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B站困境,实现四方共赢,里子面子都要
摆脱停更潮!B站,来看看95亿的广告营收翻番企划!片中顶部五秒弹窗Banner和片尾后贴五秒广告模式(UP可选)或许能够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帮助B站扭亏为盈,刺激内容爆发,实现B友、B站、UP主和广告主四方共赢!
本期视频将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论证加贴片广告的必要性和怎么加才可以让用户接受,大家放心,肯定不是爱优腾管那样的片头广告或者片中暂停广告,我和大家一样厌恶这种广告。后半部分是探讨这种贴片方式会给B友、UP主、B站和广告主带来怎样的影响,计算一下这种方式怎么给B站带来95亿元的广告营收,让UP主们也能够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B友们也能够在不影响观看体验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内容。
友好互动并肩观察,大家好这里是互动观察员。新鲜内容我们即刻开始!
上个月知乎和B站对“B站UP停更潮”有过热烈的讨论,有的知乎答主说哪里有什么停更潮,不就是几个大一点的UP停更了嘛,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还只是想给自己放个假,UP主作为创业者有来有去的这也很正常。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确实没有很集中的“停更潮”但是有隐晦而又非常清晰的“停更趋势”,分散在各个时间段和分区的“停更事实”,这一点B站后台是最明白的。我们自己也能看到很多中小UP主们的更新时间都是停留在了前两年,我问过其中一个叫做“奥特快谈”的UP主停更的原因,他说找不到变现的方法,无法维持团队。我的大学室友在怪异君的团队待了七年,从他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是,怪异君停更的原因就是亏钱,母公司之前可是是烧钱支持他们团队的。
知乎有个答主是这么评价当前的停更风潮的,B站有意助推了B友们的唱衰和UP主们的哭穷,停更潮错在B站决策失误,如今这个风潮正好能够为B站加贴片广告铺垫理由。那好,那我们就好好地来聊一聊贴片广告这件事情。事实上B站确实有很多错误,比如重金挖人、投资动画失败、把战线拉的太长等等,但是我们只是从马后炮的角度批评那些举措,B站之所以能够出圈并且吸引三亿新用户,这和各种尝试与折腾是分不开的,那些错就错在B站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急于破圈而做出的种种的失败的尝试。可是谁也没想到结果不如预期,所以我们不必苛责。即使没有这些决策失误,B站的创作激励也无法维持太久,这就像互联网平台在增量时代的补贴大战一样,当增量到顶了,格局已定了,补贴也就会随之消失,盈利需求开始受到重视。那B站是有意助推这个风潮吗,我觉得不是,智能路障的视频上热门那是因为他的视频本来质量就很高,老蒋那个分析B友的视频上了热门第一,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就是B站想借他人之口劝一劝B友们对UP主和B站的商业化拓展宽容一点。总体来看,停更潮的背后并没有那种别有用心的推动,总不可能是B站花钱请UP主来哭穷吧。B站为了降本增效而砍创作激励是无法避免的,UP主们哭穷主要是因为大环境确实商单锐减,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B站别有用心,反而应该感谢B站至今为止对商业化的克制,是叔叔的力主,B站才坚持至今没有贴片广告。2014年,陈睿在微博中承诺“永不加视频贴片广告”,结果2016年在番剧中加入贴片广告引发众怒。陈睿为此向用户道歉,自那以后,陈睿和B站对于广告一直持非常保守的态度,害怕二次打脸会动摇B站的根基。广大B友和叔叔都明白贴片广告对社区环境的伤害。所以如果B站真的借此机会推出贴片广告,被骂也是理所应当。但是我本期视频为什么又来建议贴片广告呢,因为我是在权衡所有人的利弊和理解B友们反对贴片广告的本质原因的情况下做出了理智判断,给出的建议最大限度的规避了贴片广告对观看体验的伤害。
