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联想开始

2021-11-30 11:44 作者:黄智贤工作室  | 我要投稿



1
如果用企业管理课的"个案研究" case study,来探讨联想。
如果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时用联想这样重磅级企业,当种坐标来比较。
那么,不管是质疑,还是捍卫,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讨论。
我深信,这些讨论,会帮助我们厘清,也会帮助我们探索,中国未来,更需要鼓励哪一种发展方向,或是避免误区。

2
司马南先生用企业公开的数据,提出他的质疑,是一种正确的方式。
当然,如果数据解读万一有误, 我相信他不会吝于承认或道歉。
正因为联想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企业,所以企业的数据或资料的解读,更应该可以被公开讨论。
不管是研发金额占比、负债比率、高管报酬、发展策略”并购成功与否,或是管理风格甚至是未来的愿景,还是公关方式,都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讨论主题。
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是好还是不好?
毕竟,企业需要学习模仿,或是可以借鉴的对象。
这,也才能促使中国企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
科技公司的研发占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以研发占营业额的比例来看,华为研发占比约10%。
苹果在2011年时,只有营收的2%,被批评落后对手,到现在已经到7%。台积电是8% 台积电是半导体。
当然数字只是参考坐标之一,衡量标准还有”有效专利”跟其他指标。

4
一家企业创造了多少利益,可以从财报上看到。
但,利益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是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
企业的价值又该怎么决定 ?
资本主义说,金融市场决定。
该如何分配创造出来的利益呢?
资本主义会说,公司的利益全归股东。
但美国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华尔街只追逐极短期利益。
当美国都开始反省,CEO与高管的薪酬,跟他们的贡献不匹配。
当美国开始疑惑,高管的报酬,应该是员工的数十倍甚至百倍时。
我们也许可以探索,究竟什么模式,才更能激励员工?

5
中国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改革开放40年后,使14亿人过上小康生活,使国强民富,这是使人惊叹的。
然则,资本主义是花了几百年逐步发展的,也经过种种革命与变革。
法律跟社会共识,更是在各种事件之后,逐步形成的。
即使这样,资本主义至今,也是千疮百孔,更造成了阶级固化,跟严重的贫富差距。
美国就是一个例子。
金字塔顶端的资本家,财富超越许多国家总和,但中下阶层,却没有隔夜之粮。
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IBM等软硬件科技巨头的风光无限,是造成社会的进步还是垄断了发展?
我们中国的产业发展,更要小心,不可以对资本主义的模式跟理论照单全收。
我们必须发展完整的理论与实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带领我们,塑造比噬血、残酷、短视的美式模式,更健康更永续的市场环境。
让”共同富裕”,成为最有效的激励。

6
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实践,证明会控制一切。
而中国在经历了之前粗放式的产业环境,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急迫追赶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就如同小孩要变成成人的"转大人"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我们随时自省,随时探索,切切不可以自满于过去的成就。
我们要追求共同富裕,就必须让更多创造性的企业可以成长。
只有当更多中国企业,拥有更多核心竞争力,而且是在中国本土创造出更多价值,我们才能拥有丰润的产业。
我们更要思考,要用怎样的设计,创造出更弹性、更公平合理的,分配企业创造出来的财富。

7
私人企业当然应该被鼓励,但必禁止市场被私人垄断,因为垄断必定造成欺压。
这是为什么许多国家有”反垄断法”。
所有企业一旦垄断市场,就会欺压上游厂商,欺压消费者,欺压弱小的竞争者,欺压员工,让产业落后。
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受害,甚至会反噬政府与人民。
而科技和网络企业的垄断则更可怕。
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本跟技术,操弄并控制大量资源甚至意见。
各国政府要管控科技公司,常常会非常无力。澳大利亚政府反抗脸书,反而被脸书恐吓,就是一记警钟。

8
那么,藉着这一次的讨论,我们可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企业理论与实践。
让我们使中国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就从讨论与脑力激荡(脑内风暴)开始。

从联想开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