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处即是心安》第一节读后认知产出,简称读后感
总览季羡林先生这本《归处即是心安》,总共八大节,依次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有福读书可慰平生、纵浪大化不忧不惧、行于天地再遇自己、当下即是生活、灵魂独立不畏孤寂、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我的人生信条:真实。
2022.02.22自翻开本书至此时,仅仅阅读至第二大节,现针对第一大节文章进行总结并思考。
人生,人性,人伦,人生意义,人生之美,知足与不足,有为有不为。
人生,这一词,拆开来看,“人”之一字,一撇一捺,人双足立于人世间,行于天下,奔于原野;“生”之一字,可理解为人类降生至世界,生存于世界,那么综合来看就是人类“生”至世界后,存于世界的意思。
天地万物,均有“性”,这里的性我认为是人性、兽性、物性……。兽类为果腹以捕猎其他动物,草食兽以植物为生,植物以阳光水空气为生,这些都为众人所知。人性乃人之本性,人类追求成功,为之奋斗,亦或是安于享乐,追逐物欲享受,更或者是为了宏大理想追逐梦想,皆为人性。活在世界的人们,对人性的控制有强弱,强者克己复礼,弱者纵欲江湖,人生百态,真是令人值得深思。
伦理道德约束,是人活在世上的根本,违背这些,存活在世上或许也不必称之为人了吧。
季先生所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读书至此,深觉先生所悟明澈。若人享乐至死,浑然不知活一世后有什么作用,可悲可叹。小说家庭,父母将自己所知所感传承至子女孙;中间再说学校,老师将所学知识传授学生;上说人类中高觉悟、高认知者,将自身一生所学所悟,凝结精华传于后世,是为经典为人传唱、考究、延展、光大。我只是个普通人,将来若有子女,我所存活于世的意义便是,教授他/她人生道理,立世根基,与人相处之道…….纵使我自身所学不足,虚心向知者求教,且学且教,也能共同成长。
对我来说,有一知心人,亲人平安,即是人生之美了。大起大落对我来说可以接受,但总觉得没必要,这也是我的知足感吧。
对有为有不为的理解,便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需要你去做且必须去做的事情,也有一定不能去做的事情。为国家,为家人,为自己,活出一个自信、自尊、有责任心的人,不行恶事,避免妄言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