粉丝的正向反馈和同频共振能够吸引不少UP主用爱发电,这是B站在创作激励上线的2018年以前能够吸引无数UP主的原因。但是在最近三四年内迅速破圈吸引了两三亿新用户的情况下,在吸引了一大批不是用爱发电而是为钱而来的UP主的情况下,在B站因为连年亏损而大砍创作激励并且广告商单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如果B站再不找到新的办法,平台上不论头部、中部还是尾部的UP主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更或者减少更新频率的情况,三亿B友们对此情况也会痛心扼腕,B站自己的股价也会撑不住。陈睿曾经说过:“我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社区用户的角色问自己,如果B站变坏了,我会怎样?答案是我会痛心疾首。所以我能够抑制自己对于增长和速度的过度渴求。”如今的B站在商业化的层面确实没有变坏,这和陈睿力排众议的努力是分不开。但是平台优质内容的产量降低又是不是另一种层面的“变坏”呢?陈睿在B站十三周年庆上曾表示“能够不断地去产生新的宝藏UP主,既是B站的活力所在,也是B站的价值所在。”如今的UP主断更对B站来说是不是一种价值的流失呢?当然,如今B站的UP主数量应该还是在持续上涨的,但是这还是以前的用爱发电的的逻辑吸引的UP主。这些UP主可能很难持续高产,但是他们投入成本低,所以还是能够保持更新。而那些依靠团队稳定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的UP主一定是会因为“无法变现”而走上下坡路的。
现如今,在视频类上市公司中,B站是唯一一家营收增长,亏损还扩大的公司,并且亏损扩大的比例非常惊人。2018年的亏损只有5亿,去年就已经达到了75亿。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商业化的克制和对内容创作者的补贴。正是这些亏损和对社区调性的坚守支撑起了大多数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如今陈睿提出的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节流已经大砍了创作激励,完全取消更是一个坏主意。开源的话,由于上次的打脸,B站已经陷入两难境地。陈睿说过“互联网只有优秀的公司和倒闭的公司“,而目前的UP主变现困境和B站的亏损困境是否可能导致B站走下坡路呢?其他平台可都等着B站鲸落而分食B站呢,互联网平台一旦走下坡路很可能就会走向灭亡。在我看来,B站虽然不至于灭亡,但是很可能会被逼到悬崖才不得不做出改变,到时候可能慌不择路做出错误的选择,那时候也不会有试错的机会,真走到那一步就太被动了。所以应该趁着现在还没有走到悬崖边,还有试错机会的时候,主动做出合理的变革。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对我的方案进行小规模试点。大家也可以来评价一下我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
对于目前的UP主和B站困境的讨论,有的UP主在指责B友反商业化,有的UP主则是出谋划策。智能路障建议应该打通游戏数据,让B站成为最大的游戏分发平台。腾讯就是把QQ的流量和游戏结合起来才实现了流量变现,逐步成长为商业帝国。UP主“l那个谁l9527l”建议把硬币盘活,取消投币限制,扩大硬币用途,除了每天领取一个硬币,用户还可以以一毛钱一个的价格购买硬币,up主也可以将收获的硬币变现。这些建议都不错,但是本期视频的重点是另外一个UP主“坚果熊说博弈”的观点。他是广告行业的,提出的建议是:一、广告和内容创作者应该界限分明,不应该让创作者分太多心到找广告和植入广告上。贴片广告模式可以实现这种“界限分明”。二、有广告主,UP主才能挣钱,但是B站出于信守承诺而没有把拉广告主这件事情当做工作重点。自制剧反而占用了UP主们的展示空间。扶持优质UP主比亲自下场投资综艺动画更能吸引新用户,比如破圈的二舅。三、B站应该扛起UGC网站(用户创造内容)的大旗,说服广告主投放广告给UGC内容并不是掉价的事情,一样可以提升知名度好感度。反观其他视频网站不少正式剧集也可能是烂片,反而不能为广告主带来正面的品牌曝光。四、B站的长视频可以增加暂停帧广告,就是暂停视频就会弹出静态广告。或者前贴片也可以,只要能五秒跳过就可以。这两个方式不行的话还有另外两种可接受的,一是片尾广告,不是单纯片的尾广告,而是UP主的声音在结尾延续五六秒,画面就空出来给广告。二是片中顶部的Banner广告,长条矩形,占据顶部八分之一的位置,持续多久都行,可以轮流播放广告。五、如果广告主觉得B站UGC内容良莠不齐,那么规定只有五分钟时长以上并且一百万(可调整)播放量以上的视频才有资格贴片。高播放的视频都是经过用户自发选择筛选出来的,理应得到相匹配的回报。
