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MTI经验 | 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一战跨考成功上岸浙江工商大学日语笔译经验贴
四川某二本学院2021届非日语专业毕业生,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大一开始学日语,大二低分飘过N2,大学期间兼职做过日语助教,2021年6月拿到了高中日语教师资格证,6月报考的日语三笔没过(本科期间从未尝试过这种翻译,考前10多天看了看新三笔教材,综合71,实务52),7月低分过日语N1(大概120几分)。
关于择校
总之非常纠结。
我是第一次报考,当初大四的时候就很想考川外,也在学硕和专硕之间摇摆不定,但考虑到自己英语不好,学不下去,所以还是比较想考翻硕。奈何对自己极度不自信,跨专业加之2020年疫情影响在家备考不现实,父母也时不时提到工作的事。我对这个专业也不了解,甚至收集信息这种事也做不来,一直是犹犹豫豫、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状态,自己当时只低分飘过N2,也没接触过翻译,所以第一年没敢考。
此后就非常后悔没考,直到2021年3月份开始,我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考,那怕考不上试一下也行。当时在外从1月实习到5月底,6月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等事情,6月下旬总算毕业,于是在校外和其他二战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个房子,下半年的房租及生活费靠自己上半年实习存下的钱度过。
实际上我到了6月份,还没开始收集院校信息,一心想着考川外,去重庆,但是后来看学校报录比和录取最低分,以及川外进复试不看政治分数,加之川外的题目做起来不顺手,我就开始害怕了。去研招网查看全国各地的学校,看各个学校的经验贴,最后找到了浙工商,发现这学校题目不算难,做起来还比较顺手,而且招生人数多,还有超国家线几分也录取了的,于是我决定考浙工商了。虽然后面一直按照浙工商的题型在备考,中途也产生过好几次退缩心理,发现这学校太过热门了,又去看看B区有什么学校,但是有些学校跨考的还要加试,我又放弃了,直到9月报考前还在犹豫,自己做决定真的非常犹豫不决。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坚持考浙工商。
备考经验
101思想政治理论(72分)
一、备考书籍
1000题+腿姐冲刺手册+肖四肖八
二、公众号
腿姐考研政治课堂、考研政治徐涛、空卡空卡空空卡(B站)
三、经验
8月中旬开始每天晚上跟徐涛老师的课(徐涛老师上课太有趣了,我那段时间的快乐源泉),搭配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从马原开始学,每天两节课+对应1000题,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难易做调整,马原部分不需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马原之后是思修、近代史、毛中特。但我没有完全跟着徐涛老师的课,思修和近代史跟了几节课后直接刷1000题,毛中特也是最后刷了一些,但总体而言我1000题一遍都没刷完。
9、10月份的时候基本在微信小程序刷选择题。(我看政治时除了马原部分都会脑壳痛,所以真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换换其他科目更有效率)
10月中旬左右开始看腿姐的技巧班(选择题部分,建议大家后期大题跟一个老师的,不然会造成记忆混乱),并且看腿姐的冲刺手册,背重要考点、口诀等等。冲刺手册上的史纲部分,是跟着腿姐的30天带背。(腿姐的技巧班对我而言非常有用,提高了选择题正确率)
11月中旬左右开始隔一两天写一套肖八选择题,计时30分钟内写完,对答案,并一个个搞清楚为什么,答案看不懂的我会去B站看苏一的讲解视频,几天后复盘。同时也会小程序二刷1000题的错题。
12月肖四出来后,同样先刷选择题,再自己写马原部分大题,只写大概提纲,知道思路即可。接着就是跟着空卡背大题,反复背熟,直到考前一刻。期间背诵方法除了跟空卡的口诀,我会自己在喜马拉雅上录音,反复听。
开始着手进行政治学习前我向身边许多考过研的同学寻求方法经验,得到的绝大多数是说政治是个玄学,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随随便便60、70分到手,最后就直接背肖四就行了。也确实大部分人都可以得到60多分,但对考MTI来说,我觉得60多分就足以与他人拉开差距了,因此,12月份的时候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也最多。
213翻译硕士日语(77分)
一、题型
助词填空(10个共5分);
改错(5个共5分);
语法选择题(20个共20分);
阅读理解(两大题共40分,每年的小题数量有变动);
作文(800字30分)。
二、备考书籍
历年N1真题+红蓝宝书N1N2+专八惯用语+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下册。(不过我觉得作文看爱初心就够够的啦!)
