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雅称 | 「酒」那些听之即醉的风雅名字
钓诗钩、扫愁帚、椒花雨、杯中绿...... | 50个令人心醉的「酒」的绝美别称
「钓诗钩」「扫愁帚」
酒的别称。
宋·苏轼《洞庭春色》:“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后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忘忧物」
旧时认为酒可以解愁忘忧,故称为忘忧物。
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椒花雨」
泛指酒。宋代杨万里称烈酒为椒花雨。
宋·张镃《以洞庭橘寄杨秘监》:“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杨诚斋退休,名酒之和者曰‘金盘露’,劲者曰‘椒花雨’。”
「含春王」
酒的美称。
宋·陶谷《清异录·含春王》:“唐末,冯翊城外酒家门额书云:‘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于‘王’字末大书:‘酒也。’字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
「罗浮春」
酒名。泛指美酒。
清·钮琇《觚賸·酒兵》引姚竹友诗:“主人独酌罗浮春,高腔小队喧私宅。”
「般若汤」
僧徒称酒的隐语。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
宋·窦革《酒谱·异域酒》:“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杯中物」
杯子中的东西,主要特指酒。
晋·陶潜《责子》:“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杯中绿」
指美酒。亦作“杯中醁”、“杯中渌”等。
南朝梁·王僧孺《在王晋安酒席数韵》:“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
唐·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
「玉西东」
酒杯。亦指酒。
宋·辛弃疾《临江仙》:“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彻柳边风。”
「天禄/天禄大夫」
酒的代称。
《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
宋·陶谷《清异录·酒浆》:“王世充僭号,谓羣臣曰:‘朕万机繁壅,所以辅朕和气者,惟酒功耳,宜封天禄大夫,永赖醇德。’”
「仙液琼浆」
指美酒。
《隋唐演义》第二七回:“前一院唱吴歌,后一院就凤舞;东一院作金鰲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清圣浊贤」
汉代末年因饥荒严禁酿酒,饮者讳言酒,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棜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青州从事,好酒的代称。
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平原督邮,劣酒、浊酒的隐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曲生」
酒的别称,亦作“麴生”,又称曲君、曲道士、曲秀才、矮道士等。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法善以为是妖魅,俟其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醲酝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麴生风味,不可忘也。’”
「欢伯」
酒的别名。
汉·焦赣《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狂药」
酒的别称。
《晋书·裴楷传》:“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
「福水」
酒的别名。
清·翟灏《通俗编·饮食·福水》:“《留青日札》:‘酒曰福水,而陶翰林名曰祸泉。’按:《晋书·地理志》有福禄县,属酒泉郡,《水经注》所谓福禄水,由是县出也。俗呼酒为福水,当因乎此。”
「甘波」
酒的别名。
唐·杨夔《溺赋》:“酒不可甘,甘之则沉。吾命酒曰甘波。”
「清觞」
指美酒。
《太平御览》卷二二九引汉·扬雄《太官令箴》:“羣物百品,八珍清觞,以御宾客,以膳于王。”
「雪香」
指酒。
唐·杜牧《对花微疾不饮呈座中诸公》:“尽日临风羡人醉,雪香空伴白髭须!”