对于坚果熊说博弈提出的这几个点子,我主要就片中顶部Banner弹窗广告和片尾广告来进行发散分析和收益计算。首先我觉得片尾广告没必要什么UP主留白,免得增加麻烦,就直接在视频播放完贴个五秒广告。其次,片中顶部Banner广告的模式很好,但是应该是短暂的五秒弹窗,而且出现频率不能高,比如三到五分钟的视频可以出现一次弹出,五分钟以上的视频,每五分钟可以弹出一次。比如一个25分钟的视频就会弹出5次广告,每次五秒。播放量门槛不应该这么高,因为很多视频达不到。可以划分几个档次,五万播放的视频就可以插入Banner广告了。而50万播放的视频则有资格插入高溢价或者说大品牌的广告。从品牌方的视角来看,不同播放量的视频的曝光费用是不一样的,如果希望投放给高质量的视频,就投给最高档的百万播放以上的中长视频。如果没那么挑剔,想广撒网的,就可以投最低档,只要是五万播放量以上的视频都可以投。至于说高播放的视频后续增长乏力,这个不用担心,因为弹窗广告只和曝光次数挂钩,播放乏力自己的投入也就低。投给高播放只是出于肯定这个中长视频的质量,期待其质量能为品牌带来正面曝光。而且高质量的视频,粉丝忠诚度也高,更有可能会出现为了支持UP主而点击广告的行为。
目前B站的广告生态很混乱,视频内置广告,评论区置顶广告,主页动态放广告等方式层出不穷,为了接到那些广告或者巧妙植入广告,UP主们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是B站作为平台却完全没想过帮助UP主去和广告主牵线搭桥。平台的最大作用就是对接,而B站因为对承诺的信守而没去做任何对接,如今,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B站应该尝试一下能够同时顾及面子和里子的方案了。
我们来分析下弹窗和片尾广告的接受程度。前贴模式对用户的体验破坏极大,优酷就因为前贴广告而没落了。而片尾后贴全屏广告和片中的顶部弹窗广告则对视频体验破坏度很小。因为片尾广告肯定是直接退出去了。而顶部的弹窗Banner广告则因为遮挡的空间小且持续时间短,加上B站中长视频主要看字幕,顶部空间不重要,所以这种方式也能够被接受。更为关键的逻辑是,不管是片中顶部五秒贴片广告还是片尾五秒广告,都是UP主自己可选的,出现与否,出现什么领域或者哪家公司的广告,UP主和广告商都能优先满足双向选择。不差钱的UP主甚至可以不勾选广告。如果UP主的粉丝忠诚度很高,甚至会主动点击贴片广告为UP主增加广告点击收益。如果有粉丝不买账,批评UP主“变质了”,那么UP主完全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取消广告或者无视这类批评。这个时候,B站就无需担心上线这个功能被批评了,因为完全是UP主选择的,就跟当前的详情页贴片广告一样,矛盾就被转移到了UP主和粉丝之间,B站成了不粘锅。而从目前的观众对详情页贴片广告的容忍度来看,没见过哪个粉丝骂UP主的视频下方出现了这种广告。有些粉丝甚至会为UP主接不到广告而着急。B友们都是很通情达理的,预期大部分B友不会骂贴片广告的,因为吃人手短,你享受着UP主带给你的精神食粮,凭什么不能让UP主就用最低限度的温柔镰刀收割你的韭菜呢,而且基于白嫖的习惯,大部分观众都不会有任何金钱上的损失。
片尾时间是垃圾时间,观众在看完视频的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获得感,有的会马上退出不看广告,有的会在来不及反应或者愣神的时候已经看完了五秒钟片尾广告,有的可能还会因为广告好看而故意看完片尾广告。这五秒的浪费是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感的,因为想看的内容已经在前面的中长视频里得到了满足,并且即使浪费了也只能怪自己手速不够快没有马上退出。这把选择权交到了观众手里。而片头广告观众是没有选择权的,必须忍受,搞不好看完广告发现里面的视频是个标题党会更加气愤。用户喜欢B站的原因就是看视频的即点即看,这是B站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片尾广告并不会踩上这条红线。顶部弹窗广告也是同理,只在顶部出现五秒,出现的频次很低,每五分钟一次,你发弹幕骂广告所花的时间都要比五秒钟要长,而且这个Banner广告是可以由观众手动点击取消的。实在不喜欢这个广告的朋友可以手动点一下叉叉。这个叉叉可别像其他无良广告一样做的那么小,因为愿意动手叉掉广告的一定是觉得广告挡住了想看的顶部画面。
