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周报 | 5月中国所有整车厂或停产;特斯拉上海工厂或于下周复工
上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5月中国所有整车厂或停工停产
4月14日晚,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发布微博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针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4月15日在朋友圈发文表示:“的确如此,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

点评:原本就面临原材料涨价、缺芯等负面因素影响,如今又遇新一轮疫情冲击,汽车产业的2022,更难了!
长安汽车宣布适时建立欧洲总部和北美总部
4月13日,在长安汽车2022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建成2-3个海外制造基地,适时建立欧洲总部和北美总部。
朱华荣还提到,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将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为60%,海外销量占比30%。
点评:如此看来,无论是疫情的持续,还是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都未能阻挡中国车企“出海”的决心,当然如果外部环境持续不稳,“出海”节奏则难免不受扰乱。
大众考虑在美国建电池厂
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正寻求在美国生产更多的电池,因为该集团正试图提高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产量,并挑战特斯拉的领先地位。

今年晚些时候,大众将在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投产ID.4电动车。4月7日,大众采购主管Murat Aks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可能需要在美国建造电池工厂,我们正在美国进行投资。”4月10日,Aksel前往美国与电池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会面,在访问美国期间,他会考察工厂可能的选址。
据悉,大众一直在努力提高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其产品线中缺乏受欢迎的SUV车型,效果并不理想。3月,大众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拨款71亿美元,用于改善其在美国的产品、电池研发和生产能力。
点评:如今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份额,要挑战特斯拉,大众在产能布局及产品技术升级等方面都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本田汽车计划2040年前停售燃油车
4月12日,本田汽车公布了一系列规划。其中提到,本田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内燃机,并转型为碳中和动力和移动供应商,其中即将推出的e: Architecture和固态电池将发挥关键作用。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称,固态电池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三部敏宏表示,本田将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在2040年之前实现禁售燃油车的目标。一方面,将在短期内与合作伙伴合作,以实现规模化和削减成本;另一方面,将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维持长期运营。
点评:近期比亚迪已宣布停产燃油车,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将停产停售燃油车,虽时间节点有所不同,但大多在之后的5-10年,可见本田的计划其实相对保守。
三菱汽车俄罗斯工厂暂停生产
据外媒报道,三菱汽车表示他们已经在位于俄罗斯卡卢加(Kaluga)的工厂内暂停了生产工作,何时恢复生产需要等待进一步通知。

消息显示,卡卢加工厂是三菱与Stellantis共同运营的,现在还不清楚Stellantis是否也已经暂停了卡卢加工厂内的生产工作。该公司早些时候曾宣布,将停止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并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汽车或零部件。4月8日,该公司没有立即对此发表评论。Stellantis在3月底表示,由于零部件耗尽,他们将不得不在短暂关闭卡卢加工厂。
点评:卡卢加是俄罗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众多车企投资设立的工厂。目前来看,三菱汽车并非第一家因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短缺等问题而停产的车企,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传欣旺达寻求为其电动车电池部门融资30亿元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欣旺达正考虑凭借其电动汽车电池部门超过200亿元(合31亿美元)的估值,为该部门筹集大约30亿至40亿元的资金,并已与可能的投资者进行了接触。
据悉,欣旺达的融资考虑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估值和融资规模等细节仍可能发生变化。欣旺达的一位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随着汽车制造商寻求供应多元化,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资金。2月,欣旺达从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牵头的19家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4.3亿元。
点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锂电厂商的经营现金流似乎无法覆盖扩产所需的巨大资金规模,为发展壮大锂电厂商只得伸手对外“要钱”,而在市场前景的支撑下,显然有“人”愿意买账。
长安发布全新纯电品牌——深蓝
4月13日,长安汽车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发布,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深蓝品牌会让我们的用户感受到数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美好,为长安汽车的战略转型开启一道通向未来的深蓝之光。”

