方就是第七椎。往下是第八椎,再下就是第九椎即筋缩

  。全身肝主筋。督脉的穴道既可治病,还可诊断。筋缩用针和灸都可以。

 

    癫、痫、狂 之 眼 诊 法 : 


 把眼划横线来看,第一种看到血丝在眼珠的上面,最好治。第二种黑珠上下都有血丝就难治。第三种是血丝在下面,不治。癫症、痫症、狂症,只要精神上有问题,百分之九十九都有便秘。筋缩可以治疗任何的抽筋,吐白沫,发狂奔走。 第七椎下是至阳穴。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间,是经外奇穴,消 渴 穴。可治糖尿病,针,灸 均可。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 至 阳穴治腰脊痛。脐下痛是带脉,脐上横的痛,选用的穴道不太一样。在督脉上面,上面就是至阳,下面就是阳关。即近取穴。 第六椎下是灵台穴。第七椎 是血 会的地方。灵台穴有压痛就是血 癌。灵台穴禁 针。 第五椎是神 道。任何的心脏病在神 道都会有压痛点。用神道主要做诊断,下针很少。 第三椎为身柱。灸身柱可身强体壮不感冒。 


7、大椎与陶道穴: 在第一胸椎上的穴位即大椎。第一椎之下就是陶道。陶道穴,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在动骨和不动骨之间的就是大椎穴。大椎主要是高烧放血。 


8、哑门与风府穴: 度骨法来丈量,在脑骨下方半寸,是风府穴。风府下半寸,就是哑门穴。 针下去是对着舌根的方向,下到位的时候,病人舌头会吐出来。哑门专治声音都发不出来。 病 人中风舌强,正面的时候下廉泉,趴过来就下哑门。哑门是督脉阳维之会。在脑部下针,你只要方向对就不会有问题。哑门跟风府都不灸。 风府是中风的穴道、头项强痛的穴道,都是近取 穴。风府穴是治疗中风的大穴。 脑户、强间,都用针。


  9、后顶与百会穴:   百 会穴 :两个耳朵耳尖的地方往下到头顶中心点,再往后五分的凹洞就是百会。百 会往下一寸半是后顶。 后顶跟前顶都是百会的辅助穴,一般是治疗头痛 。 百会穴    治百病。中风时,百会是必取的大穴。 

 

10、前顶、顖会与上星穴: 百会往前一寸半是前顶。平常下针时,百会前一寸半,后一寸半,左一寸半、右一寸半,都是加强百会的效果。 下头针时,病人要躺着,百会前的五分处斜刺, 

刺到百会穴。针在头骨和头骨之间。 用手顺着督脉,一路摸弧度转上去的第一个凹点就是神庭。 前顶往前一寸半就是顖会,顖会再往前一寸半就是上星,上星跟神庭只差五分。治鼻窦炎 、治鼻子发炎时,在上星用米粒灸。 神庭穴灸比较多,一般很少用针的。脑部或头部的穴道,大部分都是治精神病 


  11、素髎、兑端、龈交穴: 

  素髎在鼻头正中间。通常用点刺放血治酒糟鼻。 水沟就是人中。治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 兑端在上唇上面正中间,平时很少用。龈交在门牙肉正  中间。针扎上捻捻就出针不留针。治疗牙龈肿 、腐烂,牙周病 ,放血就好。 

 

督  脉 精 简  理 解 学 习:

 

  督 脉穴道(28个穴位):长强穴、腰俞穴、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中枢穴、筋缩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哑门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              后顶穴、 囟会穴、 上星穴、神庭穴、 素髎穴、水沟穴、兑端穴、龈交穴。


     1,长强穴: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痔疮的根本,常用穴。


    痔疮:内痔——先血后便,不痛;外痔先便后血,很痛。


    2, 腰俞穴:第二十一椎,治疗月经不来,不常用。

    3,腰阳关穴:阳关穴: 第十六椎下,治疗腰痛, 针灸均可,不常用。

    

    4,命门穴(生命之门):肚脐正对面的位置,第十四椎下,针灸均可,治疗剧烈的头疼


     5,悬枢穴:第十三椎下, 治疗腰痛,三焦经过的地方。


    6,脊中穴:第十一椎下,在脾的正后方,下针不灸,治疗黄胆,便血。

   

     7,中 枢穴:治疗黄胆的穴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8,筋缩穴:第九椎下,位于肝(肝主筋)的正后方,治疗抽筋、癫痫,针灸均可。  

     

    9,至 阳穴,   第七椎位于:两个肩胛骨下方线与脊椎的交点。


    癫痫狂(均有便秘)眼诊断法:眼睛上方的眼白有三条犹如鸡爪般血丝连接瞳孔(易治),瞳孔上下均有三条血丝(难治),眼睛下方的眼白有三条犹如鸡爪般血丝连接瞳孔(不治)。


   消渴穴:第九椎和第七椎的中间,诊断治疗糖尿病,压有痛可能有糖尿病,针灸均可。




    十四椎一下的病属于滞,十四椎到第七椎横着痛属于阳维脉的病——治疗近取穴。


     10,灵台穴:第六椎下, 血会的位置,诊断压有痛,与血癌有关。


   神道穴:第五椎下,有心脏病在神道穴压有痛。


   身柱穴:第三椎下,灸身柱穴能长高并强壮。


   陶道穴:第一椎下,辅助大椎穴。


   大椎穴:第一椎上,治疗解热退烧。


   后脑勺发际越低的是忠臣,


   哑门穴:风府穴下半寸位置,对着舌根位置下针,不灸。


   风府穴:后脑勺下方,不灸,治疗中风。


    17,脑户穴:下针不灸。


    18,强间穴:下针不灸。


   后顶穴:百会一寸半位置,辅助百会,治疗头痛。


   孩子的头上发旋是顺时针,下一胎是他的同性,孩子的头上发旋是逆时针,下一胎是异性。


      20,百会穴:头顶正中心,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额头比较短比较笨,眉毛长在发际和眼睛中间容易做官,眉毛短容易做师爷。


   23,   上星穴:米粒灸(7、9、11壮),治疗鼻窦炎


   头上没有阴经,阴经只到脖子。


     24,神庭穴:不针常灸。


   头部穴道常治疗精神类疾病——近取穴。


    25,素髎穴:鼻子正中央,不针不灸,一般放血。


   26,  水沟穴:人中,治疗面部疾病。水沟穴平无子,水沟穴深有子之相。


  27,兑端穴:上唇的中间。


   28.   龈交穴:两门牙之间,治疗牙痛。

  

   桂 园 学 习 笔 记。

  

督脉讲完了。2022.05.30


督脉穴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