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码住!分析哲学备考干货(附书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哲学考研中有关分析哲学的备考干货,文末另附基础书单!
尤其是考研专业课需要备考【现代西方哲学】的同学,速速收藏~
「分析哲学」在做些什么?
英美分析哲学是20世纪初至今在英国和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逻辑实证主义,开始注重语言分析、逻辑思维和概念分析。
从一开始,它就与理性精神和科学结盟,并致力于推翻思辨的形而上学和消除哲学上的神秘性。字面上看,“分析”似乎意味着拆解或分解。而我们常说的“逻辑分析”其实也就是指:把一个思想拆分成它的终极逻辑构成要素,进而去揭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结构。
而此时,逻辑语言便成为破除自然语言的歧义以及揭示真正逻辑形式的主要工具。
如卡尔纳普代表的一波人,甚至直接主张:我们要分析的只能是语言,更严格地讲,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
因此,早期的分析哲学家主要做的事就是要阐明语句或陈述的意义,因为很多时候一个语句的语法构造并不能正确反映其深层的逻辑结构。
比较典型的如罗素经典的逻辑原子主义以及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等。

(节选自思庐课件ppt)
另外,分析哲学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摒弃形而上学。
反对先天综合真理的可理解性,否认纯粹理智能够单独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了。

在他们看来,传统哲学问题或者是伪问题,或者经过阐明是经验问题。
石里克曾一度给出了我们关于未来图景的结论:在这种图景中,“没有必要再谈论‘哲学问题’,因为人们会哲学地谈论有关的一切问题,即清晰地和有意义地谈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也表明,任何竭力陈述形而上学真理的企图最终都必然是无意义的。
但这里大家需要注意⚠️:
并不是因为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存在形而上学真理或者认为这些都没意义,而是因为那些命题,如形而上学、美学、伦理学等相关命题,在可描述和可思维的界限之外。
如果一切有所表达的陈述都是有关经验性质的陈述,都属于科学,那么给哲学还留下什么呢?
或许,最后留下的不是陈述,也不是什么理论或体系,而只是一种方法:逻辑分析。
但换个角度,哲学的批判任务又似乎是西西弗斯式的,混淆总会随着新科学或新理论的出现,永无止境,总会有不断的概念混淆和理智神话的新来源。
又或许,弗雷格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想从语言中学习逻辑的人,就像是成人想从孩子那里学习如何思考一样。语言并不是用作对应逻辑的尺度。逻辑学家必须努力使我们摆脱语言的束缚,破除语词对人类心灵的作用,使思想摆脱缠身的语言表达方式的性质。
备考书目参考
《分析哲学导论》黄敏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语言哲学》陈嘉映;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析哲学教程》江怡;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走进分析哲学》王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上下)》 洪汉鼎;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世纪分析哲学史1》[美] 司各特·索姆斯 (Scott Soames);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逻辑与语言》 陈波,韩林合 主编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有能力阅读英文原著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代表性作品: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y Ludwig Wittgenstein
"Naming and Necessity" by Saul Kripke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by A.J. Ayer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by Thomas Kuh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y John Searle
"Word and Object" by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On Sense and Reference" by Gottlob Freg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by Noam Chomsky
"Meaning and Reference" by H.P. Grice
"The Concept of Mind" by Gilbert Ryle
当然,此外还有很多书可以作为备考的复习资料,尤其是一些关于重点哲学家的专著也是很好的复习素材。
书不在多,主要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