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概括“局区合一”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

(二)给定材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暗含归纳]这项改革的背景[条件]、措施和成效。(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昨天已经预告今晚八点我直播讲解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如何理解无形的成绩改变小谷村。
6月16日|明晚八点我继续讲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概括“局区合一”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
这道题的综合性非常强,高度还原工作场景,是整理材料类型的典范。
如果你做过文字综合工作,就会感同身受|苦不堪言,同样,在考试中这种题细节多体系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整理,又只值10分,哎...
这道题
明面要求概括,暗地考察归纳
概括是化繁为简抓住关键信息,而归纳是分门别类区分关键信息。
对应这道题要求概括,同时又要求按照背景,措施和成效三个不同方面概括,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把概括出来的要点,再按照这三个方面予以分门别类,这就是归纳了。
很多同学不注意,或者不了解归纳和概括是不同的,答题技术上有短板,直接造成写作题无法应对复杂资料。
因为只有正确概括归纳资料内容,才能正确逻辑复杂资料,你看不懂,无法准确概括理解关键信息,怎么可能答对写作题?
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却有明暗两重考察重点,这就是国考难度。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资料频繁转换主体视角,增加理解难度
出题人采用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来设置资料难度,不同主体视角来回转换,一会个人视角,如何和同事工作,一会是全局视角,看到全面问题,一会是人物对话,通过细节表述成绩问题,一会资料展开,宏观角度展示全局。
同时,资料具体事例和抽象概括之间逻辑拆分掺杂颠倒,即前后呼应又细节丰富,大幅度增加理解难度,比如资料第一段的个人视角与后文的总结形成前后大范围的呼应。
最后,最难的还在于
涉及体制内条块分工的基础知识
体制是分工的,不同的职能部门有的是侧重上级垂直领导|一条线,如海关,有的是侧重同级政府领导|一大块,如城管,这种分权是制度运行的必然要求。
分权就会导致程序效率上的损失,因为你多了一个环节,就一定会损失一部分时间,你注意,这不是错误,而是制度运行的逻辑。
对这道题而言,涉及资料中产业功能区不具备实际权力,无法主动服务,这是个问题,但不是错误,更不是不想干,是不能干。这一点,至关重要。
柳夫子讲道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明晚八点,我们继续。
参考答案
背景[归纳点]:S市产业功能区在原有的条块分割的职能分工体系下,不具备实际权力[注意,你要准确地表述客观原因,不能说职能弱,功能不齐备,因为按照现行体制,功能区本就不应该有这个权力,不能而非不为。],办事程序复杂,效率低下[不良影响],难以主动服务[对应非主攻手,只是二传手]。[整体背景]
措施[归纳点]:采取“局区合一”的政策,把与产业功能区关联度最高的市级部门与功能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同时,探索’首席+专员’岗位设置方式,整合职能;把与产业功能区发展要素保障相关的部门作为职能局,通过设立园区服务机构的方式,下沉服务企业;文体旅游局等作为事项局,通过设立投资促进机构,实现涉及企业服务职能延伸功能区。
成效[归纳点]:提高了办事效率[对政府而言的成效],推动了资源整合,产业规模加速扩大,2019年17个项目建成投运,47个项目加快建设,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对企业而言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