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怪·谈推理 10 | 开启黄金时代新篇章 聊聊奎因兄弟那些事儿

2018-08-14 16:44 作者:我是怪异君  | 我要投稿



青崎有吾在日本有“平成时期奎因”的称号。

节目视频截图

不仅作品风格很像,

而且就连奎因的拿手绝活,

他都学得有模有样。

书中四分之三处的“挑战读者”环节是奎因的拿手绝活

毕竟奎因头顶的光环实在是太闪耀了,

能被人夸作像他,

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我们都知道在欧美侦探小说史上,

有一个闪闪发光的黄金时代,

可谓是群贤毕至名家云集佳作频出,

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认真吹捧脸)

在这些人之中又诞生了三大将,

江湖人称——

“黄金时代三巨头”

其中之一,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埃勒里·奎因



PART1  一个名字两个人


首先普及一条知识,

“埃勒里·奎因”实际上是两个人。

现在已经算不上秘密,

但在当时可是瞒天过海骗过了所有人。

(他们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笔名叫巴纳比·罗斯,参加活动时就一人扮演一个身份)

签名都要签三个,两人的本名加共同的笔名。P.S 这当然不是签给读者的,不用担心身份泄密

这个的名字背后是两兄弟,

佛德列克·丹奈和曼佛雷德·李。

不要问为啥姓不一样,

因为他俩是表兄弟,

不是一个爹妈。

而且这也不是本名,

是他俩上学时给自己取的。


虽然现在偶像团体都流行打包出道,

比如前阵子强势霸榜,

为鹅厂吸金无数的《创造101》。

当然现在已经改成了“火箭少女”这么个一言难尽的名字。

但作家圈想打配合就没这么容易了。

因为不像艺人有经纪公司,

大小事合同写得明明白白。

毕竟钱的事儿一旦掰扯不清楚,

就很容易伤感情。


也因为创作是很主观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那究竟这本书该照谁的写呢?


而奎因兄弟之所以这么成功,

是因为有个天然优势——

人家是正儿八经有血缘关系、

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兄弟,

要是闹别扭,

转头就可以去告家长。

(没有的事,我瞎编的)

但别以为他们就没矛盾了。

恰好相反,

这俩各有各性格。

别的不说,

对侦探小说的看法就不同。

一个觉得这也算正儿八经的文学,

应该被人认真对待,

另一个则表示怀疑,

“R U SURE?”


不过他们还是找到了最佳合作方式:

丹奈负责谜团设计和故事大纲,

李负责丰富设定,写成完整的小说。

“埃勒里·奎因”,

就是两人的意志保持微妙平衡下的最终产物。

国别系列插画:《罗马帽子之谜》及《法国粉末之谜》


PART2 一场由7500美金开始的合作


要说他们的合作,

其实有一个奇妙的机缘。

这是一次侦探小说比赛,

奖金7500美金,

约等于现在58w人民币,

差不多够在二线城市付个首付了。

为了这次比赛他们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并且很成功,

举办方私下跟他们剧透,

说这回获奖的就是他俩。


哪知道颁奖前夕,

举办方关门了倒闭了,

后来的接任者把获奖人选给换掉了。

虽然跟7500$失之交臂,

不过这部小说还是被出版了,

这就是我们后来见到的《罗马帽子之谜》。

日版《罗马帽子之谜》

而且通过这次合作,

也让他们发现彼此意外的合拍,

从此开启了长达一生的合作之路。


首先就是国别系列了,

这是他们第一部作品的延续。

“国家+物品”的命名方式,

特别且讨巧,很有记忆点。

比如《法国粉末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等等。

这个系列后世也有许多效仿者,

比如有栖川有栖也写过自己的国别系列。


角川文库的国别系列,对,就是之前那两张插画的出处

第二趴就是换了个新笔名——

“巴纳比·罗斯”之后创作的悲剧系列

这个身份只出版了四部小说,

但每部都是经典。

对了,这个系列也有很多效仿者,

比如夏树静子的悲剧系列。

悲剧系列:Z、X、D、Y四部(从前至后)

在两个笔名同时存在的时间里,

这俩人出席活动时的画风是这样的:

戴上面具,

一人演一个身份,

哥哥作为“奎因”出现,

弟弟作为“罗斯”出现。

这感觉莫名有点好玩是怎么回事?!!

这对玩咖兄弟的日常画风就是很爱玩的样子

但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

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事件”。

没错,

“罗斯”扮演杠精,

故意在公开场合提出超难诡计刁难“奎因”,

而“奎因”每次都能完美解答,

这让“奎因”一路走红。

而事实的真相?

这是两人事先排练好的。

经过如此这般炒作之后,

很多人从此“路转粉”,

他们的作品也因此大卖。

之后“罗斯”功成身退,

深藏功与名。


再后来就是“奎因”的主场了,

经过长时间的合作,

他们变得更加默契。

弟弟在谜题设计中,

将严谨的本格元素玩到了极致,

而哥哥则在成文过程中,

加入了对政治文化与社会问题的思考,

让作品更具深度与时代内涵。

而这就是“埃勒里·奎因”的进化完成体了,

也被后人称为古典推理集大成者。


PART3 一生之交,至死方休


就像天下有情人终成怨偶一样,

很多组合作家也会不可避免的走向分手。

要么是意见冲突时谁都不肯让步,

要么是成名之后利益分配不均。

其实这就像谈恋爱,

共患难很难,

同富贵也不容易。


而丹奈和李不是,

虽然性格截然相反,

对侦探小说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但却是彼此一生的知己。

虽然最初只是因为一场7500美金的比赛,

但是从两人24岁第一次合作,

共同冠以“埃勒里·奎因”之名起,

这个身份就是他们无法割舍的全部。


即使分工不同使他们的工作各有侧重,

但是整整42年都始终陪伴在彼此身边,

共同创作属于他们的传世之作,

直到死亡将他们永久地分离。

1971年4月3日,

李与世长辞,

而丹奈就此永久封笔,

“埃勒里·奎因”系列亦成绝响。


因为奎因身上凝聚的是两个人的灵魂,

无论少了谁都不再完整。

此后丹奈专心打理着哥哥生前

两人共同创办的《EQMM》侦探杂志,

直到11年后追随他的脚步而去。


这家杂志社最初只有他俩,

没秘书没助理,

从挑选小说到阅读校对,

从装帧设计到出版发行,

甚至就连扫地都自己干。

这本杂志至今还在连载发行

他们对于侦探文化的贡献,

不仅在于使古典推理达到了最高境界,

也不仅在于独创了公平推理的“挑战读者”模式——

更在于他们鼓励了很多人投身侦探小说的创作,

发掘了许多有天赋的侦探小说家。

这对于当时的黄金时代,

乃至后世侦探小说的繁荣,

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他们是横亘在侦探文学史上的高峰。

往前,是无边过去;

往后,是无限未来。

而无论是谁回望,

都会看见他们屹立的身影。



怪·谈推理 10 | 开启黄金时代新篇章 聊聊奎因兄弟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