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杨森传》之七:杨森为什么服务于程建
杨森传评论区里有一个很小众、只有一个人提问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质量很高,问的是:杨森为什么要老老实实地给承建做事呢?他不是很反感承建吗?但为什么在承建面前表现得那么服从、那么乖呢?
这么说吧,如果是一个体制内的老油条(我说的是老油条哈,不包括体制内小白)来看杨森传,相信老油条的脸上一定会连连浮现出神秘的微笑,因为杨森传后半段也就是毕业试验的部分,其实就是如假包换的、原汁原味的体制内的本身,甚至说投影都冤枉了,就是体制内本制,深谙体制之道的人一定能看出来。
那么对于不是老油条的,从这个友情提示再去重新审视杨森传,就能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了吧,或者换句话来说,你把杨森传当成宫斗剧来看,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就全都容易懂了。他杨森之前是闲云野鹤,可一旦在学生会就任了职务,哪怕是纪检组长这样的武官,也就相当于进了体制,是要直接跟校领导们直接对话的。之前一个解读视频说了,监委会五人组之一为什么要提拔孙潇,体制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这里不再赘述了。他孙潇不懂得这个基础的道理,但杨森是特别懂的呀,所以杨森无论内心对承建有多么的不满,即便是不满到天上去,也不会在入职以后、尤其是已经跟承建达成合作以后表现出来,这就是杨森的成熟之处。
如果还没懂,再去看看甄嬛传里的年羹尧跟雍正帝就懂了,年羹尧作为大将军,国之柱石,立功无数,功高盖主,但他做了一件掉脑袋的事,就是仗着自己劳苦功高在雍正帝面前耀武扬威,不断暗示和明示你雍正帝也要服侍我。但年羹尧这一系列神操作给年世兰看得是胆战心惊差点直接死过去,就是因为年羹尧犯了根本上的大忌,忘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杨森不会忘,最起码他知道,在办公室里、在领导师长面前,即便是做戏,也要把戏做足,这是生存之道、是生存之本,是1.0的东西,是原则,没什么可为什么的。这也就是同样做纪检组长的位置,杨森要比东方做得稳、做得好、做得让上面和下面都很满意的原因。
杨森不刚吗?杨森太刚了啊,杨森其实比东方狄刚太多太多,但杨森也懂得收放自如,杨森有多刚,也就懂有多服软,刻度线上的正数部分和负数部分是平衡的,两面一样多,不像东方狄和毛根雷,正数部分爆表,负数部分没了,严重偏载,所以东方和毛根雷在体制内是混不下去的。
但看杨森的收放自如,刚的时候,棍棒在手,即便自己昔日的同事,该敲打也敲打,蒙面就可以;该怂的时候,无论站在面前的是孙潇还是承建,你说什么我就干什么,多一个字我都不说,老老实实当孙子跪在那里一动不动,明面上戏份做足,暗地里该反击的一样不差。
杨森之所以能做到这个高度,还是之前我重复过无数次的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阴一阳之谓道,太阳了是要出事的,必须有相应的阴来平衡才行,而且阴阳是互生的。在孙潇和承建面前跪得越深,背地里那根大棒就越硬;如果当面跪得没那么深,暗地里的大棒也就没那么硬,输入和输出是均等的,是一种严丝合缝精确到小数点后八百位的能量守恒。
所以从这个公式来看,杨森之所以能对承建那么千依百顺,对应地,其背地里一定是早有准备的把他弄死的千方百计。就好像方世千那么配合范子幽,是因为他早就有了让范子幽死得很难看还死得名扬四海的可执行方案,方世千之前对范子幽有多么配合,最后范子幽就死得有多惨,这个是对等的。所以发现了吗,方世千对杨森的态度为什么一直很不客气,就说明方世千其实内心很清楚,他搞不定杨森,否则的话,方世千对于杨森的态度会跟面对小范同学一样。
杨森也明显感觉到方世千和方家家族虽然看起来神通广大,但要动自己也是没那个实力的,所以他也敢对方世千不客气,这种明面上的互相不客气,反倒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认可、是一种身处同一个段位的认证。
同时,今天还可以回答另外一个很多人都在评论区问过的问题——范子幽是怎么知道杨森的大舅二舅的?
这个其实在杨森在海淀的家里跟两个舅舅吃饭的时候暗示过一次,就是二舅在家里接到杨森高中班主任的电话,说前后有两个人来询问过杨森的家庭背景,一次是司马兰兰做背调,这个当面告诉过杨森了;
第二次是方世千,方世千也是名人不做暗事,也告诉杨森我给你母校打过电话了,但前后也就是两次,为什么范子幽也知道了呢?很明显,那个电话是方世千和范子幽一起打的,这个消息两个人是共享的。
但,对于已经得到的小道消息,方世千的方式是跟杨森明侃,明告诉你我给你母校打电话了,你昔日班主任什么都告诉我了,这是君子之为;但范子幽选择的方式不是明侃,而是在公开演讲的时候公然地阴了杨森一把,公开地给杨森话听——你给我听好了,我知道你是被两个通讯录养大的,这是你身上天大的秘密,可以为我所用,如果你惹到了我,我会利用这个秘密大做文章,到时候可别怪我范某人不客气!
所以,范子幽为啥敢如此明目张胆,就是因为他已经手里有了足够的弹药。阴阳之道上来说,就是既然敢光天化日之下胆大妄为,就是因为暗地里我做了足够的功课。
怎么样,后脊梁凉快吗?
今天我还接了个体制内孩子的咨询,说他老公也是有一定级别的,他老公到了我们单位,我们单位的领导都是要对他溜须拍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反正我看了她的自豪是很无语很扶额的。那个系统之内的事真的不要看表象,因为你不知道表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一个能体现在明面上的现象甚至是蛛丝马迹,一定意味着背后某个因素已经存在了。就像之前我某个独居生活秘籍里讲到的那个风吹草动,还记得吧,当你问道一股烟味的时候,一定是某个角落里已经着火了,只不过你暂时没看到那个明火在哪而已,并不是说你没看到它就不存在。按照易经里的话讲,有了风吹草动的表现,说明已经有一爻动了;有因了,那么果的显现就是必然的,就是个时间问题。
就像是漫威里面的美国队长,表面上假装拎不起锤子,其实暗地里一套连招都会了。