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北京动物造模】
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北京动物造模】
【造模机制】大鼠 5/6 肾切除后残存肾单位出现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余肾单位的进一步破坏,出现以肾小球肥大、硬化等为主要特点的慢性肾衰竭的肾间质纤维化病变。
【造模方法】
1.动物及分组选用 90 只清洁级雄性 Wistar 大鼠,6~8 周龄,体重(200±20)g。按1:2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OR) 30 只和 5/6 肾切除术(nephrectomy, NT)组60只。
2.模型制备采用二期法:速眠新Ⅱ号 1ml/kg 大腿肌内注射麻醉大鼠,选取背部左侧切口,暴露左肾,剥离肾包膜,将肾的上下级各 1/3 切除,明胶海绵压迫切面止血。1 期手术后 7天,行 2期手术,同样方法麻醉,右侧背部切开暴露右肾,结扎肾蒂,摘除右肾。假手术组与5/6NT 组动物周期进行二次手术,但仅剥离肾包膜暴露肾脏后关腹。5/6NT 组于二期手术后 30、60、90 天,每组随机选取 15、15、18 只大鼠处死。处死前一天将大鼠置于代谢笼中(禁食,不禁水),收集 24 小时尿液测尿量,大鼠 24 小时尿经离心(2000z/min,10min),去除沉渣。
3.样本采集和指标测定麻醉下心脏采血,血液收集后经离心分离出血清,尿液和血清均保存于一20℃冰箱。取左肾组织称重,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24 小时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肾组织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切成 3pm 厚石蜡切片,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定肾小球面积(Gx),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体积(Gy),对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进行评分,计数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α平滑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Floege 半定量法进行评定。
【模型特点】 5/6 肾切除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灶状萎缩,间质纤维化,表现出与人类肾脏纤维化相一致的病理过程。
1. 5/6 肾切除组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
2.残肾的肾重/体重逐渐增加到术后 90 天时,几乎接近假手术组大鼠左肾肾重/体重。
3.5/6 肾切除后残肾肾小球面积和肾小球毛细血管体积增加,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IS)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
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5/6 肾切除组肾间质和小管上皮细胞 α-SMA 表达增加。
5.肾小球面积I GSI.a-SMA 表达与血肌酐、蛋白尿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
【应用范围】研究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特别在医学研究中肾气虚证并兼有湿浊或瘀血,以“健脾益肾,通腑降浊、活血化瘀”法治疗有特殊用途。
【注意事项】
1.手术要熟练最好由1人操作,以减少损伤误差。
2.手术时特别注意防止损伤肾上腺摘除肾脏时要结扎牢肾蒂。
3.切除肾脏时最好在腹膜处进行尽量不打开腹腔进入腹腔,以减少感染机会。
4.如果用药时间长或需要损伤程度轻,可在手术前用低蛋白饲料。
5.最好设立假手术组代替正常动物对照组。
【模型评估】 5/6 肾切除 CRF 模型符合肾小球高度滤过致肾衰竭学说,其优点是在保护残存肾组织相对正常的情况下造成残存肾组织超负荷工作模型,排除了各种原发肾脏疾病的致病因素本身对残存肾单位的影响,使影响因素简单化,以便于观察“正常”残存肾单位在大部分肾组织丧失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及其机制。在评价具有减轻肾组织灌流,高滤过及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抗氧化作用的新药时此模型更为适用。该模型的缺点是需要有相应手术场地,对操作技能要求高,且要防止出血和术后感染,模型制备周期较长。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