据他介绍,深蓝品牌旗下的C385EV、C673EV将基于EPA平台打造,同样基于这一平台的还有一款即将发布的长安LUMIN微型电动车品牌。另外,EPA架构是面向主流电动车市场的平台架构。
点评:长安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越来越清晰,阿维塔主攻中高端,LUMIN主攻小型车,主流市场就看深蓝了。
特斯拉上海工厂或于下周复工
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已通知员工,做好下周复工准备。据悉,特斯拉星期五通知部分员工称,公司将于4月17日开始采取闭环生产方式,员工吃住在工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特斯拉将安排大巴车接员工返厂。
受上海疫情影响,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已于3月16日至3月17日停产两天;3月28日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再度停产,迄今停产已超过半个月。
点评:特斯拉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持续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想必越来越大。但好在,上海已经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特斯拉受到的冲击也会有所缓解。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过120万辆
4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显示,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6万辆和39.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4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0辆和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1倍和5.2倍。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

点评:虽然3月是新能源汽车密集涨价期,但从数据上看,涨价潮暂未影响到新能源车市。换个角度看,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是比较强劲的。
奔驰概念车实测续航超1000公里
4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发布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在欧洲完成首次公路实测。1次充电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平均每百公里仅8.7千瓦时耗电量创造了梅赛德斯-奔驰史上最低能耗。
VISION EQXX概念车自德国辛德芬根出发,以140公里/小时的高速巡航和87.4公里/小时的平均时速,历经高速公路、山路隧道等多重路况,穿越风雨湿滑、高低温差等复杂气候,最终抵达法国卡西斯,全程约1008公里,抵达时剩余电量约15%,约等于140公里的续航里程。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表示,“通过此次从德国到法国南部的公路旅行,我们证明了能效是新的‘硬通货’。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全新的技术协作开发方式,梅赛德斯-AMG F1方程式赛车团队的丰富经验及我们在电动传动系统领域的专业知识在项目中进行了深度融合。该项目开发的许多创新功能已准备应用于量产车型中,未来,基于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打造的紧凑型及中型汽车也将引入其中部分功能。”
点评:从0.17超低风阻系数、超轻量化车身、首次应用的900V高压电池系统、无需机械制动参与的动能回收等特点来看,奔驰这台续航超1000㎞的车型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整车成本或许并不低。
本田承诺2030年在中国所有新车都是电动汽车
4月12日,本田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未来10年将在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约5万亿日元(约400亿美元),以进一步加快其电气化进程。其中3.5万亿日元用于研发,其余1.5万亿日元用于投资。

本田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种电动车型,电动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本田还将投资约430亿日元建设一条全固态电池的示范生产线,并进一步加快研究,目标是在2024年投入运营。
在中国,本田宣布计划五年内在中国推出10款e:N系列电动汽车,其中2款于今年上市。本田还承诺2030年后所有在中国推出的车型都将是电动汽车,并宣布计划在广州和武汉建造专用的电动汽车工厂。
点评:这样来看,本田自今年起,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攻势才刚刚开始。
Cruise无人驾驶车遭警察截停后“逃逸”
日前,国外社交平台上一段视频显示,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一辆无人驾驶测试车因为在行驶途中未开前灯被旧金山警方拦下。随后,当警察拦停车辆并试图与司机交谈时,竟发现车内没有相关驾驶人员,于是警察试图打开车门,无果后起身返回警车。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该无人驾驶车辆突然启动并驶离现场。

