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正式改名TCL科技——不仅是改名更是改型

中国彩电巨头TCL在1月13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为准确反映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情况,清晰阐述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这次改名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其名称改为科技集团来变身高科技企业,其实TCL早已经是高科技企业了而不是一家生产电视的生产厂了。
这份公告称:经过38年的发展,TCL集团涵盖电视、手机、家电等终端及其配套业务,半导体显示器件及材料、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等多项业务。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等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正推动和深化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变革和重塑。 为突破发展瓶颈,提高经营效率,满足不同业务发展需求,聚焦于全球产业变迁下的高端科技产业,公司于2019年初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剥离了终端业务及配套业务,上市公司以半导体显示技术及材料业务为主,保留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以支持和赋能主业发展。公司业务范围已发生实质变化,“TCL集团”不再适用。 TCL公司将继续推进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做精主业,“TCL科技”更符合公司的主业构成。显示作为信息传递和交互的主要界面,是影响基础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型显示技术和应用不断丰富。

这份公告带给我们的的震撼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在普通大众消费者心中,TCL不就是一家生产电视的企业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业务呢?TCL手机我听说过,可半导体显示国内不就是京东方吗?
其实早在2019年1月,TCL就正式剥离手机、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以及相关配套业务,聚焦于以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业为核心主业。按照TCL的数据华星光电累计投资了1800亿,建了6个工厂,这里就要说下华星半导体是干什么的?华星半导体主要是研发生产液晶面板的。液晶面板是显示器和电视的核心部件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谁掌握了液晶面板就掌握了显示器以及电视的定价权。

其实液晶面板对于中国电视和显示器企业来说曾经是一个插在胸口的钢刺。根据资料显示液晶面板(含背光模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70%-80%。而在2013年三星、LG、友达和奇美以及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被发改委罚款3.53亿就是因为这六家企业多出密谋操纵液晶面板的价格,而这六家和夏普占当时2013年全球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90%。也就是国内的TCL,创维,长虹和康佳等电视企业看似很风光每年销售电视都是几百万台,但是命根子都被这些厂家拿在手里,创造的绝大多数利润都被这几家液晶面板厂拿走了,这些企业也变成了这些液晶面板商的苦力。

根据TCL创始人李东生的回忆:那时真叫“寝食难安”,“那几年,国内彩电厂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在关键的时候,这些面板厂商,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会考虑到终端市场与你竞争,关键时候供货掉链子的情况常有发生。可以说当时李东生就已经有了自己干液晶面板的想法。而早在2006年TCL搞了一个聚龙计划想和当时国内电视厂商一起通过大订单的议价来和这些液晶面板商谈价格,可惜核心技术在人家手里,这个聚龙计划就没了。这也是给了TCL自己搞液晶面板的动力。
这时已经是2009年,这一年金融危机到来给了TCL一个机会,先是招揽了奇美电子一批核心技术骨干,然后又有前LG显示业务副社长金旴植的加盟,而在建厂初期核心技术骨干都是来自lG,友达,奇美的人员,可以说TCL为了液晶面板投入巨大。而带来的成绩也是很巨大的。
2011年8月,深圳华星光电8.5代线建成投产,而为了跟上主流步伐TCL不惜与狼共舞和三星合作,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领域交叉持股,三星持有华星光电15%的股权,而华星光电则持有三星苏州液晶面板项目10%的股权。也正是由于TCL的敢干,目前华星光电是液晶面板领域的第一梯队,而TCL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打通了电视整个产业链的企业,也不再看别人的脸色吃饭。而这仅是TC科技一个比较出名的地方。而根据TCL透露,以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为代表的科技业务,在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57.4%,经审计的营业利润占公司总营业利润的80.6%。据IHS Markit预计,到2020年,华星光电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市占率将仅次于京东方的21%,排名第二,为16%。
从国内电视厂商来看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就是TCL,只因为拥有核心科技。
本文由“求根问底”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