对于品牌方来说,要的就是这样良性曝光的效果,如果硬植入,让UP主口播广告,有时候会引起不满,因为会影响到观众的体验,有时候一个五分钟的视频你两分钟都是口播硬广,这谁都可能会出现不满情绪,脾气爆的可能会立马骂起来。还有那种软广,观众有时候很难分清你是不是为了这顿醋包的这盘饺子。如果上线贴片广告,硬广和软广出现的频率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有所降低,但是绝对不会变多。还有一种UP主,以前是纠结要不要接硬广或软广,现在则是因为创作激励和商单减少想要接广告都接不到,只能一步步降低报价盼望着广告商来找他。对于这种情况,UP主可以毫无心里负担地勾选片中和片尾贴片广告,而且不必花心思去自己找广告主。品牌方也因为投放广告的风险大大降低而放开手脚。
什么叫广告主的风险呢,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一个是某头部UP主因为拉踩的硬广而翻车,导致UP主、广告主和粉丝三方都遭受了极大损失。一个是某日本新闻区的UP主因为怒喷了指导跳过广告的空降指挥部而陷入了舆论风波。还有一个例子是,某百万UP主,因为把绝对不应该拿来插入广告的历史分析视频拿来植入了不恰当的广告,对UP主和广告主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例子都是UP主错误的打广告方式给自身以及广告主带来的负面影响。广告主投钱反而给自己招致骂名,这种事例在圈子很小的广告界传开来,就会吓得其他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畏手畏脚。而贴片广告只要注意一下在某些不适合打广告的视频里不要勾选广告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让UP主不用那么尴尬的口播硬广,这类硬广,观众不想看完全会拖动进度条,占用过多的视频时间会稀释视频的含金量,观众也降低了吸收内容的效率。而片中顶部五秒的Banner弹窗广告,可以让UP主放开手脚去做内容,完全不用操心找广告主的事情,减少犯错的可能,也不用自己琢磨怎么巧妙的植入广告,这对处在金字塔不同位置的UP主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有人说,现在都没广告主投放了,哪里来的广告,但是目前的贴片广告就是只要你勾选,就一定有贴片广告出现在你的视频下方。所以贴片广告是永远受到各个体量的广告主青睐的。
以前没有贴片广告的时候,大家都是白嫖免费看视频,UP主也是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用爱发电或者赚一点创作激励。现在,免费的模式走不通了,UP主要么接软广硬广要么停更减更,观众这才明白,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只是以前这些免费的东西的成本都是由UP主自己或者叔叔来买单,但是这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流量变现是完全合理的。说实话,贴片弹窗模式对一些重文案轻画面的视频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一些重画面的剧情类视频来说是具有有一定破坏性的,你看的好好的突然来一个顶部弹窗,这无疑是会破坏体验的。但是UP主自己可以根据情况取消这个贴片,观众也可以手动点击叉掉。所以这个模式完全是一个很灵活的方法,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模式还有效的方法了。纯净的社区氛围和观看体验一定是和商业化边界拓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抖音博主视频内部存在大量的硬广植入,视频衔接之间还会时不时出现纯广告推流。这些广告并没有在抖音引发多大的反对浪潮。而B站由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对社区氛围调性的坚守而陷入困境。