三、公众号、app
初心联盟日语、日语MTI、日语作文角。
MOJi 辞書、语法酷、欧陆词典。
四、经验
这一科题目不难,但阅读理解分值占比大,也是我分数最摇摆不定的题目,做历年真题时,有过除作文满分的情况,也有过光是阅读理解就扣了二、三十分的情况,所以考场上我在阅读理解的改答案中反复横跳,文章读了不下五遍,好在题量少。虽说作文800字,但时间是相当够够的。这次作文题目是《ほんとうの個性とは》,说实话当初看到的时候我开心的笑了,哈哈哈,因为比起之前的AI、国際の相互理解について,以及好多学校考过的通訳や翻訳の魅力等等我更喜欢写这种类型的作文。
1、助词填空:没有刻意去练习,了解了一些助词的常见用法,感受感受真题。
2、改错:记惯用语和一些助词用法。
3、语法选择:刷历年N1真题的语法部分,特别是前些年头的,一共刷了2遍,每次错过的语法都会重新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如图(1),并总结一些相似语法。但不贪多,保持手感,每天一点点,长此以往。
4、阅读理解:由于这一科是下午考试,所以我会每天下午刷一两道N1阅读真题。后期会隔一两天左右,保持手感。每个月会定时写一两套院校真题。
5、作文:之前从未写过作文,于是我开始看爱初心公众号的作文栏目,看开头和结尾,看作文格式、段落,培养写作的思路。每天坚持抄一些。7月中下旬开始定时写作文,与研友相互修改。一般是一周写一篇。
我觉得和研友相互批改的帮助非常大,从一开始甚至不知道日语作文是空一格、字数怎么算到后来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语法错误减少等等,虽然口水话一大堆,但自己进步还是很大的,不求写得有多好,但求错误尽量少。图(2)是我的小伙伴帮忙改的,每次都非常仔细,我们也经常会讨论题目。我们帮对方改作文花的时间远比写作多,会仔细思考每一句,合适的单词、是否用错助词等等,会上网使用各种方法查并一起讨论。
图(1)
图(2)
359日语翻译基础(116分)
一、题型
词汇中日互译(30个共30分);
文章日译中(2个题共60分);
文章中译日(2个题共60分)。
二、备考书籍
专八惯用语+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惯用语部分+N1外来语+新版日语三笔教材+苏琦《汉日翻译教程》+翻译必携+汉译日精选汇编2016+天生人语集萃+日本名文赏读。
三、公众号
日语MTI、人民网日文版、日语职翻联盟。
四、经验
这一科感觉考得和之前差不多,有轻小说,有动漫,有政治。说起这个,我当时考完肠子都悔青了,我把那个啥青春期翻译成思春期了。。。(>-<)。久久不能释怀,直到初试成绩出来前两天我才狠下心来看那个动漫。虽然就这个词翻错了,好在整体意思大抵是翻译对了的。至于词汇互译部分,就有几个外来词很难,我乱写的,惯用语大都写出来了,不过后来发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写错了个假名,还是没记牢,至于拟声拟态词副词背了好多但是没一个写出来的,都是以前碰到过的,可就是记不牢意思。这一题还是要多关注历年真题,有出现重复的,惯用语考的也是较常见的。
词汇互译:高宁日汉翻译教程上惯用语部分和专八惯用语记+默写了三、四遍,副词和拟声拟态词用MOJi 辞書记的,平时遇到的生词也是分类收藏在MOJi 里。不记热词。
翻译:7、8月重心全部放在这一科,开始看的苏琦老师的《汉日翻译教程》,先从句子翻译开始,每一课的课后习题都会做,其次就是看新版日语三笔教材(特别要注意里面有些地方错译了或者不太合理),从政治经济开始,从日译中开始,每天上午都在练翻译,下午也会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翻译书,晚上也是看翻译书,或者看爱初心的苏杭专栏和锤子专栏。
我从这里学到了很多,特别感谢爱初心!看了锤子姐的新手村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而且翻译过程剖析得非常非常之详细,特别适合我这种没有想法,脑子不好使的新手。还有苏杭老师的讲座,几乎每一次的我都会看,受益良多,学到很多翻译技巧。
