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清明|「背后有人」这个信念,怕是个神通吧
今天是清明节气,也是清明节。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内容,我们过去已经做过视频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看往期。
那我们今天,就不聊所谓的「文化」知识了。知识说多了,像是一堆套话。敬祖说多了也一样。
我们今天来说说我们自己。
写这篇文案前,我正在用最大规模的香篆,打一炉子我自己调配的香粉。里面主要是:海南沉香、崖柏、台湾红桧木、薄荷、瑞脑,以及一点点玉兰。我给它起名叫「君子所」,来自《尚书》:「君子所,其无逸」,意思大概是君子永远会待在一个终日乾乾的状态里,努力向上。然后,我打算在一炉袅袅青烟里,跟祖先说会话。
其实中国人这些年活的挺卷的。过去几十年,我们因为屈辱而对自己痛下狠手,为了改错,不惜把根刨了。但外面的新鲜空气,好像也不太适合我们,或者说,我们还没有习惯。所以这些年来,我们像一个无根浮萍,进步很大很大,走出了很远很远,把屈辱和不痛快甩在身后了。
然后我们的背后,空空如也。
我们背后原本是什么呢?今天不好展开了。但我记得一句诗,可能是后人编的:抬头一片苍茫月,是我生生不死心。
——我和世世代代的后人,抬头看的是一个更古不变的月亮,这本身就是个强链接。中国人的「不死」,是子孙后代实现的。我们的祖宗,根据不同的宗教原则,也许会投胎,但肯定不会R.I.P。在中国人的信仰里,祖宗们始终有一片目光在我们身上。
时代发展太快,祖宗的期许早已经过时了,比如我爷爷的外公希望他做个军官,但参军第二年就解放了。养好伤以后,养活他一辈子的,是他外公专门请教会的神父来教的英语。祖宗的愿望落空了,但祖宗给的这份「遗产」帮他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至今还能靠一嘴蹩脚的英文受人尊重。
我爷爷希望我爸爸做官,做官需要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所以他专门托人去上海给他买书、买乐器、买体面的衣服。我爸爸当然没有做官,我爸爸是个有哲学家气质的读书人。这是我爸爸继承来的。生活大多时候没有一帆风顺,但书籍和音乐至今是他的休憩所。
我爸爸希望我做自己爱做的事。当然他希望我爱做的事最好是去大学做教授。我也没有完成他的期许。但我有着巨大的空间,作为自己的游戏场所,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同事,和我一起为了游戏上分而摸索。
在过去,我常常认为,祖宗和我们断层了。无从沟通,即使沟通,他们也会很快发现我是个不肖子孙。
但今天,我觉得,祖宗见了我,应该仍然欣慰吧。
我们的身上,通过父辈的言传身教,或多或少留下了他们的影子。而我们所努力的事,他们也许看不明白,但也未必不以此为傲。
我们的背后,是多少代不一定成就非凡但肯定为这短暂一生付出过许多的普通人啊。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他们多少要喊几句「加油」,显一点神通吧?
或者,「背后有人」这个信念,本身就是个神通也说不定呢?
今晚,每个节气雷打不动的live茶话会也照旧和你们碰头,我会酌情给你们念我写给祖宗的话。
20:30,带上你们的吃喝玩意,B站直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