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历史——苏日诺门坎之战(下)

2023-07-20 02:00 作者:白色IS-2  | 我要投稿

           在”小松原兵团“和”安冈支队“先后被击退之后,日本陆军仍不甘心,随即于7月7日再度发动其所擅长的夜袭攻势。借助夜色的掩护,日本陆军以”小松原兵团“的步兵为先导,以”安冈支队”的坦克为火力支援,成功地在哈拉哈河西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但也在苏联陆军的重炮和坦克部队的压制之下,无法进一步扩张阵地。此后的几天里,日本陆军展开夜袭,苏联方面则于白天发动反攻的拉锯战进行着。

            7月23日,经过一番艰苦的集结和运输,关东军在诺门坎前线组建的炮兵团终于准备完毕,遂向哈拉哈河西岸站害了炮击。日本陆军此番集中各型火炮82门(其中150mm加农炮6门,150mm榴弹炮16门,120mm榴弹炮12门,100mm加农炮16门),自恃兵强马壮,足以压倒仅有76门火炮的苏联军队,殊不知苏联陆军在诺门坎地区集结了370门火炮,因此炮战打响之后日本陆军丝毫讨不到便宜,仅仅三天就败下阵来。

            日本陆军在诺门坎地区的接连失利,固然有武器,战术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苏联陆军相差甚远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苏联政府视诺门坎地区的冲突为击败日本在远东地区扩张野心的必由之路,一次权力给予前线指挥官朱可夫以各种支持。日本方面在内部军事政治的种种压力下,关东军方面最终决定自1939年8月于诺门坎一线转入防御状态。

             就在日本政府忙着改弦易辙之际,在中蒙边境的草原上,苏联陆军已经对诺门坎地区的日本守军发起了全线的总攻。

             借助着《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从谈判到签署过程中有利的外交条件,苏联军队从境界德国的西部军区调来了大批有着西班牙内战丰富经验的空军飞行员,以及更多的地面部队。儿日本陆军方面虽然也不断向诺门坎地区增兵,但前期战机,坦克级重炮的技术装备的损失却始终无法得到补充。此消彼长之下,诺门坎地区的攻守方式转化为苏联机械化兵团入日本陆军步兵之间的对峙。

            8月20日清晨,在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之后,苏联陆军第1集团军总司令朱可夫下达了全线猛攻的命令。顷刻之间,苏联空军的大批战机呼啸而至,对哈拉哈河曲东岸展开密集的轰炸,随后苏联陆军的中排也加入了远程打击的行列之中。在日本陆军没有还手之力的情况下,苏联陆军地面部队从战线最北侧的日军右翼“富义高地”首先展开进攻。

            被日本陆军关东军配置与“富义高地”前线的两个伪满洲国骑兵团被迅速打垮,,直接导致助手高地的第23师团搜索队陷入了苏,蒙军的合围之下。此时“富义高地”的日本陆军总兵力虽然只有808人,但配有“九四式”37mm速射炮4门,山炮2门,重机枪29挺。依托着修筑多时的工事体系,在苏联陆军第36步兵师第601团及第7,11坦克旅个一个营的兵力的围攻之下,仍坚守了3天。

            8月24日,在苏联陆军又投入了第212空降旅和第9坦克旅各一个加强营的兵力下,已经承受了近半数伤亡,幸存者无不带伤的第23师团搜索队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在各机官兵的一致要求之下,指挥官井置联队长只能下令撤退,最终将残存的269人带出了苏联陆军的包围圈。尽管苏乱方面对于“富义高地”战斗中对手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在日本陆军方面看来井置联队长的行为仍属于不顾大局的“独断撤退”。因此在战后关东军方面组织多名军官对井置联队长展开“规劝”,最终令其在9月16日举枪自尽。

        写作不易      这么高产的up给个关注行不行?       感谢QMQa

             

战争历史——苏日诺门坎之战(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