8月中旬大概过了一遍三笔翻译,之后看《翻译必携》,练过最多的一本书是《汉译日精选汇编2016》,一直到12月还是我爱不释手的书。因为从小写字往右上角飘,特意用白纸练习,翻译后不会立刻对照参考范文,而是等到下午再拿出来对照,积累词汇及短语,第二天早上开始练翻译前复盘前一天的。翻译练习见图(3)。平时写的时候字很丑很乱还乱涂乱改,哈哈哈,定时写真题,考试的时候会掐着时间把字写端正。

图(3)
另外,练翻译不只是光练,要建立自己的语料库,我用的学姐推荐过的较原始的方法,WPS 的表格自己手动或语音输入(哈哈哈!因为懒得花时间学习其他软件),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没事就打开表格瞟一眼,而且我后来才发现这上面也可以用apple pencil写写画画的。
总之呢,我备考的几个月几乎是没有一天没练过翻译的,不会的我就记住,先输入再输出,多多复盘,各个题材的也都练过。数量多,但比起写的过程,我在对照参考译文和总结复盘的时间要多很多。比如:找到自己翻译的问题、以前碰到过但是仍旧写不出的、思考自己的翻译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思考用到的翻译技巧等等,我觉得这些更为重要。在考场上,我追求的主要是译文正确、没有语法和单词错误,不写没有把握的复杂句式。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6分)
一、题型
单选(25题共50分);
应用文(40分);
作文(60分)。
二、备考书籍
MTI黄皮书+李国正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各大院校真题。
三、公众号、app
翻译硕士考研、蜜题翻硕MTI、人民日报评论、人物。
纸条、喜马拉雅(有黄皮书的音频)。
四、经验
这一科的话历年选择题部分都很有规律可循,但这次考了太多和政治相关的,我仿佛考了一场政治。应用文是写策划书有关,学习党史啥的,好巧不巧,就连最后的作文《躺平》我的分论点都写的是肖四背过的。就是刚刚好,我没准备过策划书的模版居然就考到了,以至于考试的时候在纠结格式对不对,右下角要不要写日期和署名,考场上可愁死我了,怕什么来什么。好在题量少,最后写大作文的时候我慢悠悠写了一个半小时,用直尺抵着写的。
因为浙工商考选择题,所以不需要记很多东西,就是多看看,留个印象也挺有帮助的。我大概是从8月开始看书的。
小黄书看了三、四遍,但是真正考到的没几题,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权衡一下,还是比较建议看的。除此之外,零零散散看了李国政的那本书,选择题我主要是用app翻硕百科蜜题,里面有各个院校的真题,都可以刷一刷,我会挑着二刷、三刷。
应用文就是自己要整理各种文书的模版,虽说浙工商前几年有连续三年考过广告相关的,但其实每一种都没有重复,所以建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在整理考过题型模版的同时,更要花些时间去整理那些从未考过的类型。多整理总没错。
应用文和大作文大概是10月中旬开始的,在看过多篇范文后要计时动手写,平时刷刷微博的时候也关注一下热点,一般是两周写一篇。睡前听听人民日报评论的睡前聊一会儿,里面有很多涉及当下热点的。
关于复试
初试后感觉自己考不上,就摆烂了2个多月,直到成绩出来后才开始焦虑地准备复试。把刚上了一天班的工作给辞了,然后时间全部投入到记单词、练口语、练习自我介绍和练视译中去。
一开始我就写了个5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找老师改后背下来。事实证明紧张的时候就是背熟了还是会卡壳,所以自我介绍最好滚瓜烂熟到条件反射,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真的可以缓解后续紧张。但也不要说的时候像在背稿子一样,我在当时极度紧张的时候没有明显地放快放慢速度,会强制自己冷静下来。
