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学者指出:美对华战略不是备战而是预防,但美军高层还一意孤行

2023-06-25 14:32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近期,美国昆西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威廉·哈通发表文章指出,如今美国主要的对华方略,并不是如何准备和中国的战争,而是预防战争。按照他的说法,美国要么在方向盘上睡着了,要么被反恐战争分散了注意力,无法为对华战争做好准备。

有些美国反华分子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继续增加军费、增强军火工业,研发全新武器。但是他引述另外一位分析家杰克逊的话说,这样的假设前提就是错的。因为“没有人能在核大国之间的战争中获胜。实际上,除了二战之外,美国通过威胁和使用武力,没有赢得任何东西”。

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在世界舆论范围内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早在8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峰期的时候,在西方内部就出现了这样的说法,那就是核大战中只有全世界的毁灭,没有谁能够打赢。

从冷战结束到现在的30多年里,由于全面核战争的风险越来越低,这样的观点不太有人提出了。因此在美国国内,有人认真考虑中美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进而上升到全面核战争的后果,应该说是一个相对进步的声音。

中国和美国都是核大国,虽然中国的核武器数量比美国少得多,但是按照概率来计算,完全摧毁美国的文明世界,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件不算太难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在美国军政高层还存在着想和中国打仗并且打赢的想法呢?这主要出于心理和体制两方面的原因。

在心理问题上,美国认为自己在冷战中打败了苏联,在冷战后的历次局部战争当中所向披靡,想打败谁就打败谁。那么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也是应该能够战而胜之的。实际上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很少能动用武力达成政治目标,且不要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近20多年来的反恐战争,美国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体制问题上,美国的军队和军费开支,已经成了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一个主要抓手。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联邦财政开支的一半左右。其中很多钱都是为了打败中国这个借口而编制的。如果美国政府和美国军队承认自己不可能在战争中打败中国,那么至少有好几千亿美元的军费,就没有理由再向国会伸手了。

这对于靠军队、吃军队的很多利益集团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前景。所以要和中国打仗,并且要打赢,就成了美国军政高层的皇帝新装,几乎没有人敢说实话。

从美军实际的装备研制和军事部署角度来说。不能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对抗中国的军事力量成长,但就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来说,我们没有看到美军有太多想打赢的实质动作。美军这些年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强与中国的对抗能力,在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驻军都非常活跃,但是部署规模、火力强度都没有明显的增加,也没有发现大规模实施弹药储备。

虽然美军在这两年的军费开支中都增加了一些钱,准备多买一些导弹用于和中国的对抗,但是购买的质量和数量都看不出紧迫性,并不符合美军对外宣传的,所谓2025年或2027年爆发台海战争。然而在冷战时期,美国在欧洲的军事部署、甚至在亚洲的部署,却完全不是这个力度,那才是真的准备打一场大国战争的架势。所以看得出来,美国军方自己也不太相信,能够打赢和中国的全面战争。

文章还指出,为了维护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必须相互进行明确、可信的保证,美国限制自己与台湾的关系,并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走向台湾独立的举动。中国不设定统一的时间表,并将结束在台湾岛附近的军事演习。

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站在美国立场上对台湾问题最理智的一种提法。想让美国积极支持、甚至撮合两岸统一是不可能的。然而美国要是鼓吹台湾独立,那么就会立刻引发统一战争。因此站在美国的角度,最现实的做法就是确保台湾不会主动寻求独立,设法消除中国大陆动用武力来统一台湾的可能性。

这当然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然而我们相信,即便这样的建议,美国军政高层也不会有人听得进去。这种立场一旦出现,就会马上遭到疯狂的指责,认为这是向中国投降,帮中国说话。

其实这位评论者的基本出发点,更多地是关注美国国内政治。反华情绪已经主宰美国政坛好几年了,在这样的恶性思想环境下,不但对于中美关系,而且对于美国国内政治,都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反华派们已经绑架了美国的政治。这样的情况对中国来说当然是有害的,但是我们有良好的机制和心态去应对。

对美国来说问题就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中国的合作之后,美国在贸易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等诸多事物上,都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解脱反华思潮对美国国内政治的绑架。对美国人来说是当务之急。

但是我们相信无论美国政府,美国国会,美国军队还是庞大的院外游说集团,都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拐过这个弯儿来。这位作者的苦口婆心只怕又要白费了。

美学者指出:美对华战略不是备战而是预防,但美军高层还一意孤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