我们拿一个UP主来举例,“一只姜茶茶”,如果你是她的粉丝,你是希望她停更还是希望她复更但是加了Banner贴片广告呢?在她的公众号“茶茶酱”的4月3号的文章中指出,B站没有贴片广告,视频播放产生收益低;头部效应集中,中腰部UP主难以生存,广告朝头部倾斜,都是导致UP主难以持续更新的主要原因。
B站其实是有广告部门的,但是这个部门不是像UP主们一样为找不到广告主而发愁,而是为没有广告位而发愁,目前的广告位只有视频详情页下方的贴片广告,还有首页的推荐页偶尔出现的伪装成视频的广告。相比B站巨大的流量池,相比油管那庞大的广告位,真的算是少的可怜了。如果阿B的广告部门拥有了片中顶部弹窗广告和片尾广告的决定权,那么广告位资源一下就能暴涨五倍,广告部立马就得扩招人手。B站作为平台去拉广告主可比UP主们自己一个个去找广告主更加靠谱合规和集约省事,B友们真正去购买的话也会更放心。
这个广告位还可以玩出什么花来呢,就是UP主还可以自己去找厂商承包广告位,或者厂商可以主动去和某个UP协商承包广告位,比如一个萌宠区UP主自己觉得哪家的宠物粮“好吃”,或者厂商觉得哪个UP主的流量很好或者潜力很高,那么双方谁主动都可以,两方达成一致,厂商去找B站广告部门投给指定的UP主。这种模式下,除了该给的曝光费,每实际点击成交一单,商家就给UP主分成一笔钱,成交数据在B站后台都有。而普通模式下弹窗贴片不管成交量多少也不关UP主的事。所以UP主并不会费心去替弹窗广告里的产品进行宣传,这也正好使得UP主不用被广告干扰,商业化和专业内容的边界依旧清晰,属于是良性结合。
B站自己起到中介平台的作用就行了,负责审核广告的资质,让UP主和广告主双向选择,甚至可以引入投标机制,比如有的UP主因为口碑非常好,他就有议价权,要求自己的Banner广告和片尾广告的单价要高于平均水平,竞标出价高的企业可以得到该UP的专属广告位。比如,像木鱼水心这类口碑极佳的稳定创作者,他的议价权就可以更高。而其他的腰部和尾部UP主呢,则不用担心你接不到商单,因为只要你勾选了想要合作的的广告主领域,那么只要你的视频大于三分钟且达到了5万的播放量,那么这个领域的广告主的Banner和片尾广告就自动会在你的视频当中和结尾弹出。
对于B友来说,贴片广告是否上线,区别不大,口播硬广或者软广该有的还是会有,最多是评论区链接变成了视频顶部弹窗广告。但是对于B站来说,关系可就大了,不管你哪种模式,自己都和UP主五五分成广告费。以前UP主们自己八仙过海拉广告打广告,阿B没出力自然不能分一杯羹,但是把贴片广告集中化运营起来,B站真的就能做到和UP主们有福同享。
很多B友和UP主分析说B站引入的短视频Story-Mode挤压了中长视频的生态位,逼着中长视频up主去做短视频。但是上线了贴片广告后这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三分钟以内和五万播放量以下的任何视频,是没有资格放弹窗和片尾广告的,而超过了这个时长和播放量的视频,不管是竖屏还是横屏,都可以贴广告。以前那些短时长的竖屏和横屏视频,有的是高质量赢得了高播放,有的是靠营销号标题党封面党赢得了播放量,但是,在同等质量下,短时长的视频的投入产出比就是完爆中长视频的。比如怪异君,他的视频质量高时长也长,如果以播放量作为收益计量标准,他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那些短视频呢?怪异君的视频通常是半小时以上,完播率也高,如果有贴片广告,半小时可以插入6条五秒顶部Banner广告和一条片尾广告,超过15分钟的视频,片尾广告可以长一点,比如15秒,当然再长就没有意义了,因为片尾广告没人看。也就是说,短视频和长视频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短视频投入低但是达不到插入弹窗和片尾广告的要求。长视频投入高但是能获得更多的弹窗广告收益。 相信这个措施能够帮助B站挽回已经停更或者想要停更的UP主们。
接下来计算一下这个模式为各方带来的收益。