关于视译,一开始我找的简单的文章和自己初试备考翻译过的文章,录音,通读一遍后开始翻译,哪怕是些有印象的文章,口头翻译出来仍旧是磕磕绊绊,无法入耳。不过听自己的录音进行调整是很有帮助的,我常常会因为卡壳和说不出人话而气急败坏,冷静后重新开始。20多天后我才敢找研友一起练习复试。
与研友一起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发现问题,通过视译对方提供的文章,还可以检验一下自己临场反应能力,用日语唠唠嗑也挺好玩的。本着我很菜但我还是要说的态度,有次光是和小伙伴用日语唠嗑就过去了快两小时,哈哈哈,就真的很开心。
心得体会
1、有一起备考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时不时问我背几轮书啦,专业课过几遍了呀,我已经背过几遍几遍啦……之类的话,也有觉得我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跨专业还敢报浙江的院校,还不如选择一个保守点的。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一直鼓励我和相信我的伙伴。也许身边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行,没必要和其他人的进度相比较,更何况学得好并不在于遍数,而在于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住知识。
2、择校的过程很艰难,作为一个连买纸巾都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我确实纠结,加上自己没报班,实在不太知道自己的翻译水平,后来,每当我心态崩了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大不了就二战。当你在纠结的时候就已经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一定要稳住。
3、多看看其他院校的经验贴,翻译是共通的,找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一天的学习时间因人而异,不要追求长时长、不要逼自己早起。我的学习时间安排上大致是上午08:30-12:30,下午14:30-18:00,晚上19:30~23:30,实际上每天备考时间在10个小时多,每天都有偏差,前期卯足了劲地学,除了吃饭睡觉都不休息,两个月后就出现内心非常想学但精力和身体跟不上的情况,后面学会了适当放松和追求效率。有的人6点能早起,但我7点半起来已经是极限了。我尝试过调整作息时间,皆以失败告终,每天晚上不过12点睡不着。
5、在7、8月份的时候,我有点急于求成,每天沉浸于翻译,经常看苏琦老师的《汉日翻译教程》和《翻译必携》看到停不下来,后来就是看完了却没能记住、学会什么,直到复试前我重新拿起苏琦老师的那本书,发现曾经看过的东西突然通透了些。所以,一开始学翻译的时候不要太着急,慢慢来。
6、写日汉字的时候要注意很多字和中文的汉字不同,要么少了一点要么少了一横,而我学了几年日语却没注意到,发现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后面每当出现不确定的字都会去查。
7、关于租房,如果要在外面租房,尽量找条件好的环境。我租房的地方靠近马路,白天是不断的汽车鸣笛声,晚上2点多还能听见外面有人在说话,暑假经常3、4点都睡不着。此外,还有合租问题,如果合租最好找合适并且能不相互打扰的人(这个还是看自己啦)。
8、关于往届生,租房后才发现往届生没工作的要去户籍地考试。当时没办法了,只能继续住下去,直到12月,我怕回省要隔离,怕自己坐车太久影响考试,又在户籍地重新租了一个房,就挺麻烦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备考期间会怀疑自己、会情绪低落、会迷茫,但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一切皆有可能,坚持过,就不会后悔。希望大家都上岸!上岸!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