「黄娇」
酒的代称。
金·元好问《中州集·段继昌》:“有以钱遗之者,必尽送酒家。名酒曰黄娇,盖关中人谓儿女为阿娇,子新以酒比之,故云。”
「红友」
酒的别称。或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餉曰:‘此红友也。’”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论其品格,亦止如苏州之福贞,惠泉之三白,宜兴之红友,扬州之木瓜。”
「绿蚁/碧蚁」
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即绿酒),细如蚁(即酒的泡沫),称为“绿蚁”。后世用以代指新出的酒,并因延伸开来有多个称呼,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等。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宋·吴文英《催雪》:“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冰蚁」
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
清·陈维崧《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唤取鸬鹚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说饼,满船药玉,几瓯冰蚁。”
「金波」
酒名。亦泛指酒。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张次贤)尝记天下酒名,今著於此:后妃家……河间府金波,又玉醖。”
「十旬」
酒名。亦代指酒。
《文选·张衡》:“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李善注:“十旬,盖清酒百日而成也。”刘良注:“九酝、十旬皆酒名。”
「云液」
古代扬州名酒,亦泛指美酒。
宋·陆游《庵中晨起书触目》:“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坼龙团。”自注:“云液,扬州酒名。”
「拨醅」
未滤过的重酿酒。亦泛指酒。
唐·温庭筠《醉歌》:“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
「黄封」
宋代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后泛指酒。
宋·苏轼《岐亭》诗之三:“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王文诰辑注:“京师官法酒以黄纸或黄罗绢羃瓶口,名黄封酒。”
「春物」
指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亦指酒。
宋·梅尧臣《度支苏才翁挽词》之三:“自昔爱春物,罇深眼底红。”
「流霞」
(浮动的彩云。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泛指美酒。
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桂浆」
指酒浆,美酒。
《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兰生」
形容美酒香气四溢。指美酒。
《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日之末酒也,芬香布列,若兰之生也。”
「榴花」
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梁元帝《刘生》:“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杜康」
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借指酒。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仪狄」
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用为酒的代称。
《平山冷燕》第一回:“君尽臣欢,尊本朝故事,敕赐赋《醉学士之歌》;臣感君恩,择前代良謨,慷慨进疎仪狄之戒。”
「白堕」
晋河东人刘白堕,精于酿酒,后用作美酒代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顾建康」
对醇酒的美称。
南朝梁顾宪之,性清直。曾为建康令,甚得民和,时人因号醇酒曰“顾建康”,言其清且美。
《梁书·止足传·顾宪之》:“宋元徽中,为建康令……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輒号为‘顾建康’,言醑清且美焉。”
「瑶卮」
(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称。)指美酒。
宋·柳永《玉蝴蝶》:“是处小街斜巷,烂游花馆,连醉瑶卮。”
「红螺」
亦称“红蠃”,软体动物名,壳薄而红,可制为酒杯。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
唐·陆龟蒙《袭美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走笔次韵奉酬》:“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
「九霞觞」
亦称“九霞巵”。酒杯名,常借指美酒。
唐·许碏《醉吟》:“阆苑花前是醉乡,误翻王母九霞觞。”
「黄流」
以郁金草酿秬黍而成的香酒,因色黄故称为“黄流”。一说是酒器上以黄金为饰的流水口。后多用以借指美酒。
《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毛传:“黄金所以饰流鬯也。”
郑玄笺:“黄流,秬鬯也。”
孔颖达疏:“酿秬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鬱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
「冻醪」
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春酒,冻醪也。
「野酌」
指村野人自制的酒。
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颜君之灵。”
「醍」(tí)
较清的浅赤色酒。
《礼记·礼运》:“粢醍在堂,澄酒在下。”
郑玄注:“粢,读为齐,声之误也。”
陈澔集说:“粢醍,即《周礼》醍齐,酒成而红赤色也。”
「醙」(sōu)
白酒。
《仪礼·聘礼》:“醙黍清皆两壶。”
郑玄注:“醙,白酒也。凡酒,稻为上,黍次之,粱次之,皆有清白。”
「醝」(cuō)
白酒。
《周礼·天官·酒正·酇白释文》:“酂白,即卽今之白醝酒也。”
「醴」(lǐ)
采用稻、麦、粟、黍等不同等级的谷子酿造的系列酒。甜酒。特指美酒。
《周礼·酒正》:“醴齐。”注:“醴,犹體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
「醪」(láo)
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醇酒。酒的总称。
晋·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醥」(piǎo)
清酒。
宋·沈端节《念奴娇》:“馀芳难并,破愁惟有馨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