财报显示,B站2022年第四季度的日均活跃用户达9280万,月均活跃用户达3.26亿,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95分钟,为了方便计算,用户数取一亿,假设三分钟以上五分钟以内的视频只投放一次弹窗广告,五分钟以上的视频每五分钟投放一个弹窗广告。估算下来,每个用户平均每天会看19次Banner广告(实际更低)。总体用户的广告曝光次数就是1亿乘以19,也就是说B站每天能够有19亿次的弹窗Banner曝光,百度出来的弹窗广告报价是:100万次曝光需要6000元,约合一次曝光展示0.006元,若以实际点击量结算,单次点击在0.2元左右。这些广告会根据大数据投放。换算下来就是,19亿乘以0.006=1140万元。假设弹窗广告的点击率是两百分之一,那么点击率的收益是19亿除以200乘以0.2=190万。所以Banner广告的曝光加点击的总收益是每天1330万。
如果每个3分钟以上五万播放以上的视频都在片尾设置5秒到10秒的全屏广告,假设每个用户每天看20个三分钟以上时长的视频,完播率达到一半,也就是说每个用户每天会看十个片尾广告,因为片尾广告是全屏(最好不带声音),所以价格会贵一点,又因为是片尾,广告完播率差,所以价格会便宜一点,假设每条片尾广告的曝光价格是两倍于Banner广告也就是0.012元,那么片尾广告的收益就是1亿乘以10乘以0.012=1200万。点击量(1/200)收益就是1亿乘以10除以200乘以0.2=100万,所以片尾广告收入总计是1300万。那么每天B站的Banner和片尾广告总收益就是1330万+1300万=2630万。年收入就是乘以365天也就是95亿9950万。假设这笔钱是平台和UP主对半分,B站和UP主也能各自分到48亿左右。从B站去年的财报来看,整体运营成本是180亿,其中的91亿元作为创作激励金分给了UP主。如果这个Banner广告和片尾广告的想法能实现的话,几乎可以覆盖掉B站创作激励金的成本。B站2022年的广告营收是55亿,Banner和片尾广告预计带来的收入几乎是目前B站广告营收的两倍。B站完全可以凭借这笔广告收入实现扭亏为盈。大家别以为这笔钱很夸张,抖音的广告年收入是1500亿元,而B站的体量是抖音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B站如果按照抖音的商业化程度来运营,预计可以获得500亿元的广告营收。考虑到B站用户的钱包不如抖音用户的钱包鼓,打个对折也能有250亿元左右。我前面计算的95亿元的营收还没有达到最大商业化程度营收250亿元的一半。但是有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面的计算都没有考虑到贴片广告的播放量门槛,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三分钟时长以上而且5万播放以上的视频才能够插入Banner和片尾广告。所以上面的计算的95亿元的广告营收,应该至少要减半。
好了,上面是B站的营收视角,我们再来看看UP主的视角。
这个模式也能够为UP主带来不菲的收益。一个10分钟20万播放量的视频,可以插入两个Banner广告和一个片尾广告,假设弹窗广告和片尾广告都是单价0.006元,完播率只有一半,也就是说,本来的3次广告曝光只有1.5次。前面5万播放没有收益。那么,收益是15万乘以1.5乘以0.006=1350元。平台抽成一半的话,UP主也能到手675元。如果一个十分钟的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100万,那么收益是95万乘以1.5乘以0.006=8550元,B站和UP各自能到手4275元。这个收益是高于目前的B站创作激励收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创作激励金,B站不仅不用自掏腰包,而且还能赚取和UP主一样多的收益。以前的模式是,B站把整体的广告收入拿来贴补那些创作者,现在的模式是,除了已有的激励金补贴方案,B站和UP主都能额外从贴片广告里赚钱。
这个5万播放的门槛是为了倒逼UP主们创作更高质量的视频,如果B站想要提高收益率,也可以把这个门槛拉低到一万播放量。Banner和片尾广告的激励和B站已有的创作激励相结合,就能让高质量的创作者得到丰厚回报。而低创的那些UP主们,以前可以薅B站羊毛,但是却没办法薅贴片广告的羊毛,因为低质量的视频很难达到5万播放量。
