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想问】教材内容也会“出错”?流行病学如何锁定正确答案!

逻辑性强、题型多样
文字叙述与计算占比大
文科生的哀嚎,理科生的痛哭
你,落泪了吗?
流行病学既考察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考察大家的背诵记忆能力。根据题型特点,同学们的整体学习背诵思路不外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诵”~✊✊
作为公卫考研“烫门”科目之一,同学们也要勇敢正视、及时解决备考途中遇到的问题。小卫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疑问,一起来看看呀!🌟🌟

● 前期 · 理解为主 ●
01报考院校的推荐书目与研习社推荐书目不同,应该如何权衡两本教材的重要性?
考虑到大多数学校规定的流行病教材都是第八版(詹思延主编),卫灿公卫研习社的复习资料和课程也是按照第八版来制作哒~
流行病学各个版本的教材在大部分内容上保持一致,尤其是关于定义、分类等;而有些知识点虽然在叙述方式、某些词语上有些区别,但其主旨大意并无不同。因此大家在学习背诵时无需太过担心,跟着小卫放心冲!
📣 卫灿悄悄话
流行病学各版本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编写的逻辑和思路。如果你报考的院校规定的是其他版本的教材,那么无论是预防本专业、还是跨考的同学,大家在听课学习、记忆背诵时,也均可利用第八版教材。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有差异性的内容,补充记忆即可。👍👍
02前期复习需要背书吗?如果记忆,在什么时候开始记忆?
第一轮学习时的重点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在完成了1-2轮复习,并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同学们可以逐步对重要名解、核心考点展开记忆。
流行病学是一个需要理解和分析的科目,在前期的复习过程中,不要老想着“我能不能背下来这个知识点?”,而是应该问自己“我理不理解这个知识点?”,尤其是对于前面流行病学理论方法的学习,一定要先好好理解。
03流病复习是否需要做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需要!思维导图在不同复习阶段用处不一样,在复习前期,构建知识框架/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于流行病学这种学科来说,有利于我们理清楚各个章节内部、章节之间的联系。
在复习后期,由于思维导图是将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及面串联成网的,也可以帮助我们高效记忆,大大减轻背诵压力。
04第一轮需要对各论展开复习吗?
流行病学的考查重点还是在总论(1~11章),各论部分考查比较少,所以各论部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准备。
但像第12章(慢性病流行病学)、14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18章(循证医学与系统综述)经常会出题目,其他章节虽然考查的频率较低,但也是需要大家来稍作了解,比如16章(分子流行病学)中关于变异机制和类型的定义。
因此,建议大家第1-2轮复习时以基础课堂的讲解的范围为重点去复习,后续再慢慢补充各论的学习。


● 中期 · 刷题巩固 ●
05流行病学如何更高效地刷题?
🎁 前期
以学习理解为主,该阶段同学们可以优先刷客观题~客观题考察细致,可以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先前卫灿公卫研习社也为大家开办过专攻流统客观题的集训营,参与的同学要好好利用错题集,时不时拿出来回顾一下、保证掌握知识点哦!
🎁 中期
以专项突破为主,此时可以重点突破流病计算题。流病的计算题考点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那几章(如疾病频率指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筛检等),利用短期集训迅速攻克即可。
小卫再次提醒各位灿宝儿,👉👉【传送门 • 流统计算集训营】已经开营咯,速速打开卫灿网校APP听课呀~另有《流统计算题公式汇总》限时免费放送,尚未领取的同学别错过哟~✨
🎁 后期
以查漏补缺为主,此时可以多复看、复做之前不会的、做错的题;此外,还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储备一些答题模板,并利用模拟训练,苦练输出。
大家也要特别注意做题方式与方法,不要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而应该重视做题的质量。充分利用好卫灿网校APP的题库,高效便携的同时,还能收藏错题,可以反复训练,有利于大家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06流行病客观题很纠结,有时候选和教材说法一致的内容都会出错,该怎么办?
流行病学虽然和统计学都是属于理解型学科,但由于文字概念较多,在出题时有很容易玩“文字游戏”。对此,小卫也提议大家:
☁ 第一,可以多刷题。各种怪题、容易纠结的题见识得多了,也就知道陷阱在哪儿了;
☁ 第二,争取每一道题都解析复盘清楚,搞清题目考察的侧重点,提升对考点的敏感性;
☁ 第三,流病客观题经常会用到“最优原则”,可能多个选项说法都对,但作答时一定要紧密结合题干、题意作答。
07流行病计算题没思路怎么办?怎么备考?
流行病学科中的计算题主要集中在第2~7、11章:
▪第2章考查疾病频率的计算
▪第3~6章是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第7章考查筛检试验的相关计算
▪第11章考查免疫效果评价
教材中相应的部分都有例题,吃透例题有利于大家解题。同学们首先可以通过读题来定位考查的章节,再从题干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联系到对应的公式,将数值代入即可。
在准备的时候大家要记清楚每个需要计算的指标对应的公式,比如第2章中关于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计算,分子分母是否包括死亡的人,第7章筛检试验的四格表列出来之后,计算真实性指标分子分母分别是什么、预测值指标的分子分母是什么……易混淆公式要注意辨析。

●后期·记忆为王 ●
08公式是否需要进行记忆?来源是否需要知悉?
简单的公式是需要记忆的,比如疾病频率的计算、随机抽样的样本量计算等;较复杂的公式,比如涉及到开方的一些计算,基本上不会考查大家。
公式的推导过程也不需要掌握,计算题最终要的还是把题目中的数值条件与公式对应起来。
09流病中有的名词解释很短,需要记忆吗?
名词解释不论长短,在同一份试题中的分值是一致的。长的名词解释可以根据多个关键词进行扩展,短的名词解释因为简单,基本上每个出现的词语都可能作为采分点。
🌰 举个例子: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在这个定义中,就需要大家把每个关键词都记忆准确,一旦有遗漏,就很有可能失分。
通过学习【卫灿名解题库】,小卫发现大家对于考点的拿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趁热打铁,现在背诵名解相关知识点再好不过啦!【卫灿考点背多分】火爆开团中,学1个名解即可掌握n个考点,心动的举手!✋✋

10简答题记什么?什么时候记?记不住怎么办?
简答题一般都是“总-分”的形式。记忆是有优先级的,我们可以先记忆每一个小条目的总结,再记解释性的句子。解释性的句子可以理解性记忆,不要求一字不差,这部分主要通过将关键词串联起来进行记忆。
11流行病学有哪些背诵Tips呢?
“小标题+关键词+重复”适用于每一个知识点的背诵。另外一些可以相互之间有比较的知识点,如各个研究方法的步骤、样本量决定因素、优缺点,可以利用比较的方法来背诵,但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张冠李戴”哦~


流行病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我们以后的科研生活打基础。
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前期做好理解准备的基础、后期不断背诵和练习,总结真题规律、训练做题思路。相信大家只要付出,就一定可以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