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公益一轮,梦开始的地方!适用于高中各年级,持续更新!

以下笔记为超人所讲总结
持续更新中...
“※”表示超人口述但截图中没有出现或表意不明的内容。
“///”表示补充内容,超人没讲的,但可以了解一下的内容
浅蓝底字为小标题,橙底色字为例题/练习
目前包含内容:
未完结:【离子反应】
已完结:【化学计量】【原子结构】
(所有截图中超人手写补充内容可能会导致笔记截图过乱,所以一并移到下方作为※号点出现。)
化学计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数量
1.物质的量

※:附加内容补充如下(举的例子以及原因)
①物质的量用来帮助计量粒子的数目
②微观粒子除了以上列举的还有中子、质子等
③“指代明确”相关例题↓
1molO₂ √——可以指代氧气分子。
1mol氢 ×——指代不明确。
1mol氢气 √——虽为宏观物质,但默认指的是1mol氢气分子。
1mol空气 √——虽为混合物,但其组成成分确定,指代明确,所以可以。
1molH √——H可以指元素,也可以指原子,但写出H这个元素符号时,默认其为原子。
1mol海水 ×——不清楚组成成分,指代不明确。
1molNaCl分子 ×——NaCl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分子。
2.阿伏伽德罗常数

※:
①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
②1mol粒子所含该粒子数目为6.02*10^23
③NA的用法:
1°在概念中,要带上单位。
2°单纯表示数值,可不带单位。
④n1:n2=N1/NA:N2/NA=N1/N2——即物质的量之比=粒子数目之比
例题:

3.摩尔质量

※:
①相对分子质量,即相对原子质量代数和。
例题:




重要例题↓


※:
①算转移电子,要么算还原剂失去的,要么算氧化剂得到的。
②计算某物质或粒子的数目,要看体积给没给。
知识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
①粒子的大小由粒子种类决定;由于在气体中,粒子间距远大于粒子大小,所以忽略粒子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气体粒子的间距由温度与压强决定。
②方程代换→PM=ρRT(又名克拉贝隆方程)
③ρ1:ρ2=M1:M2=D(相对密度,指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用于气体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换算
2.气体摩尔体积

※:
①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系的原因:气体体积由粒子数目、温度和压强决定。根绝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粒子数目是确定的,即NA。所以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系。
②一定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
只给1mol或只给22.4L不能互相推,不是充要条件。
///补充点:25°C与101kpa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
气体摩尔体积+化学计量重要部分总结与证明


例题:











量筒误差(补充)

注意是看实际值还是测量值!
知识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


※:在溶液中各粒子中存在间隙,会对体积产生影响。


※:(截图不清,放在这里。)
有关溶液稀释及混合的计算,应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前·v前=c混·v混或c1v1+c2v2=c混v混,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而是要根据密度计算,即V混=m混/ρ混。

例题:




※:注意配溶液时使用的容量瓶容量≥所需溶液的容量,且溶解物质的量也要按照容量瓶的容量去算,而不是按照所需溶液去算。
知识点四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
①(重复!)注意配溶液时使用的容量瓶容量≥所需溶液的容量,且溶解物质的量也要按照容量瓶的容量去算,而不是按照所需溶液去算!!!
②容量瓶规格记忆:以25为起点,25*2=50,50*2=100,接着各自扩大十倍,即25*10,50*10,100*10。

2.配制过程

※:
①溶解后一定要冷却到室温。
②振荡是左右振荡。
③摇匀是上下摇。
ps.摇匀后会有部分液体粘在容量瓶壁上,导致溶液量不到刻度线。但此时不能加蒸馏水,一定不能!!!(贸然加水会使溶液浓度下降,就与要求不符了。)耐心等到溶液流下即可。

※:
①写容量瓶必须带上规格,不然没分。
②移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移液时洒出溶液,导致NaCl溶质的偏小,则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③未洗涤玻璃棒,溶液浓度偏低,原理同上。
④加水过量后,不能将多的部分倒掉!必须重新配置!
///补充点:做题需要抓住本质,分析误差时,本质就是c=n/v。产生误差,也就是n或v被改变,看误差偏大偏小,就根据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去看。
3.误差分析