最后,我评价一下某些人给B友贴标签的观点。我认为B站聚集了整个年轻群体,代表了一代人,不应该被指责。就好像“垮掉的一代”这个形容词不该被拿来形容任何一代。同样的,我也不赞成对其他平台的全体用户贴标签,比如抖音用户从清洁工到白领,从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到我们父母辈,我们有什么资格对社会的“大多数”贴上任何负面的标签。比如七成女性用户的小红书,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些极少数人的言论就给小红书贴标签。三亿B友也不同意被任何人贴标签,不能因为平台上的少数人的言论就给全体B友贴负面标签。除非你在贴标签之前给出精准的限定词汇。
B友们确实有反资本反商业化的社区氛围,但是反消费主义本来就是一种清醒,再加上大环境的消费萎靡,B友们的清醒理智不该被指责。但是少数用户骂UP主打广告的言论确实不应该。贤宝宝(抖409万粉)、帅小伙蛋黄派(抖780万粉)、在下哲别(抖5.3万粉)都去抖音带货了,自家平台捧红的大UP主,却跑到其他平台带货,让其他平台抽成,B站自己也心疼这笔收入流失,那为什么不在自家平台带货呢?只能猜测在B站带货会被少数人喷?贴片广告的引入应该会给这些头部UP主们更大的发挥空间,粉丝们对商业化拓展的态度也将会逐渐软化。这些UP主如果要带货很有可能会回到B站带货。那么B站就又多了一个抽成的赢利点。
有的分析说B友们都是穷学生没有消费力,实际上B站用户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我们只是不想为不喜欢的东西消费,而不是消费不起,这从游戏大厂的流水中可见一斑。年轻一代过不了几年就是家庭主力,不少人已经是家庭主力了,也就是说逐渐掌握家庭消费决定权。而且这一代的年轻人更不愿买房,没有了房贷的负担,消费潜力会被释放。所以B站一定是中国未来最有商业价值的视频平台之一。
自从知识区和其他分区百花齐放以后,B站绝对是最有文化内涵的视频网站。我不认为大量新用户涌入社区会稀释掉原有的社区氛围,因为大家依然还是各自看各自的分区,互不打扰。新老用户之间会互相同化,这不是什么坏事,缺乏新鲜血液的流入反而会导致社区的衰败。目前B站依然是最容易造梗火出圈的平台,这证明了B站一直保持着强大的互联网影响力。有的用户可能觉得二次元浓度降低了,但我没觉得是坏事,因为首页和热门推动都是个性化的,并不会对二次元群体有过多干扰,就好像图书馆上架了其他种类的图书,于是吸引了很多不看漫画的人来看书,只要这些新读者能够保持安静,那么,看漫画的读者依然能够聚在一起看漫画,甚至吸引更多其他分区的读者来看漫画。而自己也可以偶尔去看看其他分区的书籍。
陈睿说过,“如果B站不是向前发展,那么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到灭亡,永远不可能停留在那个大家认为的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那个阶段。”他认为B站的三个使命是:“要构建一个属于用户的社区,一个用户感受美好的社区;要为创作者搭建一个舞台,让优秀的创作者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让中国原创的动画、游戏受到全世界范围的欢迎”“B站一直以来坚持的三点:坚持品质的优先、坚持创作者优先、坚持正向的内容价值观。”
如今,B站的用户依然在增长,UP主们却逐渐乏力,如果优质内容的产出速度跟不上用户的增长速度,那么B友们的首页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低质内容占领,用户就会逐渐积累不满,直到有一天爆发。社区调性也会逐渐被搬运的抖快的内容带偏,逐渐抖音化微博化,而这是陈睿和广大B友们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听说对竖屏内容的扶持是阿姨的决策,我想竖屏生态也不是不能入驻B站,但是前提是要给到中长视频区别于短视频的价值回报,否则就是内置了小抖音反而引导用户真跑去抖音,而且还会倒逼长视频创作者跑去做短视频或者停更。给中长视频的价值回报方案我在上面已经详细说明了,不知B友意下如何?不知阿姨和叔叔意下如何?做一下简单的调研,大家对本期视频的观点持什么样的态度呢,0到10分,代表了坚决反对到坚决同意,5分是中立。请在弹幕评分。更多意见请到评论区交流。喜欢本视频的话,希望可以点赞投币加支持。友好互动并肩观察,这里是互动观察员,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