不过,这辆无人车也没有完全“逃离现场”,而是在加速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后又在路上停了下来,并且车辆的安全指示灯也一直闪烁着。随后,Cruise在一份声明中对自动驾驶车辆试图“逃逸”一事作出解释:自动驾驶车辆并不是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它只是想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停下来。据悉,一名警官联系了Cruise的工作人员,但并没有对此开罚单。
点评:自动驾驶汽车违规“逃逸”该怎么处理,这是个问题,第一次可以宽大处理,第二次、第三次呢?另外如果是其他的违规呢?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呢?
原拜腾联席CEO丁清芬加盟复星
近日,据相关消息透露,原拜腾汽车联席CEO丁清芬已在今年春节前后加入复星集团,任联席CEO特别助理、战略投资发展部总经理,负责集团战投业务。据悉,丁清芬于2021年11月左右离开拜腾,此次加盟复星,或传递了复星集团将持续加码智能汽车产业的重要信号。
在此之前,复星集团在汽车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布局,不仅在产业端布局了复睿智行、捷威动力、FFT等领先企业,还在辅助智能驾驶、核心零部件、融合感知、智能座舱、电动化及汽车后服务领域做了全产业链的投资。
点评: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上半场看电动化,下半场看智能化,复星集团如此大手笔布局,并不令人意外。
奔驰斥资2亿欧元开设软件中心
4月8日,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在德国Sindelfingen新开设了一个价值2亿欧元的软件中心,并计划在2024年前将其MB.OS操作系统推向市场。梅赛德斯计划在全球招募3,000名新员工来开发MB.OS操作系统,其中将在Sindelfingen招聘约750人,负责车载娱乐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考虑到自研的难度和不确定性,MB.OS操作系统的量产还没有确定时间表。有消息称,MB.OS将有可能率先搭载于2025年亮相的奔驰电动模块化架构(MMA)车型。和已经上市的EVA架构——主要是大型轿车和SUV,比如EQS、EQE、EQS-SUV和EQE-SUV——不同,MMA将主要生产小型和中型车。
点评:随着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驱动软件在汽车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加大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是几乎所有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共同选择。不过问题在于,这么多企业争相加码布局,人才从哪里来,互相争夺将是必然。
Mobileye选定IPO主承销商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Mobileye已与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合作,为其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此前,英特尔透露Mobileye已秘密提交文件,准备在美国进行IPO,估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
消息人士称,Mobileye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但具体的IPO时机、估值和规模将视市场情况而定。Mobileye准备上市之际,正值IPO市场处于艰难时期,科技股抛售和俄乌局势引发的股市波动,已迫使GoPuff和Chobani等几家知名公司推迟了今年的上市计划。
点评:作为ADAS领域的头部企业,Mobileye的IPO计划已经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资本市场对量产型ADAS的信心,这从近段时间来ADAS赛道密集的融资发布就可以看出来。
毫末智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
4月12日,长城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宣布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银行直投平台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领投,首钢集团旗下首程控股跟投,将用于加强毫末智行的自动驾驶研发投入和人才体系建设。

目前,毫末智行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量产。截止2022年4月,毫末辅助驾驶系统已陆续搭载至魏牌摩卡、坦克300城市版、魏牌拿铁、魏牌玛奇朵、哈弗神兽、坦克500等6款车型共计数万台车上。据毫末智行CEO顾维灏透露,2022年中旬毫末将正式推出城市NOH,2022年下半年计划交付全场景NOH,并在2023年进一步推出HSD车队。
点评:在过去一年里,毫末智行已连续获得多笔融资,此次更是获得“国家队”中银投的领投,这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另一方面有望更好地助力毫末智行继续保持和稳固量产自动驾驶赛道的龙头地位。
楚航科技获海拉战略投资支持
近日,本土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楚航科技宣布与海拉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下一代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该合作也标志着由海拉和其他公司参与的楚航科技B轮超亿元融资完成。
过去一年,楚航科技一直致力于毫米波雷达在ADAS上的商业化落地。其推出的多款车规级雷达产品已获得16家主机厂,30多个主力车型的定点项目,实现了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上的双量产。同时,楚航科技位于上海的智慧工厂将扩建8-12条雷达产线,年产能超500万只,用以满足未来更多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自动驾驶量产项目。
点评:考虑到海拉本身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重要地位,此次其与楚航科技的合作,有望重塑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格局,助力楚航科技进一步提升在本土雷达传感器领域内的市场影响力及地位。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