★知识点五 高中课本核心基础实验

置、水、流、重。


※:粗盐除杂
①先看离子除去所需对应物质。
Ca2+离子除杂→Na2CO3溶液
Mg2+离子→NaOH溶液
SO42-离子→BaCl2溶液
②再整理除杂物质的顺序
注意除杂的物质是否能同时除去其他物质。

※:
①冷却水上进下出,从而充分冷却冷凝管中的液体。
②锥形瓶不能加上塞子,否则收集一段时间后,瓶内压强过大,将导致冷凝水无法流下。

例题:

没190的规格所以就近选250

离子反应
知识点一 离子反应方程式速记金属
(每种物质记忆口诀单独使用,记忆口诀不一定是通用的)
Na方程式笔记汇总↓

※:(此为超人口述的记忆方法↓)
先按PH递增排布基本反应物质
※记忆方法汇总(拆解分析见下)
①两两反应得中间
②指向通入的,少量少回走,过量多回走。(自己概括)
完整意:某物质通入另一物质,依次用箭头指向通入的物质,再往回走,少量回走一步,过量回走两步。
③Na单质与氧化物反应的方程式全是2开头。
详细拆解↓↓↓
1°两两反应得中间↓(如图)

2°某物质通入另一物质,依次用箭头指向通入的物质,再往回走,少量回走一步,过量回走两步。(注意物质之间过量少量的相对关系转化)

3°Na单质与氧化物反应的方程式全是2开头。

Al方程式笔记汇总↓

※:(此为超人口述的记忆方法↓)
先按PH递增排布基本反应物质
※记忆方法汇总(拆解分析见下)
①两两反应得中间
②Al用离子方程式好记,好配系数
③指向通入的,少量少回走,过量多回走。(自己总结,完整意同上)
④中间同类物质者,从上到下反应
详细拆解↓↓↓
1°两两反应得中间(不用考虑少量过量关系)


3°指向通入的,少量少回走,过量多回走。


4°中间同类物质者,从上到下反应

Fe方程式笔记汇总↓

※:(此为超人口述的记忆方法↓)
按化合价递增排列Fe,再加上一个最常见反应物HNO3.
※记忆方法汇总(拆解分析见下)
①两两反应得中间
②指向通入的,少量少回走,过量多回走。(自己总结,完整意同上)
剩下的全部硬记,复杂一点的就现配,不要记...没讲别的方法了。
详细拆解↓↓↓
1°两两反应得中间

2°指向通入的,少量少回走,过量多回走。

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基础

能级记忆:s pdf


2.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
①排的电子写在能级的右上角。
②排布式书写顺序得将相同数字的放在一起,比如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排电子先排4s再排3d,失电子先失4s后失3d,这么做的实质是因为在填入电子后轨道能量发生了变化。)
③电子排布式的简写:把电子排布式中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式抠出来,用括号写出代表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式(如:[Ar]3d5 4s2),再加上剩下部分。
///补充点:记忆图像方法为——羊肉串法
就从下到上依次串一遍,即图中实线部分。
先按阶梯式写好,再从下到上串。
串完一个,再从底部串另外一个。


///补充点:
①在前36号元素中,常考的洪特规则特例是Cu(全满)与Cr(半满),也就是它们为了将3d能级凑成全满/半满,所以无论是Cu还是Cr都会从4s能级上拽下来一个电子。
Cu是[Ar]3d10 4s1 Cr是[Ar]3d5 4s1
②两个规则可以简记为:泡利就是自旋相反,洪特就是自旋相同排一排。



练习:

※: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基本上是ns np的类型,就是最外层;如果是副族(20~30号),基本上是(n-1)d ns的类型。


3.第一电离能与电负性
元素周期律复习

※:
①比较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比较。

※:
①结构比较本质就是比较原子半径
②一般原子比较半径大小不会左上右下的比较,因为无法比较。
///补充点:
金属性比较口诀:碱置剧原
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置: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剧:与水、酸反应,越易反应或反应越剧烈,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原:即还原其它物质的性质,也就是比较还原性的大小。

※:
①结构比较本质就是比较原子半径
///补充点:
非金属性比较口诀:酸置易氧
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置:非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非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易:与氢气化合,越易反应或反应越剧烈,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氧:即氧化它物质的性质,也就是比较氧化性的大小。
元素的电离能


※:同周期由左向右,r↓,则第一电离能↑
(存在例外:第ⅡA族和第ⅤA族)
二三、五六反常,原因是全满半满更稳定

电负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得电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